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文明白了什么呢?
他突然想到,这个世界的海洋跟陆地是在不断变化的。
曾经的汪洋可能会变成陆地,现在的平原也会在将来变成河泽的可能。
古籍记载,云梦泽鼎盛时期是在春秋时期。
而这里的字体经过推算则是不下于七千年!
他大胆的推测,云梦泽绝对不是只形成了一次,也绝对不会只干涸了一次!
故此,春秋时期鼎盛的云梦泽实际上是不知道多少次的又一次重现。
这样一来,似乎很多事情也就能说得通了。
倘若时间倒退个几千年,水域弥漫天下。
那么高山就成了岛,低洼的平原就成了海洋。
随着地壳不停地变化,周而复始的就会出现一些旧的地名,新的称呼。
远的不说,就说那辽东半岛在明朝时候还是大面积的沼泽地呢。
流放宁古塔也真的是流放之意。
古人的智慧绝对没有现代人想的那么不堪。
脆弱的生命在这种天地改色的伟力面前实在是无能为力。
“也许人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什么误区?”
“人们是习惯了拿当下的境遇去比照古人的,哪怕是真的历史也会被人当成虚构的。”
说到此次,李元文话锋一转:
“我们也是注定了要被称作古人的,只是时间未到,整片大地还留存着现如今的人太多的生存痕迹。”
“既如此,前人是历史,我们亦是历史,不管是哪个时代的人,终究会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
现如今,灵气凋零。
没有多少真修甘愿就此做一个普通人。
资源的集中性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李元文听说,哪怕是调查组的薪资也出现了下降。
每个人能领到的灵珠(整块儿灵石分割)少了一半了都。
并且俗世财物的比重在逐渐增加。
用不了多少年,恐怕调查组连灵珠都不一定给发了!
不说断血门那种自绝前路的修炼方法,纵然假丹境的修为也抵不过大派弟子们的筑基圆满。
与此同时,自诩正道的各门派也在搜寻天地灵物。
各洞天福地、名山盛岳都有真修们的出没。
以及外部的修行者也在找寻躲避末法时代的方法。
如众所周知的扶桑真修一直在找寻神州大地的三仙山、天地灵物。
不消说什么真的找到了什么灵物,哪怕是再一次的异界出口现身,一定会有很多人把人脑子打成猪脑子!
十多年前的机会错过的人不少,捶胸顿足者实不在少数。
李元文猜测,只要有一次合适的机会,真正意义上的大战绝对会开启。
届时,各门派道观、寺庙、真修世家、调查组以及外部势力,定然会把最后的底蕴都压上!
“那我们呢?”
这时,萧雅楠又问了一句,她的眼神里显露出来的是对二人未来的疑惑跟好奇。
李元文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模糊的石壁上,仿佛要从石刻者所留下来的字里行间中再看出个什么来。
“唉~”
李元文自然也有忧虑的时候,不说未来身边熟悉人的离去,就是他跟萧雅楠自身在修炼上也是有问题的。
时至今日,他依旧是金丹后期的修为,且有意的不想把法力堆积到圆满境界。
因为他发现自己体内的法力在轻微的溢出来。
这不是他的问题。
而是这方天地本身的问题。
这方天地的法则也好、还是什么灵气也罢,都是残缺的。
在这个无法从天地中汲取灵气的时代,能留住体内的灵气、法力本就是不容易的事情。
筑基期还好,没有到这方天地的承载极限。
只是很难修炼储存到体内中。
可依照金丹期来讲,已经修炼出法力的真修是要比练气、筑基的真修强出太多的。
不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是如此。
如果说金丹期以下的真修修行是汲取天地自然、灵物增补自身的话,
那么金丹期以上的真修就是在弥补天地灵气不足一样,完全倒了过来。
“努力修行吧,等我们修得元婴应该就差不多了,暂且顺其自然吧,不要想太多。”
李元文决定,首先他跟萧雅楠的境界一定要先达到元婴期,而后增加渡过雷劫的几率。
差一些的局面是,两人在金丹寿元殆尽之时能参悟出胸中五气流转、小三花聚顶的境界。
而后使用灵石或者其他的天材地宝将修为堆积到金丹期圆满直接渡过雷劫。
但,他又想到了天雪宗的情况。
天雪宗在梦界也是顶尖的大宗门,连那等宗派之中的真修也都是金丹修士不及元婴真修的局面。
可想而知,从金丹到元婴到底是隔绝了多少人。
金丹期真修上下有寿两百浮载。
元婴期真修则是五百年春秋可渡。
李元文虽说也猜测过自己前世很有可能是某个修为很高的真修转世。
可并不代表着他此时此刻就一点忧虑都没有。
“嗯。”
萧雅楠若有所悟,自顾着轻点了点头。
她曾听李元文说起过,外界的真修如何其实并不重要。
修行资源上的事儿暂且不必操什么心。
唯独心性上的修行是落不得的。
修行一途本就逆天而行,若无一个强大的心性定鼎自身、照映前路。
那么修行一途绝对是事倍功半、难上加难!
“大概是因为这里的石刻太高的缘故吧,所以才没有被人凿了去,也说不得是暂且没人太在意的缘故也说不得呢。”
又逗留了片刻后,李元文与萧雅楠回到了歇息是酒店。
实则,这片石刻很有价值。
只不过当年是因为、路况、人手还有技术水平的缘故才没有将这片石壁撬走。
但更多的原因是本省的有关专家暂时腾不开手来去做这件事儿。
兴许,再过个几年、说不得是一年半载什么的就被人弄走研究了。
酒店的顶楼花园。
李元文眺望着下方的城市。
酒店所处的位置挺高,能看到大部分的城市景象。
观那车水马龙。
李元文心下兴意阑珊。
因为他的心绪仍旧还在想白天的石刻。
“岁月变迁,光阴如骏马加鞭,难道只能看到些许残破的石壁刻字吗?”
李元文不禁暗想,会不会有别的发现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