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览史书,凡女人成事者,心智比男性更加坚定。
前汉章德皇后、和熹皇后,前唐武后等史书浓墨记载的女性,无一不开创自己的时代。
这些女性心怀天下不缺谋略,以独特魅力征服一切反对力量。
穿越而来,在遇见李良玉前,贾蓉认为大夏不存在“女星”,现在有了,有些人女性的确有独特魅力,根本掩盖不住。
能说出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恐怕整个大夏女性中唯有李良玉。
人美、心胸宽广、知行合一、意志坚定的女性的确招人喜欢。
贾蓉猜想,恐怕正是因为这些特性,李良玉才能建立白杆军,否则封建时代大男子主义严重的男儿怎会甘于屈于女人的率领?
不同于敏敏大公主以权势服人,李良玉白手起家更让贾蓉钦佩青睐。
既然李良玉抗倭意志坚韧,且长远来看贾蓉认同她的想法,于是贾蓉改变自己的想法。
贾芸已经在浙江招募训练备倭兵,贾环负责组建江南省备倭兵。
对于福建抗倭贾蓉当然也有想法,出于人手不够的缘故,贾蓉本打算从福建都司挑选可用之人负责组建福建备倭兵,这个想法直到抵达泉州都没有下决心。
面对英姿飒爽的李良玉,贾蓉打算改变计划,比起从福建都司选人,成全李良玉,亲眼目睹一个一代女将崛起更有意思。
如果李良玉是汉人,贾蓉尚且会顾忌,但大夏对少数民族的女性要求不高,作为浙直总督任命李良玉并不会使得贾蓉被朝中那些腐朽的言官喷。
李良玉和贾蓉对视,贾蓉同样是她和白杆军的希望。
朝廷虽然赞赏白杆军的所作所为,也仅仅停在表扬而已。每次向各州府索要粮食、武器支持都会被没有成例为理由拒绝,白杆军的现状是如果再得不到官府支持,恐怕难以为继。
对于贾蓉的态度,李良玉面上坚毅,实际心里也打鼓。
“可。”
贾蓉点头笑答,皇帝和兵部只看结果,给李良玉一个机会阻碍不大。
李良玉一愣,真正得到确信回答她有点不敢相信,狐疑问:“当真。”
“军中无戏言,不过本侯有要求。”
李良玉展颜,心头一松,拱手道:“任由总督提,只要良玉能办成。”
不得不说神仙姐姐笑起来简直要灭绝众生,贾蓉竟然有点小男生的羞涩,镇定心神说:“白杆军本侯虽未见,但肯定比不得官军,本侯上负皇恩,下负百姓期许防御东南,第一个要求,白杆军需全员接受朝廷改编,前往江南省接受操练,不合格者遣返回乡,如何?”
“没问题。”
对于贾蓉的第一个要求李良玉有心里准备,朝廷不会支持非官府的武装,接受操练也是应有之义,对白杆军未来有益无害,至于淘汰不合格者她有自信白杆军没有一个人会被淘汰,毕竟五百多人全是她精挑细选出来。
“第二个要求,女将军需跟在本侯身边半年。”
对一个人的考察当然不是光看眼缘,要彻底看清李良玉是否合格就要经常接触。
见李良玉露出狐疑的表情,贾蓉解释道:“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乃用兵大忌,算对女将军你的考察。”
苏小婉撇嘴,明明就是看上人家容貌,还说的冠冕堂皇。
“民女答应总督。”
“不错,本侯就两个条件,再说女将军能得到什么,本侯奉命靖海,如今已在浙江、江南省组建备倭军,唯有福建还未组建,女将军保家卫国拳拳之心令人敬佩,所以本侯决定组建泉州卫,任命女将军为福建都司佥事归属浙直总督衙门直接管辖,在建宁府、泉州府、漳州府各建一所,每所1200人,共3600人的备倭军,将来负责福建沿海和台湾诸岛剿倭事宜。”
贾蓉的安排直接把李良玉雷个里焦外嫩,她压根没想过会让她组建备倭军,而且还是3600人。
“总督大人,会不会....毕竟我是一介民女....”李良玉有些语无伦次。
总归年轻,贾蓉暗笑:“怎么?方才还信誓旦旦灭倭国种族,真让你承担就退缩了?”
李良玉直接单膝跪地坚定道:“末将不怕,只是担心总督遭人非议。”
贾蓉抬手虚扶:“那就好好干,让旁人闭嘴,做不好本侯可不会怜香惜玉。”
并非仓促任命,看人下菜碟,这些年磨练下来,贾蓉自问看人还是不会出错,某种角度上考虑,李良玉会比贾环、贾芸还强。
“末将定不辱使命。”李良玉被贾蓉说得热血沸腾。
苏小婉简直被贾蓉整不会了,她刚刚都听到些什么,夫君竟然将那么重要任务交给一个普通女子。
“回去吧,好安排之后来泉州府衙门找本侯,腊八之前随本侯回金陵,这个年你们白杆军要在金陵过,至于组建备倭军等白杆军完成操练之后再说。”
以白杆军为基底组建备倭军是贾蓉的打算。
江南盘根错节,各省都司的兵马牵连太多,贾蓉倾向从头开始,反正都司什么情况京里那位门清,多出一万多人的备倭军,将来正好填补都督府兵员缺口,等完成剿倭就是他携大势彻底整顿南直隶五军都督府之时。
治国治军,不能急躁。
真正坐在位置上的时候贾蓉对于大夏现状才算有个大概了解,当前算是盛世,但盛世之下隐藏的危机不在少数。
内部官民矛盾、经济矛盾,外部国与国的矛盾都不算小。
未来几年江南不能乱,江南不乱西北、辽东、西南都不是问题。
.....
接下来一段时间,贾蓉主要精力放在军港建设上,泉州军港建设非常关键,能够对未来台州、镇江、台湾军港提供各方面经验支持,也是贾蓉积累经验的过程,毕竟未来他想打造大夏海军。
高坐庙堂批折子固然舒适,但对政事把握必然缺失。
忙起来时间总不够用,一晃眼马上到腊八,年关将至,贾蓉见一切妥当启程回金陵,队伍盛大,五百多人的白杆军随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