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行宫前的广场上,海雾尚未散尽,却掩不住文武百官凝重的神色。晨光中,十二章纹衮服在陈默身上熠熠生辉,他缓步登上玉阶,目光扫过阶下臣工,那股沉静却威严的气场,让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这是他首次在南方举行御门听政,既是为稳定人心,更是要向天下宣告 —— 即便北疆烽火燃起、江南暗流涌动,帝国的掌控权,仍牢牢握在他手中。?
“净鞭三声,百官肃立!” 内侍高声唱喏,清脆的鞭声划破晨雾。陈默落座,指尖轻叩御案:“今日听政,只议三件事 —— 北疆防务、江南新政、天下吏治。这三件事,关乎大明存亡,容不得半点敷衍!”?
话音落下,阶下官员无不屏息,他们知道,这场听政,注定将改变帝国的走向。?
“先议北疆。” 陈默开门见山,目光转向兵部尚书,“戚继光督师辽东,已有半月,战局如何?”?
兵部尚书躬身奏报:“启禀陛下,戚将军已在辽阳外围构筑三道防线,依托火器坚守,北虏虽攻势凶猛,却始终未能突破。只是…… 粮饷短缺,军械消耗过快,前线将士已出现缺衣少食之况。”?
“粮饷之事,朕自有安排。” 陈默语气坚定,“其一,户部即刻扩大‘北伐国债’募集范围,除官民外,允许藩王、勋贵认购,年息提至六分,以海关十年税收为担保!朕内帑先行认购一百万两,为天下表率!其二,命张居正牵头,成立‘北伐钱粮审计司’,持尚方宝剑,严查各地粮饷调拨、运输、发放环节!凡克扣、挪用军资者,无论官职高低,立斩!抄没家产,充作军资!”?
这番话掷地有声,阶下不少涉及粮饷贪腐的官员,顿时脸色煞白。陈默却未停顿,目光转向徐光启:“江南之事,你来说。”?
徐光启出列,躬身道:“启禀陛下,沈季礼等人仍在操控丝市,蚕农受其威胁,不敢与工坊交易。臣已按陛下旨意,筹备在苏、松、杭、嘉四地设立皇家桑蚕实验场,只是…… 地方士绅以‘侵占民田’为由阻挠,土地划拨困难重重。”?
“困难?” 陈默冷笑一声,“朕看是有人故意刁难!传朕旨意:桑蚕场用地,优先划拨官田、抄没涉案家产之田;若仍不足,按市价征用民田,谁敢漫天要价或暗中作梗,以‘阻挠新政’论罪,交由锦衣卫查办!另外,从内帑拨付二十万两,专项用于桑苗、蚕种采购与工匠招募,务必在三月内,让第一批实验场投产!”?
这道旨意,彻底打破了江南士绅的幻想 —— 皇帝不仅要推行新政,更要用雷霆手段扫除一切障碍。徐光启心中一振,再次躬身:“臣遵旨!定不辱使命!”?
定海御门听政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天下,也传到了山西祁县范府。这座看似朴素的宅院深处,晋商领袖范永斗正与几位核心成员密谈,气氛却压抑得让人窒息。?
“骆养性已经到了太原,听说带了五十名锦衣卫好手,来者不善啊!” 一名富商搓着手,满脸焦虑,“而且皇帝在江南搞桑蚕场,沈季礼那边快顶不住了,咱们通过江南丝市洗钱、资助北边的路子,怕是要断了!”?
范永斗端着茶杯,手指在杯沿摩挲,眼中却不见慌乱:“慌什么?骆养性虽狠,却没那么容易找到证据。咱们在山西经营数百年,官府、乡绅都有咱们的人,他想查,没那么简单!”?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阴狠:“传我命令,第一,把所有与江南、北边的往来账目,全部换成暗账,涉及的钱庄、商号,暂时停业整顿,对外宣称‘因北疆战事,资金周转困难’;第二,给沈季礼送信,让他不惜一切代价,破坏徐光启的桑蚕场,哪怕烧了几间工坊,也要让皇帝知道,江南不是他能轻易掌控的;第三,告诉北边,想拿银子,就得加三成,现在是非常时期,风险大,价钱自然要高!”?
然而,范永斗不知道的是,他这番话,全被窗外一名扫地的花匠听在耳中。这名花匠,正是郑森早年通过郑家海上旧部安插在范府的暗棋。深夜,花匠将密信藏在竹扫帚柄中,悄悄送出范府,直奔太原府骆养性的驻地。?
太原府的临时官署内,骆养性看着手中的密信,眼中闪过厉色。密信详细记录了范永斗与江南、北边的勾结,以及破坏桑蚕场、抬高资助价格的阴谋。“好一个晋商!竟敢内外勾结,资敌卖国!” 骆养性猛地一拍桌案,“传我命令,按密信线索,立刻控制与范府往来密切的钱庄、商号,查封账目!同时,派人密切监视范永斗及其核心成员,不许他们离开山西半步!”?
锦衣卫行动迅速,一夜之间,太原府数家钱庄、商号被查封,范永斗的得力助手也被秘密控制。消息传到祁县,范永斗才意识到,自己早已落入朝廷的圈套,他瘫坐在椅上,眼中满是绝望 ——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家中竟藏着朝廷的眼线。?
与此同时,北疆的局势也出现转机。“北伐国债” 募集顺利,大量粮饷、军械被运往辽东,戚继光趁势发起反击,收复了此前丢失的两座堡垒,北虏攻势受挫,被迫后撤,对峙局面初步形成。江南的桑蚕场也在朝廷的强力支持下,克服重重阻力,开始破土动工,流民、失业工匠纷纷报名,新政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定海行宫的御书房内,陈默看着来自北疆、江南、山西的奏报,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晋商背后的势力、江南士绅的残余抵抗、北虏的潜在威胁,仍未彻底消除。他走到舆图前,指尖在北疆、江南、山西三地轻轻划过:“三线博弈,才刚刚开始。朕不仅要稳住局面,更要借这场危机,彻底清除帝国的毒瘤!”?
骆养性能否凭借密信证据,将范永斗及其背后的晋商势力一网打尽?江南桑蚕场在建设过程中,还会遭遇怎样的破坏?北疆的北虏是否会卷土重来?郑森的暗棋暴露后,又将面临怎样的危险?三线博弈的最终结局,仍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