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总不能让百姓们无偿捐献吧,依臣的意见,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按照市场价走,”
“当然,你们也不用担心臣欺骗朝廷,每一笔臣都记着呢,百姓签字画押,臣的官印加盖,但凡错一点,臣和百姓连坐。”
“咳咳,”李孝恭被呛到了,虚握着拳头在嘴边轻咳了两声道:“你扯的有点远了,本王只是来征调那些工部派过来的那些工匠的。”
“至于你说的这个粮草的事情,理应由户部来负责,房大人,你说是不是啊?”
“呃...,”房玄龄迟疑了一下道:“这笔帐太大了,不好算啊,是不是先搁置一下,”
拖字诀,房玄龄用的这叫一个溜,
不愧是混迹朝堂上的老油条,
秦怀柔才不会让房玄龄如愿呢,“房大人放心,营州城别的人才可能少点,但是会算账的人却多的很,”
“下官喊一嗓子,就连田间地头的老农都能告诉您老人家,当初他们在家中拿出来多少粮食支持朝廷的东征大军。”
“可怜下官下辖的百姓,因为这件事,吃不饱,穿不暖的,都瘦了好几斤呢,”
听听就得了,要是真信了秦怀柔这话,那就见了鬼了,
秦怀柔这张嘴,能把鬼忽悠的乖乖的去拉磨,
在场的人都清楚,谁也没有点破,只想着看看房玄龄该如何应付,
虚虚实实,百姓捐粮是事实,至于瘦没瘦,瘦了几斤,谁也不知道,
正在苦恼之际,房玄龄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当时东征,李治不正好是这个大军的后勤主管么,
东征的粮草的确应该是户部来调拨,但有了这个后勤主管在这里,户部就得往后退一退了,
秦怀柔啊,秦怀柔,你千算万算,算露了太子殿下吧。
“殿下,老臣要是没记错的话,当时陛下是将这粮草官的差事交给了您吧,哦,对了还有尉迟,”
“所以,要细算下来,秦怀柔刚才说的暂时还找不到户部,理应找太子殿下吧。”
李治万万没想到,在这里又体会了一把李世民的无奈,
李世民的性格使然,为了标榜自己平易近人,特意树立了魏征这个言官之首的地位,
有事没事的可以参自己一本,也就导致了其他的一些大臣也时不时的来上这么一下子,
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房玄龄直接来了一手祸水东引,将矛盾直接扯到了李治的身上,
“也罢,”秦怀柔淡淡的说道:“既然房大人如此说来,下官就大方一点,这东征大军粮草的事以后去找陛下唠唠,”
“薛兄,对不住了,这个月兄弟不能给你那里送粮草了,不过,你的运气不错,这不房大人就来了么,也省得你派人回长安了,”
李治轻舒了一口气,他还担心秦怀柔死拽着不放,那他还真不好处理,
“父皇不在这里,那就孤来处理这件事吧,房大人,孤命令你就地筹粮,解决安东都护府大军的粮草,想来不会让孤失望吧。”
“殿下,这事是不是奏请陛下定夺之后再做决定啊,”
“怎么,孤不能做这个主么?等派人回去奏请父皇,旨意回来了,最快也要十天半月,难不成你想让那些将士们饿着肚子等着?”
“殿下,殿下,还有那些将士们的家眷,他们都过来了,”薛仁贵忍不住提醒道。
“哦,对,还有那些将士们的家眷,要是军中出现了哗变,孤拿你试问,”
“呃...,”
这还没完,秦怀柔凑热闹的说道,“薛兄,对不住了,修完路之后,将士们的家眷如何生存也只能交给房大人来安排了。”
“秦怀柔,你不就是想堵住老夫的嘴,不想交这个赋税么?”房玄龄终于说了出来,
“纳税是本官下辖百姓应尽的义务,纳税光荣,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呢?房大人,尊重你老人家,你怎么这么揣测下官呢?”
义正言辞,秦怀柔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内心的不抵触这件事,相反的还很赞同这件事。
之所以这般怼房玄龄,纯粹就是想节省一些不必要的环节罢了,
“老房,你一点都不敞亮,人家秦小子都付出这么多了,也应该给他开个口子了,要是本王来处理这件事,还收什么税嘛,细算一下,朝廷倒是欠他不少,”
“王爷,大家都是为陛下、朝廷做事,什么欠不欠的,不过房大人若是给,下官接着就是了。”
“下官这个人最诚实了,来不了那些弯弯绕,”
一番操作,直接将薛仁贵看的一愣一愣的,脑袋都跟不上秦怀柔的思路了,秦怀柔问一句,他应一句,剩下的就在一旁看热闹。
“殿下、王爷,臣偶感身体有些乏累,请恕臣失礼了,臣先告退,”
抵抗不住,那就来个战术性撤退,房玄龄决定,等回头找个没人的时候,自己单独来找秦怀柔,
到时候没有其他几人在场,自己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被动了。
说完,也不给秦怀柔等人说话的机会,转头就走了出去,
至于他去哪里住,城里客栈有的是,还愁没地方住么,就冲着他写的那张字条,还是不会拒绝他住店的。
秦怀柔也没小气到让一个朝中大员无地可住的,凡事讲究一码归一码。
总体来说,对于百姓来讲,房玄龄还算不错的了,算得上是一个心系为民的好官了。
“哈哈,这个老家伙,说不过,就跑了,老夫瞧不起他,”
“算上本王一个,”
“还有老夫,”
李靖、李孝恭和孔颖达纷纷表示对房玄龄的行为极为不耻,
尉迟恭躲在一边享清闲,他没有参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自从他从长安出来之后,心里就发了狠,定下这么一个规矩,何况在他看来,秦怀柔应付这样的事,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自己上一次来的时候,也提醒过他,看来准备的不错,
“王爷,人家都说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您老倒好,拆了小子的台,还不给点好处,还好殿下在,不然,小子这里还不知道怎么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