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镜头闪回,乾化二年。

梁太祖朱温北征,使部下大将杨师厚攻破枣强,授予镇、定诸军招讨使,兵屯魏州。

杨师厚觊觎魏博多时,此时得之,乃野心大炽,只是畏惧朱温平素威严,只得伏牙潜爪,而不敢轻举妄动。

天假其便,朱温旋即被其子朱友珪杀死,杨师厚便杀魏博牙将潘晏、臧延范,逐出节度使罗周翰,自掌军权。

指挥使赵宾反叛,夜率部军擐甲,俟旦为乱。未料谋事不密,被杨师厚得知,急以衙兵前来围捕。赵宾不能起事,乃率部众越城而遁。

杨师厚遣精骑追至肥乡,擒其党徒百余人,归斩于府门。

朱友珪篡位成功,即将错就错,委任杨师厚为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此时志得意满,便矜功恃众,擅割财赋自立。

为保护自身安全,乃选军中骁勇,置“银枪效节都”数千人,欲复古时牙兵之盛。

据《清异录》载云:“枪材难得十全,魏州石屋材多可用,杨师厚时,银枪效节都皆采于此。”因其枪材质绝佳,俨然银裹,故以装备其军,称为银枪效节都。

画外音:魏博之地向以精兵强将着称于世,无论前任田承嗣所置牙兵,还是杨师厚此时所设银枪效节军,皆都用于牙门宿卫之职,同于天子内宫禁卫。自是装备精良,待遇优厚,皆以武艺高强且敢死之士组成。节度使以牙军控制诸将,方可使全军皆服从于其一人。故此与其宿卫职能相辅,牙军还具有拥辅节帅,控制境内其他支郡职能。杨师厚深识牙兵之道,在控领后梁禁军后又置牙兵,便有依恃银枪效节牙兵以对禁军控制之意。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所设万人牙兵,乃是历代牙兵史上最为有名者,号为魏府牙军。

杨师厚死后,梁末帝朱友遇惧魏博“银枪效节军”骄横难制,便割天雄军相、卫、澶三州,别为昭德军,以张筠为节度使。

魏、贝、博三州仍为天雄军,以贺德伦为节度使,以分魏博牙军势力。

魏州牙兵不从,牙将张彦煽动牙兵发动兵变,逼朝廷恢复魏博六州之地。

李存勖以极大智勇闯入魏州,杀死张彦等为首七人,兵不血刃占领魏州,将银枪效节军八千人置于自己麾下,易号“帐前银枪都”,以为亲军,勇悍无敌。因以李建及为帐前银枪都大将,统领其军。夹河之战实赖其用,在对后梁胡柳陂之战中亦得其死力,功勋卓着。

闪回结束,此乃银枪效节军前世今生因果。

如此善战精锐之军,却被庄宗称帝后弃为边境轮戍之卒,或谓并非嫡系心腹之故。

庄宗闻报银枪都哗变,急命归德节度使元行钦为邺都行营招讨抚使,率领三千精骑前往招抚。同时又发诸道兵继进,以备镇压。

元行钦至邺都,抚战兼施,以皇帝敕令招谕。

银枪效节军早被皇帝朝三暮四之举所伤,拒绝招抚。

元行钦见慰抚无效,于是举兵攻城。又遭银枪兵顽强抗击,久不能克,乃退兵城南,与邺都相持待援。

庄宗欲御驾亲征,又恐京师有变,不得已乃起用李嗣源,命其率侍卫亲军出征。

李嗣源虽然素遭天子猜忌,此时并无异志,奉诏即率“从马直”亲军北上。三月初六兵抵邺都,命扎营于城西,待营栅牢固便即攻城。

初八日夜,军将张破败突起,率众哗变,杀其都将,焚烧营舍,并劫持主帅李嗣源。

李嗣源问道:公等劫持本帅,意欲何为?

张破败答道:今天子猜忌功臣,重用宦官伶人,又纵使刘皇后陷害忠良。国将不国,殿下犹为何人效死耶!今我从马直军若与城中银枪效节军合势,则天下谁能敌者?届时击退诸道之兵,拥殿下称帝河北,有何不可!

