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江南的工作日程安排得非常紧促。
陆天恒还在他办公室谈话的时候,陈可佳已经在等着了。
曾超对这位新晋财政局常务副很客气,请她在自己的小办公室落座,奉上极品龙井茶。反正卫江南那里很多这种昂贵的茶叶,连曾超都可以敞开了喝。
江南市长在物资和金钱上从来都不小气。
钱对他而言,只是数字,毫无实际意义,一点都不介意给别人花一点。
等陆天恒离开之后,陈可佳随即在曾超的引领之下,进入市长办公室。
陈可佳今年三十七岁,个子娇小,长着一张娃娃脸,笑容很治愈。当初她能被易玉娇选中,担任联络员,估计和她这个身材长相也有关系。易玉娇也是那种娇小型的,自然不太可能选一名牛高马大的下属当联络员。要不然,反差也太大了。很容易被联络员喧宾夺主。
“市长好……”
看得出来,陈可佳略有些紧张,和陆天恒的挥洒自如,截然不同。
说实话,对于陈可佳而言,这次常委会的决定,是完完全全的意外,事先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易玉娇确实私下里跟她讲过,说是向卫江南推荐过她,让她在财政局那边,尽可能把工作做扎实些,数据搞清楚些,万一哪天卫江南召见,能有东西汇报。
陈可佳自然是奉命唯谨。
但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而且模式如此令人“震惊”。
人在家中坐,乌纱天上来。
莫名其妙的,自己就从排名最末的副局长变成了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并且拥有部分局长权限。
江南市长这么牛逼的吗?
这才来了几天,就把李节书记摁在地上反复摩擦!
自从易玉娇“无可奈何”之下“投靠”卫江南那一刻开始,陈可佳就和曾超一样,处于忐忑之中。
作为一位极其弱势的党外副市长,易玉娇的亲信心腹本来就不多,陈可佳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
易玉娇如果倒霉,几乎必然会连累到陈可佳。
她俩的关系是很难切割的。
然而现在看来,情况未必就如同想象中那么糟糕呢。
“可佳同志,请坐!”
卫江南起身与陈可佳握手,请她在待客沙发里入座。
自从李节担任边城市委书记,在干部队伍建设这个方面,倒也不能说完全一无是处。至少卫江南见到了好些个年轻面孔。
李节本来就是天南最年轻的市委书记,提拔干部的时候,不太在意资历,给了部分年轻人机会。
因为陈可佳长着一张娃娃脸,故而从外表看,她的年龄和卫江南差不多。
本就只相差三岁。
而且陈可佳的衣着打扮相对比较随意,短袖立领t恤,格子裙。这是她在局里上班时的日常装束,谁能想到常委们开个会,她就变成财政局二把手了。
甚至连干部考察流程都是“后补”。
然后就被曾超一个电话请到二号楼这边来了。
“可佳同志,你在财政局工作的时间不短了吧?”
陈可佳急忙欠了欠身子,说道:“市长,我从学校一毕业就分配在财政系统,到现在十五年了。一直都在财政工作。”
“嗯,你以前当过预算科长,工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那就请你跟我讲一讲,目前咱们边城的财政系统,尤其是市局,存在哪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陈可佳吓了一跳。
这是,就要对财政局下手了?
和易玉娇一样,陈可佳不擅长斗争,她们的政治敏感性,全都用于自保。所以在本能上,她就害怕卷入到斗争的漩涡中去。
但市长问话,是不能不答的,陈可佳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市长,公允地说,明强局长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李节书记来了之后,在争取上级支持这一点上,明强局长干得很出色。”
卫江南微笑着点了点头,对陈可佳印象又拔高了一个档次。
果然和易玉娇性格很相似。
她如果一上来就告状,死命讲刘明强的坏话,卫江南可能就要对她提高一些警惕了。
对自己的手下或者同僚,卫江南的分类标准是很明确的,简单来说,一共分为四个不同的层级。
最低的层级,是勉强容忍,随时准备收拾。比如王浩日那种。
第三个层级,则是加倍提防,控制使用。比如何大用丁伟宏那种。
再往上,就是基本可用,但不能视作亲信。比如现在的易玉娇和孟广海。
最高的层级,当然就是亲信心腹了。
这种有很多。
陈可佳目前处于第三级和第二级之间,今后能否委以重任,还要看她的实际表现以及工作能力。
李节深得省委书记看重,省里各个部门自然要给边城几分面子,刘明强就利用李节的影响力,拼命向上边争取扶持,倒也算是个能干事的人。
许多局外人对财政局都有一种误会,以为就是个管钱的单位。实际上,财政局是能够“创收”的。
每年国家和省里都会有扶持资金和专项资金下拨,能够搞到多少,得看财政局长的能耐。关系不强,能力不够的财政局长,往往没办法足额拿到这些资金。
别以为上级机关不会“雁过拔毛”。
只要是钱经手,就很少有人忍得住不截留一部分。
这是公款,又不是私人财产。
谁有本事留在自己手里,谁就可以用。
比如卫江南,就是多吃多占的典型。
谁能像他这样,当个代理市长,还没上任,就搞了几十个亿在口袋里?
虽然说,这些钱其实算是“奖励”,是从他给国家赚的那成百上千亿资金里分一点出来,但名义上还是国家给的扶持资金啊。
放在其他那些不明真相的兄弟市州眼里,卫江南就是多吃多占,而且非常过分。
另外,如何把手里有限的资金用好,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也很见一位财政局长的功力。只会机械执行上级命令,每到年底就拉饥荒的财政局长,很显然是能力不足的。
真以为什么人都能当好大管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