孟达依邓芝之计,正欲奋笔疾书那上呈曹丕的“陈情表”与告天下檄文,以期扭转乾坤。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白毦暗卫未经通传便仓皇闯入,脸色煞白,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惊惶:“将军!军师!大事不好!”
“城内……城内流言四起!”
孟达笔锋一顿,墨迹在素帛上洇开一团墨痕。
他心头猛地一沉,强自镇定道:“慌什么!何种流言?细细禀来!”
暗卫喘息着道:“街头巷尾,酒肆茶坊,皆闻窃窃私语!”
“言……言将军早已暗通蜀汉、东吴,欲献城投降,故而引来司马都督大军征讨!”
“还说……还说将军囚禁申仪将军,是杀人灭口,因申将军掌握了将军通敌之铁证!”
“更有人散布,言……言司马都督已得陛下密诏,此番前来,只为擒拿将军一人,绝不牵连无辜军民……”
“如今……如今城内已是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孟达闻听,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持笔的手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方才被邓芝激励起的昂扬斗志,似被这无形的冷箭射中,顿时泄了几分。
他看向邓芝,眼中已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惶恐。
邓芝面色凝重,凝眉思索片刻,缓缓转身,沉声道:“此乃司马懿檄文后续之毒计!”
“如今城内戒备森严,司马懿的细作绝无可能大规模潜入,亦无能力散布此等谣言。”
“看来城内暗通司马懿者,远不止邓贤、李辅、王同、赵贲、赵溺等人!”
“尚有更多暗桩潜伏,如今纷纷冒头,暗中搅风弄雨,散播谣言!”
“此乃欲从内部分化瓦解我等!将军……”
他话音未落,又一名负责城防稽查的暗卫疾奔而入,单膝跪地,声音更为焦灼:“将军!军师!”
“末将奉命巡城,发现多处街巷出现匿名揭帖,内容与流言相仿,且言辞更为恶毒!”
“言将军欲拉全城军民为其陪葬!”
“更有甚者,竟诬蔑将军已备好退路,城破之前便会弃城而逃!”
“守城士卒中,亦开始出现骚动疑虑,虽经弹压,然……然军心已有不稳之象!”
孟达额角冷汗涔涔,方才被邓芝激励起来的血气,在这接连坏消息的冲击下,又开始翻腾不定。
他猛地将笔掷于案上,墨汁飞溅,嘶声道:“司马老贼,好毒!!!”
邓芝眉头紧锁,眼中寒光闪烁。
他知道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否则不等魏军攻城,城内自乱便足以致命。
他正欲开口部署,书房门第三次被猛地撞开!
又一名白毦暗卫闯入,其神色甚至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惊怒:“报!将军!军师!”
“城内……城内几大豪族宗祠门前,凌晨时分竟被人投掷血书!”
“血书上书……‘附逆孟达,九族同诛’!”
“各家皆惊惧不已!”
“据潜伏暗卫回报,已有族老暗中聚会,商议……商议是否要……要有所动作,以保全族!”
孟达闻听“血书”与“九族同诛”之语,遽然起身!
“什么?!”
暗卫被孟达一惊,说不出话来!
片刻之后,嗫嚅道:“‘附……附逆孟达,九族同诛’……”
孟达闻言,只觉眼前一黑,耳中嗡鸣作响。
那八个字仿佛化作了无数细针,刺得他神魂俱颤。
他仿佛已经看到族人身首异处的惨状,看到祖坟被刨的凄凉。
他脸色已不是苍白,而是泛出一种死灰,踉跄一步,几乎站立不稳。
“他们……他们竟敢……”他声音嘶哑,不像是质问,更像是绝望的哀鸣。
他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抓住邓芝的手臂,指甲因用力而深陷。
“军师!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然而,噩耗并未终结。
就在邓芝反手握住孟达手臂,欲以言辞稳定其心神之际,第四名暗卫闯入:“将军!军师!”
“祸事了!东市……东市有奸人鼓噪,煽动百姓冲击府库,欲抢粮自保!”
“乱民之中混有悍勇之辈,趁乱杀伤弹压的兵士!”
“此刻东市已乱成一团,火光冲天!”
“乱象若不能即刻平息,恐……恐蔓延全城!”
邓芝眉头紧锁!司马懿果然名不虚传!
他眼中寒光一闪,声如寒铁,掷地有声:“流言惑众,揭帖广传,血书恐吓,最后煽动暴乱!”
“司马懿这是‘乱其心,骇其听,孤其势,最后趁乱而取之’的四连环毒计!”
“好手段!!!”
随即他断喝一声,如同惊雷,震得惶惶众人心神一凛:“慌什么!天尚未倾!”