众军听了,一齐喧嚷:叩请大帅休保昏王,不如起兵造反。

李嗣源见此,知道早有预谋,不容不从。又回思自己为唐室立下赫赫不世战功,近年来却屡遭宦官陷害,天子及太后又猜忌难容,亦为实情。

若不是朝中自有几个心腹铁党为己竭力善言斡旋,便是有十颗脑袋,也早就不知何时如同郭崇韬一般,混丢失了也。于是银牙一咬,便即应允。

张破败与诸将大喜,遂请大帅修书,命善言心腹送进城去。

次日一早,只听城内三声炮响,紧接着城门大开,鸣锣击鼓开道,却是赵在礼率领诸将出城,迎拜李嗣源进入邺都。

李嗣源此时却又想起义父李克用大恩大义,不由心生反悔。便假托收抚散兵,只率亲军百人脱身出城,来至魏县,急遣牙将张虔钊去召元行钦,约其共诛乱兵。

元行钦早听细作报说李嗣源已经被叛军迎入城去,此时复闻合兵平叛,岂肯轻信?

疑其必是来赚诱己军,又自忖绝非从马直军及银枪效节军对手,遂率步骑弃甲而撤,回报天子,诬奏李嗣源已与叛军合兵,通谋而反。

李存勖本就对李嗣源心怀猜忌,此时自然一听便信,乃召集镇州兵五千人,马二千匹,亲自前来邺都平叛。

李嗣源闻说皇帝亲来,便屡次遣使上表申诉,以明心迹,使者却皆被元行钦阻遏,不能见到圣驾。

李嗣源便欲造反,但见此时部兵不满百人,如何反得?为此疑惧不安,犹豫不定。

便在此时,忽闻亲军来报:今有殿下在镇州时旧部霍彦威,引领所部五千镇州军前来。说是城防尽被夷毁,镇兵半数亦为天子裁撤,无处可去,只得来投殿下听命,见在城外。

李嗣源大喜,急命将五千军放入城来,于是稍稍恢复兵力,心中大安。

当下与众将商议,便欲引军返回成德藩镇,等待皇帝下诏降罪。部将霍彦威、安重诲尽皆反对,建议不如返回朝廷,向皇帝当面自辩。

李嗣源认为众将所谏有理,遂率军南归,并于途中数次上表申诉,向庄宗表明心迹。但信使皆被元行钦阻遏,或杀或放,奏疏却一封也未能上达天子。

当时庄宗李存勖虽疑李嗣源可能造反,但未必不能讲和。因李嗣源长子李从璟正在禁军效力,便命去招抚其父李嗣源。

李从璟领旨南下,行经卫州,却又被元行钦扣留在军营,不使其去见父亲之面。

李嗣源久候天子诏旨不至,愈加疑惧不安,闻终采纳女婿石敬瑭建议,决定就近攻取汴州,先占一城之地,谋求自立。

石敬瑭智计满腹,复求岳父大人修下檄文,遣使发付齐州防御使李绍虔、泰宁节度使李绍钦、贝州刺史李绍英、北京右厢马军都指挥使安审通、平卢节度使符习等,说明天子无故猜忌功臣,诏裁镇兵,毁弃城防,欲各个击破之意,倡议拥兵自保,免为朝廷所诛。

数镇节度使及刺史得书大喜,正惧被朝廷所灭,遂皆复书,愿意拥戴李嗣源为盟主,并陆续率部前来会合。

由此李嗣源得兵十五万余,声势大振。

众位藩镇大员聚议,皆同意石敬瑭之策,拥戴李嗣源挥师南下,直趋汴梁。

庄宗闻变,令怀远指挥使白从晖率骑兵扼守河阳桥,以护卫京城;命龙骧指挥使姚彦温率八百马军为前锋,又命指挥使潘环率军护卫粮草。

又出金帛赏赐诸军,并亲率元行钦等中军,趋奔汴梁来截。

姚彦温、潘环率八百精骑兼程飞驰而进,将至汴州,正与李嗣源军相遇。乃二话不说,一齐下马投降。

庄宗行至万胜镇,闻报前锋二将投敌,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便下令回师,仓皇返回洛阳。行至荥泽,闻听李嗣源已经到达黎阳。

庄宗欲再派李从璟去召见李嗣源,但被元行钦劝阻,并将李从璟杀死。

这时闻得李嗣源已率大军进入汴州,唐庄宗西行至石桥,在野外置酒,对诸将道:卿等随我多年,共经患难,如今情势危急,我要单马去见李嗣源,卿等以为如何?

元行钦大哭,再拜言道:陛下岂可枉屈万乘之体,轻履危险之地!臣本小人,幸遇陛下而至将相之位。今危难之时不能报国,死亦不能脱责。

于是和众将一百多人皆解开发髻,剪发委地,发誓以死报主,君臣相望痛哭。

三日后,君臣等一众进入洛阳,检点人马,只余二千残兵,战马不足五百匹。庄宗大慌,遂命来日离京前往汜水关,会合长子李继岌所率征蜀大军,再联兵进剿李嗣源。

当夜宿于宫中,诏命从马直禁军宿卫。睡至半夜,忽闻外面喊声大起。

李存勖急唤左右问道:外面何事喧哗?

