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当上大爷了,今儿总该吃顿好的吧?
大儿子阎解成迫不及待地嚷嚷。
阎埠贵敲了下他的脑袋:糊涂!这管事大爷是管事大爷,吃肉不要钱吗?刚上任还没捞着好处就先破费,这赔本买卖他可不想做。
三大妈连忙打圆场:当家的,孩子说得也在理。
好歹是给组织办事,咱们可以庆祝,但得控制分量。”多年夫妻相处,她的精打细算也不遑多让。
眼下日子虽紧巴,但毕竟困难时期还没到,加上几个孩子年纪尚小,真要庆祝倒也无妨。
对了,今儿何家的情况你注意到没?
阎埠贵忽然想起选举时的情形。
中院后院的选举毫无悬念地落幕,这结果出乎他的预料——原以为何大清会拿下中院大爷的职位。
以如今何家父子如日中天的势头,易中海本不该是对手,更何况何家媳妇还是街道办委员。
倒也正常。
何大清那暴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真遇上事儿怕是他自己先闹起来,还调解别人呢。”三大妈客观分析道。
说得是。
不过就算何大清没当上,中院有事易中海也难一手遮天。”阎埠贵看得透彻。
......
1951年2月6日,周二。
何雨柱的四合院里炊烟袅袅。
蒸笼掀开的瞬间,白雾裹挟着香气在院子上空飘荡,惹得人直咽口水。
爸,哥,好了没呀?雨水都等不及啦!
灶房隔壁的屋里,雨水和陈娟围坐在摆满菜肴的饭桌前,眼巴巴地望着厨房方向。
麻辣鸡、香酥鸭,清炒白菜、嫩滑豆腐皮……
蒸笼里正冒着热气的,是白白胖胖的大馒头。
小馋猫,都准备好啦,开饭吧。”何雨柱摆好碗筷,笑着捏了捏妹妹的鼻子。
大年初一这个特别的日子,是何雨柱穿越后过的第一个新年。
父子俩一起下厨准备团圆饭,何大清难得允许儿子在家里掌勺——他可不想让媳妇陈娟吃惯了儿子的手艺,日后嫌弃自己。
虽然何大清向来对自己的厨艺充满自信,如今却被儿子的手艺折服得心服口服。
餐桌上,已经成为街道办委员的陈娟熟练地为大家分好碗筷。
这段时间的基层工作让她褪去了乡土气息,多了几分干练气质,这让何大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饭后,捂着圆鼓鼓的小肚子的雨水迫不及待拉着哥哥去放鞭炮。
巷子里此起彼伏的 声中,何雨柱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几盒二踢脚,惹得妹妹欢呼雀跃。
哥哥让我先放!雨水兴高采烈地点燃引线,清脆的爆响混着银铃般的笑声。
望着妹妹开心的模样,何雨柱心中感慨万千。
从学徒到鸿宾楼主厨,这一路走来积累的种种本事,终于让他对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有了底气。
傍晚时分,在哥哥再三催促下,意犹未尽的雨水才跟着回家。
丰盛的晚餐后,何雨柱送走了父亲和陈娟,回到屋里继续他的日常修炼——研读医书和练习国术。
接下来的几日,何雨柱带着妹妹给两位师傅拜年,又去酒楼帮了几天忙。
虽然春节照常营业,但杨老板特意没给他排班。
寒假在家的雨水埋头苦读,为了哥哥承诺的奖励丝毫不敢松懈。
以她的天赋和勤奋,考上大学应当不是难事——这年头大学生金贵,既要有真才实学,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作为酒楼主厨,何雨柱始终留意着城里的风吹草动。
果然在正月过后,敏锐的他率先察觉到了新的社会动向。
清晨的阳光洒满小院,何雨柱练完拳脚功夫,和妹妹雨水共进早餐后,便骑车载着她去学校。
前往鸿宾楼的路上,他像往常一样买了份当日报纸。
高考招生简章.....
报纸上这则消息让何雨柱双眼放光,立即仔细阅读起来。
报道详细介绍了今年六月即将举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统一高考的报名条件、考试安排等具体事项。
合上报纸,何雨柱难掩兴奋之情。
这几个月来,他除了练功和上班,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复习功课,等的就是这一刻!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他早就在心里盘算了,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攻读机械制造专业,将来才能站稳脚跟,就算遇到什么 也能安然无恙。
攥着报纸继续赶路,何雨柱已经开始规划未来。
报考是肯定的,但这就意味着要辞去鸿宾楼的工作。
想到杨老板和师傅李保国当初在他最困难时伸出援手,一直待他不薄,他决定提前跟二位说明这个决定。
......
鸿宾楼内,春节刚过的食客比平日少些,不过作为京城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依然有不少讲究的客人选择在此设宴。
忙完午市的何雨柱趁着休息时间,找到了正在喝茶的杨国涛和李保国。
柱子,有事?杨老板放下茶盏问道。
何雨柱便将打算参加高考的想法和盘托出。
高考?上大学?两人同时愣住了,这消息可靠吗?