他首先对那最先报信的暗卫厉声道:“你即刻返回职守,严密监视,非有吾之令,不得擅动!”
暗卫领命而去。
邓芝看着其背影,微微摇头。
这些暗卫皆是新城本地招募的可靠良家子,因熟悉城内情况、多为熟面孔而便于行事。
然时间仓促,未及严加操练,遇事难免惊慌。
他心下暗叹,此实属无奈。
大汉带来的白毦暗卫精锐皆在潜伏,因其面孔生疏,不便明面活动,故只能大量倚重这些新人。
他随即唤来亲卫统领,果断下令:“调死士两百,即刻前往东市!”
“凡持械冲击府库、杀伤兵士者,无论是否受煽动,立斩!”
“首要诛杀混在乱民中领头、悍勇之辈,务必迅速弹压乱局!”
“立刻请王卓将军前来!有要事相商!”
亲卫统领领命而去。
邓芝目光幽深,回头看了一眼惶惧不已的孟达,内心长叹:
“孟达啊孟达!”
“汝之处境!”
“侄儿邓贤叛!”
“心腹李辅叛!”
“城内军心民心一触即溃!”
“豪族时刻准备背弃!”
“这些人心你竟无一抓住!”
“而那曾因与申仪同乡被你猜忌的王卓,反倒忠心不二……”
“你这实乃……识人不明,用人不当!”
“着实堪忧!!!”
不一会儿,王卓应召而至。
邓芝深深看向此人,王卓已被暗中发展为白毦暗卫副统领,因其心向汉室,只是身份暂且保密。
孟达望着王卓,神色复杂,默然不语。
邓芝果断下令:“王将军,请立刻前往北城,严防司马师部趁乱偷袭!城头守军,凡有擅离职守、交头接耳传播谣言者,军法从事!”
王卓郑重抱拳,看向邓芝,又目光毫不躲闪地迎向孟达复杂的神色,沉声道:“末将世受汉恩,纵使肝脑涂地,也绝不负将军与军师所托!”
“北城在!”
“末将在!!!”
言罢,转身疾步离去,甲胄铿锵作响。
邓芝目送王卓离去,内心感慨唏嘘不已!
他随即又唤来一名亲兵,下令道:“即刻起,全城实行宵禁戒严!”
“违令者!”
“斩!!!”
“诺!”
亲兵精神一振,轰然应命,转身疾驰而去。
邓芝随即再召一名亲卫:“持我令符,待东市乱局平定后,立即率队全城巡逻,收缴所有匿名揭帖,但凡发现张贴、散布流言者,一律擒拿,若遇抵抗,格杀勿论!”
亲卫领命而去。
接着,邓芝目光转向孟达的死士统领,语气森然:“你,立刻去做三件事!”
“一,将府中库存布帛、钱粮取出部分,由你亲自带队,上城犒军,当着所有士卒的面,言明将军与他们共存亡之志,重赏奋勇守城之士,安定军心!”
“二,派人盯紧那几家收到血书的豪族,若有异动,立刻来报!同时,以将军之名,邀请各族主事之人,于一个时辰后至太守府‘商议城防大计’。”
“彼等若来,则尚有转圜余地;若不来……”邓芝眼中寒光一闪,“汝当知其意!”
“三,组织人手,于城内各处敲锣宣告:凡擒获或告发散布谣言者,赏千金,授田宅!”
“言将军必与新城共存亡,再有敢煽动民心者,视同通敌,立斩!”
死士统领被邓芝这一连串清晰果决的命令所震慑,顿觉有了主心骨,大声应道:“末将遵命!”
旋即快步离去安排。
就在此时,书房外传来陈到沉稳而略带急促的脚步声。
他大步踏入,虽甲胄在身,却依旧对邓芝与孟达抱拳一礼,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将军,军师!”陈到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申珩统领来密信,言在申仪书房暗格之内,除先前已搜出的与司马懿往来密信之外,果然另有重大发现!”
孟达与邓芝精神同时一振!
孟达急问:“陈将军,发现了何物?!”
陈到自怀中取出一卷被火漆封缄、边缘略有烧灼痕迹的帛书,双手呈上:
“搜出申仪与东吴秘密往来之书信数封!”
“其中竟有吴主孙权亲信所书,许诺若申仪献城来投,便表其为‘车骑将军、荆州牧’,并赐金千斤,锦帛千匹!”
“言辞凿凿,绝非虚与委蛇!”
邓芝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连忙上前接过那几封密信,迅速展阅。
片刻后,他抚掌大喜!
眼中闪烁着锐利无比的光芒!
“真乃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