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不是听上去很熟悉呢?这个主人公和这个轨迹是不是非常相似呢?
是啊,和珅在历史上不就是这样的结局吗?自己兢兢业业为皇帝做事,是贪污了点钱财没错,但是事情都做得漂亮。就很得皇帝喜欢,在乾隆一朝风头无两,几乎是位极人臣了。
可没想到,最后嘉庆即位之后,直接收割了父亲乾隆留给他的‘新手大礼包’,将和珅给处置抄家了,一下子积贫积弱的大清朝国库,立马就有钱了,让嘉庆初期可以顺顺利利进行过度,和珅可以说是绝对大功臣啊……
和珅在历史上,年轻时候可能就是没想太多,觉得乾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也是踏踏实实为皇帝爷做事,然后顺便中饱私囊罢了。年轻人几乎都是这样,一心只想往上爬、只顾着眼前潇洒了,丝毫没太想日后的事情……
可能到了晚年时候他渐渐明白一些道理,但是他已经深陷其中,无可奈何了。只能向上苍祈祷,乾隆会保自己呢,只是他祈祷是没用的,冷酷帝王家,哪个皇帝跟臣子讲感情啊?特别是清朝那几个都没得感情,不整你就怪了……
这一世的和珅现在也是这样,他现在初出茅庐,还比较年轻,仅仅二十多岁罢了。脑子里还没想那么多,只想着为太子办事,跟太子绑定到同一条战线上——这样可能自己未来的仕途会更加一帆风顺,自己赚钱也更加合理。
和珅全没想到日后几十年之后,自己会落得个什么下场!
也可能和珅想到了,但是他没有办法拒绝,若是拒绝了,日后他这个位置就换成别人了。
这样想来,何尝也不是一种悲哀呢?在绝对的权利面前,小聪明都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也可能和珅还在心里天真的认为,这次是亲自担任太子的黑手套,给太子分钱财了,这种感情会更深一些,说不定日后太子会念及自己的好,不处置自己呢。
至于第二种想法是真是假,那就无人知晓了,就连冯保也不可能知道,太子的心思岂能是他们这些普通的臣子敢揣摩的?
若是张富心情好了,日后可能真的不杀死和珅,毕竟和珅也帮了大忙呢。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能改朝换代,能一统天下,整个蜀国哪个有名有号的人物没帮忙,没出力啊?
难道这些所有的勋贵日后犯错了,张富都不管吗?显然也不太可能……
就算张富真的饶了和珅一命,继续放任他敛财;但是也没人知道,等到张富退位,张齐即位那时候,会不会直接效仿嘉庆,领取自己的新手大礼包呢?
这些事情都可能发生,现在可都说不上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张富自己都不知道!
年轻的和珅现在还想不到那么远,张富也没工夫想那么远,冯保又不会去想那么多。
所以,眼下大家权衡利弊,合作共赢,各取所需,倒不失一个良策……
“和大人,那咱们话都说开了,你是不是也可以告诉我你的‘生财之道’了呢?”
和珅也没有了刚才的拘束,彻底松了口气,和冯保面对面坐下,然后摸着胡子笑道:“冯大人啊,我哪有什么生财之道了,刚才也说过了,都是那些人来找我,让我放缓调查的进度,就送我一些宝贝。”
“冯大人,这也不是我和他们同流合污,我自从担任这个农部丞之后,可是一直在查太子交给我的事情,这两年来查处了不少贩卖私盐的人,只不过都是些小角色,我也严刑审查了,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再往后,就又有一些人找到我,说让我放缓调查角度,不要再这么着急,就给我送礼。咱们都是打工的,我也确实太累了,就休息了几天,也能得到一些宝贝,我何乐而不为呢?冯大人,这不算我违规吧?”
冯保摇了摇头:“谈不上,你继续说下去!”
“没了,说完了。”
“额,这就没了?”
“对啊,然后我就放缓了一些进度,他们就将东西偷偷搬到我府上了,这大半年来吧,一直都是这样。”
和珅一脸无奈,他的‘贪污受贿’过程就是这么简单朴素。不过他还是再解释一句:“哦,我只是放缓了进度,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偶尔一旬给自己放假两天罢了,还抓了不少小喽啰呢,李统领可以为我佐证!”
冯保苦笑着摇了摇头:“好吧,那和大人知道那些贿赂你的人都是谁吗?可曾能从他们入手,抓到背后的靠山呢?”
“我试过了,不行的,每次给我联系、送礼的人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我都是只见过一面。我也派人跟踪过调查过,只是这些人都直接走出长安,到了周围的各个郡县里面生活了,他们家也在那边,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家。”
“而且我也问过他们,他们也都不知道是谁让他来的,只是说上面有人给他写信,让他们过来给我送个信啊、送一箱子东西啊。他们也仅仅知道这些,我再难为他们也没啥用啊……”
冯保听后久久不语,过了良久,才叹了口气:“看来这长安的水比我想象中的深多了啊……”
“是啊,冯大人,我不是没查过他们背景,只是能在长安居住的,又能有力量各种喂养死士死忠,贩卖私盐的人,肯定背景非常大,我根本都接触不到。我甚至都去找过黄大人,黄大人也是无能为力……”
“嗯,这确实不怪你,长安城里面的人没有一个简单的。简单的、没有背景的、没有实力的早就死了,这短短十年,长安历经三朝,但凡不是顶尖人物,都活不下去的,更别说还将家族持续发展下去。”
“冯大人,你看这些宝贝,我虽然不太懂吧,但是也知道都不是凡品。我猜测啊,这后面的大人物、大家族,可都是趁着这几年动荡,在长安发了不少横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