近侍忙道:奴才不知,这便前去查看。

说罢打开宫门,向外奔出。却被一支流矢飞来,贯胸而入,当继伏地身死。

庄宗大惊失色,急呼保驾不止。叫了半晌,一员大将拨打雕翎而入,却是禁卫统领王全斌,向皇帝施礼奏道: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庄宗一把捉住,急道:且休叙礼。外面是何人领头造反?

王全斌奏道:是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已领人打进宫城,焚烧兴教门,即将杀进来也。

李存勖恨道:原来便是此贼。悔不早除,至生今日之患。

王全斌急道:事急矣!陛下如今需着龙衣,随末将杀出宫去,而非悔不当初。陛下后悔之事极多,待平叛之后,慢慢细思罢。

庄宗闻听说的是,乃着便装,从壁间摘下宝剑。又召唤禁军,得十余人众,命使王全斌率领,一起拥出寝宫,来至绛霄殿外。

便在此时,忽听轰隆一声大响,宫门洞开,继而火光大盛,一队从马直精兵各执火把涌入,为首一将,正是指挥使郭从谦。

王全斌急忙喝令:众军保护天子陛下!

有五七名禁军闻命而上,被郭从谦信手数剑,皆倒伏地下,喉头冒血。

果然剑法凌厉,招数狠毒!

庄宗皇帝毕竟是马上天子,身经百战武功高强,当下知道必然无幸,只得遂将生死置之度外,迈步上前喝道:郭从谦!孤待你殊厚,使你管领亲军,今见我势衰,便敢谋逆耶!

郭从谦垂剑沥血,嘿嘿冷笑:待我殊厚?你这昏君听信谗言,无辜杀我叔父,残害我义父,此仇不共戴天,今日杀你,已是晚矣!

庄宗闻罢,舌为之结,遂无言以对,自恨悔不可及。

镜头闪回,补叙郭从谦往事。

字幕:郭从谦,代州雁门人,本是戏子出身。

唐末大乱,郭从谦便往晋阳从军。因其嗓子绝好,故被戏迷李存勖发现,收留身侧;又见其武艺绝佳,复命为亲军从马地指挥使。

郭从谦因与郭崇韬同籍,故认其为叔父,又被睦王李存乂收为养子。

当闻知郭崇韬被刘皇后冤杀,郭从谦曾为叔父鸣冤叫屈。李存勖训斥道:你跟老郭关系朕有耳闻,未及过问。今其谋反伏诛,你居然叫屈鸣冤,莫非谓我不能杀你耶!

郭从谦冷汗直冒,对李存勖又怕且恨,便即暗中鼓动亲军,欲弑庄宗,拥立义父李存乂为帝。不料两个月前,义父就复被李存勖处死,此时得到机会,便为二人报仇。

闪回结束。火光闪耀之下,庄宗面容变幻,阴晴不定。

郭崇韬与李存义先后被冤杀,此事举朝共知,庄宗对此指责自然无从抵赖,只有后悔不及,暗恨当初未杀郭从谦这个祸根。

正在相持不下,忽听外面杀声复起,一队人马急冲而入。众人回头看时,见是敬新磨及一班伶官,率领二百余禁军杀来。

庄宗大喜,叫道:朕躬在此,众卿替我李天下杀贼,皆有重赏!

郭从谦不意突生此变,不敢怠慢,遂喝令道:放箭!

话音出口,登时只听弓弦声大作,箭如飞蟥,皆射向庄宗皇帝。

可怜一代威名赫赫帝王,刹时身中数十支利箭,一支正中额头,眼见难活。

郭从谦见此,自谓大仇得报,便不恋战。于是挥令众军,返身冲杀,直将敬新磨所领禁军冲散,杀出宫门,搜掠京城富户而去。

王全斌与众侍卫将庄宗扶至绛霄殿外,见其浑身浴血,只余一口残喘。当场因无御医,敬新磨命侍卫抱住天子,亲自上前捉住箭羽,猛力拔出箭簇。

李存勖一声惨叫,额头血柱直冲苍天。

众伶人七手八脚,急上前自扯衣襟,胡乱包扎已毕,环跪而泣。庄宗李存勖喘了片刻,因失血过多,忽觉口渴,传命进奉鸡汤。

侍卫急忙跑进内宫寻着刘皇后,告说陛下受伤严重,欲饮鸡汤。

刘皇后早闻外面大乱,当时正在收拾财宝准备逃跑,听说天子中箭,也不亲去探望,随口说道:今宫中大乱,御厨皆散,何来鸡汤?

