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让太医毒杀曹操,为何曹操能反杀?细节决定成败?咱们书接上回。
话说三国第一杠精祢衡,终于死于自己的嘴贱。不过个人倒是觉得祢衡这个人死的有点早了,太可惜了。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还没出场呢,大家说,如果让两人来个口舌对战,那肯定很精彩。
咱们再说,曹操听说祢衡死了,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心情说道: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尽管祢衡被杀让曹操心里很爽,但冷静下来后,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刘表还是没有归顺自己,那祢衡不是白死了吗?所以曹操一怒之下,准备兴兵讨伐刘表。
头号谋士荀彧就赶紧劝解:主公,您是咋想的呀?就算要去,咱们也得先灭了袁绍后灭刘备,最后再拿江汉呢。荀彧这么一提醒,曹操想想也是,可不能这么冲动,打刘表这事暂时就放下了。
咱们再说董承衣带诏的事,虽然搞到了名单,但是刘备逃跑了,马腾回西凉了,任务基本上也算了,但是董承还想着汉献帝的托付呢,要弄死曹操,天天和王子服等人开会。
其实董承找的几个人中,除了马腾和刘备还有点实力之外,其他的人打酱油还可以,都没什么用,所以,弄死曹操这事一时也没什么进展。但是曹操更加骄横了,董承也更加气愤了,一下给气病了。
献帝也着急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人,别再一病不起,事情没人干了。献帝赶紧派了一位太医给董承治病。
这位太医就是洛阳人吉平,是当时的名医,吉平天天给董承调治,天天都看得出董承长与短叹,这也太明显了,心里肯定有事,但是吉平也不能问呢,吉平的表现算是正常的,但是董承的表现太不正常了,一个把心事天天挂在脸上的人能干大事吗?
恰巧赶上元宵,吉平调治董承的病之后,想要回家,董承留他一起喝二两。本来身体有病,现在刚刚好,应该好好休息,偏偏要喝酒,结果没喝多少,身体困倦,直接就倒下眯了一觉。
这个董承只要一睡觉就准出大事,忽报王子服等四人到,董承赶紧把他们接起来,王子服就说,大事成了。董承说,我还没出手怎么就成了。
王子服兴奋的说,刘表与袁绍带兵五十万分十路杀来,马腾与韩遂带兵七十二万从北边杀过来,曹操派遣许昌的兵马分头迎敌,正好城中空虚。此时,乘着庆赏元宵的机会,把相府围住,杀死曹操,绝对是个好机会。
董承提着宝剑冲进了后堂,抬手一剑剁了曹操,曹操随手而倒,至此,曹操领盒饭下线,是不是看到这里很玄幻,有一种看爽文的感觉啊?
其实这就是爽文,因为这是董承喝完酒做的美梦,董承喝点小酒一迷糊,酒精一刺激大脑还挺兴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现实里他唯唯诺诺,美梦里他重拳出击,做完美梦太高兴,把自己给乐醒了,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假的呀。
但是嘴里还在骂着曹贼,曹贼还能是谁呀?不用想,就是曹操了,这不是要坏事了吗?这一切都看到吉平眼里,尴尬、恐惧,董承都呆了,这怎么办?
如果是曹操,第一选择肯定是杀了吉平。但是。现在董承真不知道怎么办了,还是吉平先打破了尴尬,表达了自己的忠诚,愿意为董承效劳,并且吉平还咬下一个手指,发誓够不够狠。
董承一看,这哥们狠人呢,我信了,然后拿出衣带诏,让吉平好好看看,吉平当即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毒死曹操。
因为曹操有头风病,也是吉平医治,这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吉平这个主意,是有可行性的。
但是董承有没有想过,如果吉太医说的是假话呢,万一他只是想稳住董承,不然董承一着急得杀他灭口啊,杀曹操难于登天,杀个太医,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完事他扭头去找曹操报信,衣带诏的事不就泄密了。
董承等人乃至于汉献帝,不都死定了吗?猪脑子的董承能活到今天,绝对是运气好,遇到的都是忠心于汉室的人,这运气真不是盖的。另外,董承就没想过自己又没兵没将,把曹操弄死了,谁接班呢?
