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野通定又是一愣。
不过这两天,他已经被震惊的有些麻木了,所以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颇有些无所谓的语气问道:
“他来了又怎样?”
“难道他还能解决假丁银的问题不成?”
没想到,松岛枫叶二话不说直接点头。
“没错,家主!”
“赵行首说,他能解决丁银的问题!”
这次河野通定真的震惊了.....
......
半个多小时后,河野通定魂不守舍的回到了议事厅。
看见他进来,德川家纲有些不满的瞪了他一眼,出声说道:“怎么回事儿!”
“河野你去厕所这么久,是掉进去了吗?”
河野通定和德川家纲年纪相仿,打小一起长大的交情,说话向来很随便。
所以即便此时心情很不好,德川家纲面对着河野通定,还是能说出打趣的话来......
河野通定却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将军阁下!”
“我有话要说!”
屋内众人都是一愣,没明白河野通定这是唱的哪一出。
德川家纲却是敏锐的察觉到,自己这个打小的玩伴,恐怕是真的有大事要报告。
他脸色也严肃了起来:“说吧!”
河野通定抬起头,对着德川家纲道:“将军阁下!”
“刚刚我出去如厕,恰巧听闻家臣松岛枫叶来求见,于是去和他见了面......”
河野通定开始转述松岛枫叶的话......
华朝总商会的行首赵开放,在半日之前找到了松岛枫叶,表示自己愿意集结华朝商人的力量,解决眼下丁银的问题。
整个华朝总商会愿意以1:150的价格,兑换丁银。
无论真伪!
当然,华朝总商会眼下手中也没有足够的白银,但是他们可以出具等额面值的“兑换券”!
这种“兑换券”是目前在华朝流通使用的银票。
倭寇之国的商人拿了这种银票,若是出海去了华朝,完全可以按照票面价格在华朝使用。
同时,在倭寇之国的所有华朝商人,都接受这种“兑换券”!
换而言之,如果倭寇之国的商人用丁银兑换了这种“兑换券”,那么作为总代理商缴纳货款的时候,自然也是可以使用的......
德川家纲自然不会相信,华朝的商人会这么大公无私的,替倭寇之国解决丁银问题。
所以他直接问道:“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
河野通定看了看德川家纲,一咬牙直接说了出来:“唐国总商会的行首说......”
“等到这次丁银兑换结束之后,我们对他们所有货物征收的税赋,需要减免十分之一.......”
“八嘎!”
保科正光虽然不懂经济,但是税赋减免十分之一的意思,他还是听得明白的。
所以他直接叫了出来。
而德川家纲却没有发作,只是皱着眉头细细的思索着。
看着德川家纲似乎真要考虑唐国总商会的条件,保科正光急了,立刻出言反对道:
“将军阁下,万万不可啊!”
“这些唐国商人好算计!”
“他们只用了一成半的成本,就换走了那么多的丁银.......”
“这本就是一桩极其划算的买卖了......”
“结果他们还要求未来减免一成的税赋,这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保科正光气的鼻孔都大了几分,看向河野通定的神色,也有些不善。
河野通定和保科正光两家,一向是亲密无间的盟友。
眼见着保科正光这般反应,河野通定赶紧解释道:
“保科正光大人,您别误会!”
“我并没有同意他们的条件,只是回来禀报给将军阁下而已......”
“对于这些条件,我也觉得有些不合理......”
其实,如果河野通定真的觉得,这些条件纯粹是无稽之谈的话,他也不会来禀报给德川家纲了。
但是有些事儿,做是一码事儿,说出来又是一码事儿......
保科正光果然被分散了注意力,再次去盯着德川家纲了......
可是德川家纲却没理他,而是皱着眉头对着河野通定问道:
“你能确定,这些唐国的商人手里,有足够的货物可以用来兑换?”
河野通定如实的交待:“我的家臣松岛枫叶亲自去长崎看过......”
“他们手里至少储存了半年以上的出货量......”
“现在这些货物,全都在长崎港口,被船番们严加看管,不会离开港口半步......”
德川家纲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稍稍轻松了一些,继续问道:“如果去和他们谈.......”
“1:150比例太低,最低1:300,......”
“还有,那个免税的幅度太大了,最多允许减免半成,而且最长减免五年......”
“如果他能同意,这件事你就可以替我应下来......”
“若是还再提其他条件,那就不用谈了......”
德川家纲身体本来就很不好,今天一直在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解决丁银问题,损耗实在不小。
说完了这些话,他甚至有些喘不上来气,歇了半天才缓过来,冲着想要说话的保科正光摆摆手道:
“保科君,不用再劝我了......”
“我意已决!”
“刚刚内侍来报,丁银和铜钱的兑换比例,已经降到1:70了......”
“再这么下去,赵开放甚至都不用来帮我们,只要稍稍放出风声,恐怕想要兑换的人都能挤破他们的商馆.......”
保科正光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颓然的退了下去。
河野通定赶紧行了个礼,一路小跑去前面和赵开放传话了......
没错!
赵开放现在就在前厅的偏房里......
河野通定一边跑一边心里暗自苦笑。
德川家纲这般强势,恐怕那个赵行首也不会这么轻易的答应的......
......
傍晚时分。
整个倭寇之国境内,所有唐国商会的驻地,都贴出了告示,上面甚至加盖了江户幕府的大印。
告示的内容说的很简单,华朝商会各地分会愿意以一贯丁银兑换200文铜钱的价格,收购市面上的丁银。
当然,华朝商会并不会直接兑换白银,而是兑换为华朝商会的“兑换券”。
凭借这些“兑换券”,可以按照票面金额去任何一间华朝商铺购买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