回首忽见案上正有一碗乳浆,便命侍卫:速速端去,奉与天子解渴。

画外音:此时若有医官在侧,定会竭力阻拦,不使侍卫进此人乳与天子服用。因失血过多之人一旦接触奶浆,必速其死,不能再救,是为医学常识。此时皇后命将人乳以献,若非对医学一无所知,便是另含深意。只因时过境迁,便成千年迷案。

侍卫将那碗乳浆敬奉皇帝,李存勖未待喝完,便一命呜呼,就此驾崩。

刘皇后见唐主已死,遂收拾金宝包裹数囊,与李绍荣火焚嘉庆殿,出奔他处去了。

众军见天子死去,不由惊呆,皆都无语。

王全斌大恸一番,自引禁军而去,去寻那郭从谦报仇。但禁军方从宫中冲出,便于中途全部散尽。王全斌至此无计可施,只好自也抢了些官宅财宝,出城自投他处而去。

内宫之中,绛霄殿外。

敬新磨与众伶人将身上所带乐器,皆堆放在李存勖身上,然后点火焚尸,流涕作戏。眼见帝尸化为灰烬,方作鸟兽散去。

可惜李存勖一代英主,竟惨死于所宠戏子之手,终年寿仅四十一岁。

当时郭从谦引叛军大杀宗室勋臣,洛阳城内大乱。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等宗室诸王未被杀者,尽皆离城逃散。

巡检使朱守殷早就移兵至北邙山下,坐观城内兵变成败。此时听探马来报,说庄宗李存勖被杀,这才率军驰入宫中,平定叛乱。

于是一面放纵军士趁火打劫,大掠富户巨室,一面派人前往汴州,迎接李嗣源,请其速入京城,安定洛阳乱局。

李嗣源在汴州接到朱守殷书信,急率军进入洛阳,命诸将平定京中乱势。

复令百官各安其职,等待太子李继岌回京;宣布自己在安葬庄宗后,便会归藩成德。宰相豆卢革、韦说闻此,急召枢密使李绍宏、张居翰,又率百官,拜倒李嗣源身前。

李嗣源故作不解,惊问:诸公此是何意?

豆卢革:国不可一日无君。今陛下暴崩,就请殿下登基,为大唐之主。

李嗣源:岂有此理!陛下虽崩,太子犹在,公欲陷我于不忠不义耶?

韦说:殿下若固辞帝位,亦请监国,不可弃我大唐黎民百姓!

李嗣源推让半晌,佯作无奈,遂入居大内兴圣宫,以监国名义接受百官朝拜。众臣山呼已毕,乃命女婿石敬瑭为陕州留后,以防备征蜀大军回京作乱,同时命令各地州县诸官,访寻宗室诸王,派兵护送返京。

庄宗李存勖亲信爱将安重诲,明知李嗣源心意,而且亦知通王李存确及雅王李存纪下落,便暗地派人将其二人刺杀,以绝后唐朝众臣之念。

至于其余宗室,申王李存渥、永王李存霸被乱军所杀,薛王李存礼、皇子李继嵩、李继潼、李继蟾、李继峣皆不知所踪。

过后不久,有探马自关中报来凶信,说魏王李继岌在渭南自缢而死,黔南节度使任圜率领征蜀大军回京。

又过数日,朝廷征西大军果然回师,大帅任圜将兵马屯于城外,自请进城入宫,向李嗣源叩拜称臣,自愿率全军归附。

李嗣源又惊又喜,便问:你实对我说,魏王因何自尽身亡?

任圜见问,于是奏道:同光四年四月辛卯日,魏王李继岌引西征大军还师洛阳。正然行至兴平,忽见有禁军自洛阳逃出,来报说郭从谦率从直军造反,杀了庄宗皇帝。其后又有败军复至,说殿下在汴州造反,引诸侯联军兵入京师,已占据洛阳。李继岌闻报大惊,便欲退保凤翔。行至武功,宦官李从袭劝李继岌驰趋京师,以救国难。魏王本来年幼,并无主见,于是听其指挥大军,再奔洛阳。前军刚铡行至渭河,却回报被西都留守张拚截断浮桥,军不得渡。魏王乃循河东至渭南,左右诸军皆溃,四散奔逃。

李嗣源怒道:又是此等阉贼,干涉军政!