如果换个比曹操更凶残的上位,汉献帝恐怕又得回到当年在李傕、郭汜手下的悲惨生活。总之,换谁上位,无论能力强弱,权力都不会直接落入董承与汉献帝之手,必定形成新的斗争局面。
这个董承就是不动脑子,没想好后面怎么处理,所以,成大事不但要瞻前,更得顾后。打乱一个体系很简单,但重建一个体系,却是难上加难。
董承获得了吉平的方案,非常高兴,一个人走入后堂,可是这个时候他傻眼了,看到自己的家奴秦庆童,正和侍妾云英在暗中说悄悄话。董承看到后就暴走了,这是什么情况啊?你俩在这给我织帽子呢,来来,我看看什么颜子,好家伙,还是绿色的,一怒之下,马上就要杀了他们。
但此时有个女人出来截胡了,谁呀?董承的夫人就劝说,别杀他俩了,各打四十,这是就算了吧,然后把秦庆童给锁在冷房里关禁闭,以示惩罚就行了。
董承居然还就听进去了,挨揍后的秦庆童怀恨在心,这哥们也是挺强的,夜里就把铁锁扭断,跳墙跑了,然后直奔曹操府里告密,把自己知道的全说了。
董承这边虽然知道秦庆童跑了,他竟然没有一点敏感性,并没有追究下去,这个糊涂的是真没救了。曹操知道事情后,没有立刻行动,只把秦庆童藏在自己府里,就没有下文了。
到了第二天,曹操才行动起来,指向的人不是董承,而是吉平,这样做,其实给董承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当。那么曹操为什么没有立马去把董承抓起来呢,这里就能看出曹操和董承做事的巨大差别了。
曹操相信秦庆童的举报,但是又不能完全相信,毕竟秦庆童空口无凭,万一这货是仇恨主人董承,而胡编乱造的栽赃咋办?
董承等人都是朝廷官员,尤其董承还是皇亲国戚,肯定不能直接动粗抓人,没有证据,董承要是抵死不认,曹操反落的一个谋害国舅的罪名,所以只能先拿吉平开刀。
如果吉平谋害自己,那董承肯定真有异心。如果吉平没有谋害自己,那秦庆童肯定在扯淡,直接砍了就行。
第二天,曹操就假装自己头疼,叫吉平过来诊治,吉平就想:此贼合休!于是暗藏毒药就来了。吉平觉得自己机会来了,要干掉曹操轻而易举。
曹操也觉得这是自己机会来了,可以干掉吉平了,顺便去验证秦庆童的话是真是假?于是,曹操躺在床上,让吉平给自己熬药服用。
吉平还连吹带演的,我这个药啊,一副吃下之后,并立马就好。死了可不就解脱了嘛,他拿来药罐,当面煎好,药弄到一半的时候,就暗暗下了毒药,亲自给曹操送上来。
曹操知道这药里八成有毒,所以故意推三阻四的不吃,这可把吉太医给急坏了,吉平就催促说;丞相,赶紧趁热吃啊,这慢吃就没用了呀,出个汗就好了。
曹操坐起来,你读的是儒家的学说,对不对呀?你很知道儒家的礼仪,是不是?我是你的主公,有病要喝药,作为臣子,你是不是该尝尝呢?你喝完之后再给我喝呗。
药里有毒,吉平怎么可能敢喝呢?就忽悠说,药以治病,何用人尝?吉平这个人也是奇怪,他敢下毒,按理说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试想曹操喝毒药被干掉了,吉平会是什么下场,要么是被曹操属下乱刀砍死,要么就是被曹操部下活捉,然后以吉平为突破口,挖出董承等人,然后再把他们一一起干掉。
总而言之,如果曹操被干掉,吉太医肯定要跟着陪葬,横竖都是一死,那还不如喝几口毒药,给曹操证明药是没事的,忽悠曹操一起喝下,俩人一块被毒死拉倒,被毒死了,还能死的安详点。
但是吉平却打死都不肯尝药,他这心态还是没有调整好,曹操非让试药,他知道事情已经泄密了。吉平这时候又做了一件滑稽的事情,他一大步向前,就往曹操耳朵里灌,咱也不知道他这是啥药,灌耳朵里也不知道有没有效,反正吉平是拼了,毕竟曹操不愿意张嘴呀,耳朵里好歹还有个窟窿。
曹操推药泼地,砖皆迸裂,可以说这个药效很强啊,直接把这个砖给腐蚀了。这玩意也不知道是药还是硫酸,曹操还没有发话,左右已将吉平拿下。
曹操就问:我没有病,我是故意试探你,你果然想要弄死我呀。于是唤出二十个精状狱卒,把吉平拖到后花园拷问,曹操坐于亭上,把吉平绑倒在地,吉平面不改容,一点都不害怕。
曹操看他这个样子,你只不过是个医生,怎么敢毒害我呢?必有人挑唆,你说出那人的姓名,我便饶你。
曹操是想诱供出董承,但是吉平死活就是不开口。曹操一看问不出来,就让人打,足足打了两个时辰,打的是皮开肉裂,血流满阶。你想啊,吉平连自己的手指头都能咬下来,还怕你打吗?绝对是个硬骨头。曹操一看,再打就打死了,别打了,留着他喘几口气,还有用,然后狱卒把他给压下去了。
次日,曹操设宴,请众大臣喝酒,唯独董承托病不来。大家是不是觉得,董承预感到自己要出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