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员岛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热兰遮城残破的城墙上。明军士兵手持长枪,列队进驻城堡,他们的铠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脚步沉稳却不张扬 —— 这不是征服者的耀武扬威,而是守护者的庄严宣誓。城门处,几个曾被荷兰人压迫的土着长老,捧着盛满山泉水的陶碗,恭敬地递到俞咨皋面前,碗沿还沾着新鲜的花瓣。?
“将军,这是岛上最甜的水,敬大明,敬陛下。” 长老们的汉语带着口音,却无比真诚。俞咨皋接过陶碗,一饮而尽,目光扫过城墙下围观的土着民众 —— 他们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对安稳生活的期盼。?
不远处,郑芝龙正指挥士兵清点荷兰人留下的物资,火药、火炮、粮食被分类堆放,登记造册。一名亲兵快步走来,递上朝廷的嘉奖令:“侯爷,陛下旨意,封您为靖海侯,世袭罔替!”?
“靖海侯……” 郑芝龙摩挲着圣旨上的朱印,眼中百感交集。从海上劫掠的海盗,到守护大明海疆的侯爷,这条路他走得太不容易。他抬头望向大海,心中暗誓:定要守住这片用鲜血夺回的土地,不负陛下信任,不负郑氏之名。?
大员宣慰使司的牌子,在原荷兰总督府门前挂起。首任宣慰使李嵩是陈默亲自挑选的干练文官,他带着数十名官吏和农技人员,刚到任便深入各部落走访。在一处土着村落,李嵩看到村民仍用原始的石锄耕地,立刻让人取出朝廷带来的铁犁和耕牛:“乡亲们,这铁犁比石锄省力,耕得深,庄稼长得好。我们的农技人员,会教大家怎么用。”?
村民们围着铁犁,眼中满是好奇。几天后,当看到用铁犁耕种的土地比自家的田翻得更深更匀时,越来越多的土着主动上门,请求学习新的耕种技术。与此同时,皇家桑蚕场的技术员也带着桑苗和蚕种来到岛上,在沿海平原开辟桑园,教妇女们养蚕缫丝。当第一批雪白的蚕丝被织成绸缎时,土着们终于相信,跟着大明,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大员格物分院的筹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郑森带着几名同窗,走遍了岛上的山川河流,用格物院新制的测绘仪器绘制地图。在一处竹林,他发现当地竹子质地坚硬,便尝试用竹材制作简易的输水管道,解决了部分村落饮水困难的问题;在海边,他观察潮汐规律,设计出更适合大员海域的水车,用于灌溉农田。?
“郑公子,您这水车太好用了!以前我们要靠人力挑水,现在有了它,省时又省力!” 一名老农拉着郑森的手,激动地说。郑森笑着点头,心中却更加坚定 —— 格物之学,不仅能强国,更能惠民。?
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这一日,郑芝龙率领部队清剿北部山区一处顽抗的部落时,遭遇了顽强抵抗。这些部落成员手持萨摩藩制式的火绳枪,作战勇猛,且战术灵活,不似普通土着。经过一番激战,明军终于攻克部落据点,活捉了几名俘虏,其中竟有三个倭人浪人。?
审讯室里,郑芝龙亲自提审。起初,浪人拒不招供,直到郑芝龙拿出从他们身上搜出的密信 —— 信上用日文写着,要 “联合西南强藩,集结船队,夺回大员”。在酷刑和密信的双重压力下,一名浪人终于崩溃,吐露了惊天阴谋:“萨摩藩…… 联合了长州、土佐两藩,还召集了海上的倭寇,要在明年春天季风来临时,攻打大员!他们还说…… 荷兰人也会帮忙,一起把明军赶出大员!”?
郑芝龙脸色骤变,立刻将消息密报俞咨皋,并快马送往定海。几乎同时,明军哨船在琉球以东海域发现了大规模舰队集结的迹象 —— 数十艘战船停泊在无人岛礁附近,既有日本关船,还有几艘西洋式帆船,船上士兵正在操练,气氛紧张。?
“看来,萨摩藩是铁了心要跟咱们作对了!” 俞咨皋看着哨船传回的情报,眉头紧锁,“荷兰人那边也没动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跟萨摩藩联手。”?
定海行宫内,陈默看着来自大员的密报,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窗外,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萨摩藩联合西南强藩,还想拉拢荷兰人…… 胃口不小啊。” 陈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传朕旨意:?
第一,命俞咨皋、郑芝龙,即刻修复热兰遮城炮台,加固港口防御,囤积足够半年的粮草和军械。从福建调运五十门新式火炮,加强大员防务,绝不能让萨摩藩有机可乘!?
第二,徐光启负责的格物院,重心转向大员。派遣农科、工科、医科的博士前往大员,协助解决粮食种植、防御工事修建和士兵医疗问题。郑森熟悉大员情况,可留任大员格物分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
第三,登莱、天津南下的援军,不必返回北方,分别驻防福建厦门和广东广州,与大员形成三角防御,互相策应。一旦萨摩藩舰队来袭,可从两侧夹击,断其退路。?
第四,骆养性,动用锦衣卫在日本和南洋的眼线,查清萨摩藩联合船队的具体情况 —— 舰船数量、武器装备、指挥官是谁、预计进攻时间。有任何消息,立刻回报!?
第五,起草国书,送往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告诉他们,大员已归大明,此前的恩怨可以一笔勾销。若敢与萨摩藩勾结,再犯大明海疆,朕必亲率舰队,踏平巴达维亚,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
旨意一道道传出,定海的战争机器再次运转起来。陈默走到《坤舆万国全图》前,目光坚定地望着大员的位置:“朕好不容易收复的土地,绝不能得而复失。萨摩藩、荷兰人,谁想抢回去,就得问问朕的刀答应不答应!”?
大员岛上,郑森接到圣旨,站在刚建成的格物分院门前,望着远处的大海。他知道,一场新的战争即将来临,而他,将用自己的格物之学,为守护这片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袍,也吹响了大明海疆新的战歌。?
郑森在大员格物分院能否研发出应对萨摩藩舰队的新技术?萨摩藩的联合船队究竟有多少战力?荷兰东印度公司会选择与萨摩藩联手,还是畏惧大明的威慑而退缩?面对多方威胁,陈默的三角防御体系能否发挥作用?一场关乎大明海疆存亡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