任圜:殿下所言正是。那李从袭见大势已去,乃谓李继岌道:“皇帝陛下既然驾崩,洛阳复为皇叔所得,大事去矣。国祚已尽,福不可再,大王宜自图之。”李继岌徘徊泣下,便对内侍李环说道:“我今道尽途穷,子当杀我,免为叛军所辱。”李环大哭,迟疑半晌,遂出大帐,对李继岌乳母说道:“魏王欲为陛下尽节,命我杀之。小人不忍见王面,你去禀报魏王,若无路求生,当踣面以俟。”李继岌闻其乳母转奏,遂自登床榻,面内而卧。李环方持丝绢而入,缢杀魏王。不料魏王刚刚断气,末将便引兵从后赶至,眼见救之不活,只得殓葬,这才率征蜀之师二万至京。

李嗣源问:既是如此,魏王尸体安在?

任圜答道:微臣未得帝旨,只得将魏王先草葬于华州西南,请殿下降旨定夺。

李嗣源听闻任圜陈奏已毕,连为叹息,掩面流涕不止。

那些自汴州随同起兵众臣,此时闻说魏王既死,则无不踊跃。假意陪哭片时,复又奏请李嗣源即位,登基为帝。李嗣源正欲再要推让,众臣吵吵嚷嚷,皆不肯依。

忽然殿头官来报:虢州刺史石潭求见,并送杀害世子李从璟凶手元行钦至京。

李嗣源闻报,急命唤入。石潭奏命进殿,跪倒丹墀,山呼万岁,拜舞已毕。

李嗣源急命平身,说道:某今权且监国,将军万万不可如此相称,增我罪过。

石潭复跪奏道:陛下此诏,请恕微臣不敢遵从。今先帝已崩,太子魏王殿下亦薨,自古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惟知殿上坐者乃是天子,更不知何谓监国。

殿中群臣听罢此言,哄然称是,齐呼万岁。

李嗣源大悦,乃问:卿如何擒得元行钦恶贼?

石潭奏道:郭从谦火烧兴教门时,元行钦那贼倒也见机得快,单枪匹马跑出京城,向西逃至平陆。因渴累至极,睡倒在柴垛之侧,被村民捉拿,押送到微臣虢州府衙。微臣却识这此贼,知他武艺非凡,遂命人先打断他双脚,用囚车送到洛阳。今在宫外候旨。

李嗣源急命宣入,石潭领旨而出,带两个随从,用软兜将元行钦抬上殿来。

因其双腿已断,无法参拜,就而放置地上。

李嗣源见到元行钦,想起长子李从璟惨死,骂道:我儿有何对不起你处,下此毒手!

元行钦怒目直视,答道:先帝又有何对不起你处,篡夺帝位!

李嗣源大怒,便命将元行钦抬出,斩于洛阳闹市。

群臣复请承继大宝,李嗣源推辞不得,遂在洛阳西宫身穿斩衰之服,即位于李存勖灵前,是为明宗皇帝。

明宗登基,改元天成元年,立淑妃曹氏为皇后,子李从厚为太子。封冯道为平章事,女婿石敬瑭为六都卫副使,郭从谦为景州刺史。

郭从谦至景州上任未久,便被唐明宗遣使诛之,并夷三族。

当时李嗣源年已六十,虽为皇帝,精力不济。遂将朝政尽行托付枢密使、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安重诲,以及宰相任圜二人。

镜头闪回,补叙任圜来历。

字幕:任圜,京兆三原人,父任茂弘曾任西河令,驻守太原。

任圜随父于任上,英俊潇洒能言善辩,甚得晋王李克用见爱,便以侄女嫁其为妻。

唐庄宗时,以镇州为北京,拜任圜为真定尹、北京副留守知留守事,历任工部尚书,兼任黔南节度使,官至宰相。

自郭崇韬被刘皇后下达教令,遣使勾结魏王帐下宦官冤杀之后,任圜遂代郭崇韬掌管六军,将益州之事向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交割已毕,便自蜀中振旅还师。

不料正在此时,复发军变。却是伐蜀总督先锋大将康延孝,因闻西平王朱友谦被天子冤杀,心怀恐惧忿恨,因而起兵造反。

康延孝本乃代北粟特族人,骁勇善战,初为太原兵卒,跟随晋王李克用。后因获罪逃入后梁,累迁将校,颇有战功。梁国败亡,复率部投奔后唐,因贡献平梁之策有功,拜检校太保、郑州防御使,赐名李绍琛,迁保义军节度使。担任讨伐前蜀前锋,居功至伟。

平蜀之后,邠州节度使董璋任行营右厢马步使,在城东驻军,华州节度使毛璋为行营左厢马步使,驻军于成都城内,二人皆应听从康延孝。

郭崇韬偏爱董璋,每当有军机大事必召董璋谋定,康延孝内心便颇为不平。

康延孝在城西驻军,因入城至帅营饮酒至醉,见大帅郭崇韬出外更衣,乃怀愤对座侧董璋说道:我有平蜀大功,你与毛璋便似仆从,方得显贵。今你二獐反在郭帅门下取巧,谋划陷害于我。某为都将,岂不能杀你两个裨校耶!