何雨柱递上今早的报纸:您看,今年就要恢复高考了,我不想错过。”
杨国涛浏览着报上的消息,神情复杂:柱子啊,以你的厨艺天分,再过几年说不定能进国宾馆。
在咱们鸿宾楼待遇也不差,怎么突然想考大学了?要知道大学生虽然金贵,可毕业后工资可比不上你现在。”
确实,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何雨柱每月两百多万的收入确实令常人望尘莫及。
何雨柱轻轻叹了口气:杨老板,有些东西不能用金钱衡量。
继续当厨师固然能赚不少钱,但对国家建设帮助有限。
现在各行各业发展都需要科技支撑,我想上大学学技术,为国家尽一份力。”他这番话发自肺腑。
来到这个 燃烧的年代,虽然人与人之间也有矛盾,但比起后世,这里的人们更多了一份赤诚。
许多有志之士甘愿牺牲个人利益,只为国家长远发展。
何雨柱倒不觉得是牺牲,凭他的聪慧,完全可以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贡献力量。
杨国涛听着这番话语,眼中闪过复杂神色。
他暗自羞愧,若是换作自己,面对每月两百多万的高薪和大好前途,恐怕不会选择考大学这条路。
沉吟片刻后,杨国涛缓缓点头。
柱子,虽然我希望你留在鸿宾楼,但你的志向我很理解。
这样吧......
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支持何雨柱参加高考。
若未考上就继续在鸿宾楼工作;若考取大学,不仅放行,还承诺每月资助二十万,只希望他毕业后能念及旧情,适当为鸿宾楼宣传。
这个条件让何雨柱心头一热。
杨老板如此大气,既为他留了退路,又给予资助却不求即时回报。
这份眼光和气度,难怪能将鸿宾楼经营得风生水起。
以何雨柱展现的潜力——未满十六岁就达大厨水准,加上李保国这位名师指点,这笔投资绝对物超所值。
柱子、李师傅,你们意下如何?杨国涛看向师徒二人。
一直静听的李保国早就心中有数。
作为师傅,他知道徒弟素来勤奋,不仅钻研厨艺和武术,文化课也从不松懈。
如今高考恢复,若真能考上大学,前途不可限量。
加上杨老板开出的优厚条件,更是解除了后顾之忧。
柱子,杨老板的提议很好。”李保国颔首道。
何雨柱对杨老板的安排很满意。
不仅能保留工作机会,即便暂时不上班也能领取部分工资,这样的待遇放在日后简直能让无良老板惭愧不已。
多谢杨老板照顾!请您放心,在备考这段时间里,我会继续在鸿宾楼带徒弟,后厨的伙计们随时可以来学手艺,我一定倾囊相授。”
何雨柱确实有这个底气。
虽年纪轻轻,可他已是实打实的掌灶师傅,指导几个厨师根本不在话下。
杨国涛喜出望外:那就辛苦柱子了,预祝你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大学!
......
了却这桩心事后,何雨柱把报纸收好,在后厨继续忙碌。
不少厨师围过来请教,他总是三言两语就能点破炒菜诀窍,连细微的操作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等将来他去读大学,鸿宾楼定能留下一批得他真传的好手。
当晚练完拳脚,何雨柱查看起系统面板:
【姓名:何雨柱】
【厨艺5级(\/)】
【钓技3级(3412\/5000)】
【桩功5级(\/)】
......
【系统空间:211立方米】
各项技能稳步提升。
语言类已达到母语水平,数理化等学科也都达到重点大学标准。
照这个进度,高考前所有科目都能突破5级,这让他信心十足。
次日送妹妹上学后,何雨柱直奔报名处。
那是个带院落的办公场所,门口有持枪警卫值守。
何雨柱走到大门口,向门卫说明了自己的目的。
“来问高考的事?”
门卫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听罢多打量了何雨柱几眼。
毕竟高考的消息才刊登不久,这块区域何雨柱是第一个前来咨询的。
老人领着何雨柱走进大院,来到办公楼。
不多时,一个戴眼镜、方脸盘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他面前。
“小伙子,来咨询高考报名?”
中年人正伏案记录,抬头看见何雨柱便主动开口。
“对。
我叫何雨柱,家住南锣巷四合院,刚满十六岁,想了解高考的事。”
何雨柱简单自我介绍。
“十六岁?初中没毕业?”
中年人面露诧异。
何雨柱点头:“是,初中没念完。
父亲不让继续读书,后来在鸿宾楼当厨子。”
“辍学当厨师?”
中年人更惊讶了。
“我在报上看到恢复高考的消息。
平时,当厨子攒下钱后一直自学,希望能有机会上大学,为国家出力。”
“可初中没读完,考试会很吃力。
是生活上有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