董璋闻言惶恐,谢罪而退。酒宴结束之后,康延孝离去,董璋将此言语告诉郭帅。

郭崇韬本来心胸狭窄,于是大为记恨,遂擅自提升董璋为东川节度使,免去行营军职,不再归康延孝辖属。

康延孝大怒,对毛璋说道:我亲冒刀锋险阻平定两川,董璋有何功劳,竟节度东川!

因命毛璋随己进见郭崇韬,共同进言:东川重镇,应择良帅守之。工部尚书任圜有文武之才,且被众将推崇,请侍中大人命为东川节度使,以孚众望。

郭崇韬怒道:李绍琛!你要谋反耶?胆敢抗我调遣!

毛璋甚为惶恐,康延孝却哂笑而退。

其后不久,郭崇韬被魏王李继岌奉太后乱命所杀。康延孝复骂董璋:郭崇韬既已伏诛,你还能在哪个门下取巧耶?

此时董璋势穷力孤,只得低头哀求。康延孝方才消气,不再追究。

同光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唐军离开成都,班师东撤回朝。魏王李继岌引中军先行,令康延孝以一万二千人为后军。

中军到达武连,天子诏书亦至,说西平王朱友谦有罪遭诛,命魏王杀其子遂州节度使朱令德。魏王奉诏不违,命董璋前往遂州执行。

董璋带兵前往遂州,经康延孝后军不拜,直接越军而过。

康延孝见董璋如此有恃无恐,知道自己已失天子信任。遂由惊惧转为愤怒,对手下诸将说道:大唐南平汴梁,西定巴邛,策划谋略出自郭公;力摧强敌汗马之劳,乃是我也。如论辅佐天子以成霸业者,则数西平王功劳第一。今西平王与郭公皆以无罪灭族,必至我矣。

诸将听罢,无不叹息嗟叹。

二月九日,康廷孝带军行至剑州,暂时歇兵屯营。

部下皆为昔日鄜州、延州、河中等后梁旧将,此时已闻西平王朱友谦惨遭祸害,今又被董璋杀了朱令德。部下骁将焦武等人,乃聚众在军门大哭。

康延孝闻声出帐,问道:公等聚此,痛哭何为?

焦武说道:西平王无罪,家中二百余人被杀。则我河中旧将,岂有不受牵连之理?此番回师洛阳,我等必死无疑矣!

康延孝听罢诸将之言,心意乃决。因闻说此时魏王李继岌前军已到泥溪,便打发监军宦官出营,前去向魏王报告:河中士兵号哭,将作乱,不复回京矣。

打发监军出营,立即劝止诸将,命各带领麾下众兵,调头西走,回反蜀中。于是自称西川节度使、三川制置使,大发檄文向蜀人招兵,三天之内人数众达五万。

康延孝决意割据西川,乃命守吉柏津使,砍断吉柏浮桥,以绝魏王回军来伐。

李继岌闻报河中军作乱大惊,便令部将梁汉颙带兵速回,去控制吉柏津。

康延孝既断吉柏津,当即带众兵赶往西川,却不留兵拒守剑门。

李继岌一面派人骑马送信晓谕康延孝,令其返兵归降;复令监军使李廷安召来任圜,任为副招讨使,命率七千骑兵,去与都指挥使梁汉颙、监军李廷安合兵一处,讨伐康延孝。

任圜领命,令都将何建崇为前部先锋,自率大军来追。因为剑门并无守军,故轻易飞渡而过,到达汉州之时,追及河中叛军。

康延孝闻说魏王派军追至,大悔未在剑阁留兵拒守,于是亲率精骑前来迎战。

任圜面对这位常胜不败之将,从容应战,又施败战之计诱敌。先令董璋以东川降兵抵其前锋,复将精兵埋伏于后,诱康延孝追至,伏兵突起围击,箭发如雨。

康延孝因心浮气躁而败,一战折兵近半,只得率残部逃回汉州,闭关不出。

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接到魏王诏命,也带二万成都兵前来,与任圜合兵攻打汉州,昼夜不停。

康延孝命在汉州四面树起竹木以做栅栏,密布鹿角,拼力抵抗。

三月九日,任圜在金雁桥摆下阵势,随即率各军呼喊前进,四面放火,烈焰腾空。

康延孝眼见十分危急,只得带骑兵仓猝出战,复中金雁桥伏兵大败,仅带十余名骑兵逃到绵州,被何建崇追上生擒,任圜命用囚车运至成都。

孟知祥与任圜、董璋设宴聚会,因令将康延孝带至。

孟知祥叹道:某闻将军刚从梁国归顺朝廷未久,才平定汴州,节制陕郊,近又领前锋,平定剑门,居功至伟。谅必回师朝廷,授爵封勋,巨镇尊官,诸将其谁能与将军相争!无奈将军急躁怨愤,自毁功劳前程,今既进此囚车,成为邓艾之辈,我深为将军痛惜之!

遂亲自斟酒,尊敬再三。

康延孝深为感念,叹息道:某自知难以消受大贵,如今官职已足。但郭崇韬令公乃是佐命元勋,辅助皇帝成就大业,几乎兵不血刃收获两川,自古以来殊功,又岂有谁能与比者?郭公无罪却遭族诛,似我等焉能得保头颅哉!每思至此,不敢复回朝廷领死,故作拼命一搏。天道既不助我,一旦沦为阶下之囚,也是命该如此,夫复何言!

任圜闻此,亦为之叹惋不已。次日便辞了孟知祥,引众回师。

行至凤翔,向延嗣赍持天子诏书而来,下令将康延孝就地处死。康延孝死后不足旬月,唐庄宗亦死于伶人郭从谦之手;其后月余,魏王李继岌亦自杀于渭南。

闪回结束。任圜引西征大军还都,归附明宗李嗣源,故以大功得任宰相,兼任三司使,主掌朝中政事,一时权势熏天,举国万万人之上,满朝天子一人之下。

安重诲自少年时便随明宗征战,亦是李嗣源佐命功臣,此番以拥戴大功,充任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累加侍中兼中书令,护国节度使。

天子命与任圜做个副手,一同总揽政事。

安重诲虽然亦能尽忠职守,但恃功矜宠,仗着自己自幼跟随天子,资格高于众臣,时间一久,便自添些毛病,在朝野上下擅作威福起来。

又因与任圜政见不合,议政之时经常意气用事,甚至屡暴粗口,两人之间互相呵骂。

安重诲试探数次,见明宗皇帝不恼,知是纵任自己,更以佐命功臣自居。自此朝中之事无论大小,安重诲事必躬亲,明宗也惧其几分。

有次只因殿前展真官马延无意触犯,安重诲便将其立斩于马前,然后才奏告明宗。

又有巡检使朱守殷,因有迎立之功,被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亦同于宰相重职。次年改任宣武军节度使,以梁国旧都汴州封之,便为天下重镇大员。

天成二年十月,李嗣源想起去岁起兵之时艰险,忽欲巡幸汴州,再游当年会盟之处。

圣旨一出,朝野流言四起,有称皇帝欲东征淮南者,有称要讨灭藩镇军阀者。

朱守殷闻讯大惊,部下判官孙晨劝其先下手为强,干脆起兵造反,休使皇帝入城。于是朱守殷听其蠢策,立即袭杀不肯从乱之都指挥使马彦超,闭城拒守。

李嗣源知是谣言误会,遂命宣徽使范延光前往汴州劝谕。

朱守殷以为是朝廷赚他,固执不听。范延光回奏明宗:今其反意已决,若不早击之,则汴城坚矣。臣愿得五百骑为先锋,前去擒拿叛贼。

李嗣源准奏,范延光即率五百禁军精骑连夜出发,急行二百余里,天亮前直抵汴州城下。朱守殷大惊,忙命整顿守备,已措手不及。

唐明宗李嗣源亲率大军随后赶到,命御营使驸马都尉石敬瑭率军倍道来援,四面进攻。城中军民闻天子亲来,争相出城投降。

朱守殷知事不济,自料谋反乃是诛灭九族重罪,心道与其被皇帝所杀,不如自行下手,乃尽杀亲族,复自引颈受戮,命左右将自己斩之。

汴州守军见主帅已死,开门出降。判官孙晟南奔吴国,得吴国权臣徐知诰容留扬州。

李嗣源入城,命鞭打朱守殷之尸,传首洛阳。

安重诲当时留守洛阳,除却率领诸臣议论处理政务,并无别事相扰。

这一日独坐府中,因嫌侍女姬妾鄙陋,忽思前任宰相任圜府中有一歌妓,能歌善舞,生得温柔俏丽。去岁陪明宗天子去其府中饮宴,任圜曾命其出奉酒,故此记得。

此时忽然忆起,愈加垂涎三尺,便欲纳其为妾,遂遣家人前往磁州任府求娶。

此时任圜已罢相位,本不应得罪安重诲。但耿直脾性难改,乃严辞拒绝。

安重诲恼羞成怒,便利用掌管玉玺之便假作矫诏,派黄门宦官及禁军统领引兵到任圜家假传圣旨,诬告任圜与朱守殷合谋叛乱,逼其自尽。任圜自拒绝安重诲求妾之后,便知今日下场,亦不分辩抗奏,遂聚家族宗亲,置酒酣饮,醉余仰药而死。(本集完)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与神兽追凶的日子九星杀神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玄幻:我被系统托管了桃运天王无极狂尊我的系统好像有什么大病穿越食戟的我,能前往动漫美食番诸天剑首潜伏专家我的分身进化成了灭世妖兽红楼姑爷某真武侠的异界录农门福妻旺夫又旺家创世纪之东游记凌玉的核后传奇:系统与红颜青葫问道封我系统?我直接打穿无限宇宙二次元之夏悠崛起穿越斗罗我的武魂竟是她明虎我有一身被动技窃神归途国师追妻:绝世废材八小姐玄幻:徒儿你太厉害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木里往事随身带着异形王后桃色撩人:妖孽神君领回家恐怖游戏,生存撒糖两不误为她失去双眼,震动无上古族!云游异世界哎,人王与世隔绝的理想乡风雨歇马镇退婚当天,大帝亲爹为我撑腰我有一座魔神网吧云嫣修仙记玄幻开局签到九阳神功拐个女配做女主苟了十年,终于打开正确开局达克斯内克的HP人生玄医炼天丹神从废柴到武尊诡异牧师张若尘万古神帝无限武道从练拳开始禁地自缚一千年,我以魔道破诸天黑暗学徒妖弓
侠客书屋搜藏榜:我有一本法书我不想逆天啊洪荒:开局建立斧头帮一觉醒来,我怎么就无敌了炼体十万年洪荒:逆旅混沌纪元玄幻:穿越反派,女主人设全崩了星与海之狼鱼劫恋重生之法兰西皇帝在全职法师中造灵种洪荒混沌天尊云顶:召唤羁绊职业大军我在荒古捡属性繁星天晓纷争之主人,哪有不修仙的月牙寨狼兵盘龙,我开局就有主神格傲世邪妃团宠妈咪,傅先生追妻请低调我的武魂盖欧卡大周最风流我是缝合怪万界之抽奖就能变强徒弟,你下山娶妻去吧!我!誓死不当教主栖梧雨打造仙界浴场,我给仙女都搓哭了精灵之御龙大师摊牌了我是路明非碧海幽瞳单机穿越者的悠闲都市他的小祖宗是只喵红炎龙君石塔门封神降临:横扫玄幻世界吃亏的我成为了强者安平录氪金女仙玄猿废品天王宠妻入瓮皇后娘娘万福金安农门商后疯了吧?我刚先天他就仙帝了!我以贫弱之躯,屠杀异族众神熟练度系统:拳法大成才出新手村窃运成神刚穿越就被掳,合欢词条什么鬼?遮天开始的人生模拟器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创造源别动这个剧本魔界龙羽生于彼天逍遥神源录绝域凡仙行最强模拟,没有选项,全继承后室之UT大酒店万界执掌魔起苍山卡包峻的一生神羽魅影幻想怪能性转:这个修仙界的男人不对劲王者对弈逆鳌传IV狼烟再起马头墙下好柿成双纯阳圣体仙路迷途不思归我的徒弟全无敌炎灵魔神王王开局挖弟弟至尊骨,我直接捏爆法术大陆之幻象源起我在圣魂村观影斗罗大陆气运猎杀不跪即是神创仙代斗皇传说1双神风云帝尊重生:从盘点诸天万界开始绝美人鱼穿斗罗,男主们排队求宠青丘妖主签到完美世界:我的宝术自己修炼玄幻:从炼制合欢丹开始长生!燧神逆修录神幻星宇之十二星圣万古龙帝两色弈系统给我整成了个树败犬圣女,把头发盘起来!苦修之徒综影视:从安陵容开启爽文人生齐天莽荒纪之纪炎剑仙在上圣元纪事一双华传奇武道长生,从大离第一纨绔开始武晴天的另类漂流雷道独尊混渊冥帝我能无限模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