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当他定睛细看时,却发现那个身影正站在不远处,与记忆中的形象渐渐重合。
他的心跳陡然加速,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
他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想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没有看错。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个身影变得越来越清晰,他终于可以肯定,眼前的人就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恩人牛小妮儿。
然而,当他走到近前时,却突然变得有些局促不安起来。
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是傻傻地站在那里,看着妮儿,心中的喜悦和紧张交织在一起,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终于鼓起勇气,结结巴巴地问道:“请……请问您还认得我吗?”
妮儿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拘谨的人,心中确实觉得有些面熟,但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她打量着他略显朴素的衣着,心想这人应该不是酒楼的客人,而且刚才听到的对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妮儿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这个人的记忆,可那些记忆就像是被蒙上了一层薄纱,虽然隐约可见,却始终无法清晰地呈现出来。
那人见妮儿似乎想不起来,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的不悦,反而笑着说道:“您可还记得好几年前,您曾经帮助过一位金山书院的书生,他叫胡润生,您还买了他写的启蒙字帖。”
妮儿突然想了起来,确实有这么回事!
她不禁又仔细端详起眼前这位公子来,只见他身上透着一股淡淡的书生气质,与当年相比,似乎多了几分贵气。
而且,他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比那时候好了许多。
妮儿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京城与他不期而遇。
尽管刚才听到他说这里的饭菜价格昂贵,但能让王公子心甘情愿地掏钱请客,想必他不是一个普通人物。
“我记起来了,胡公子,当年我年纪还小,个子也不高,如今模样变了不少,您居然还能一眼就把我认出来,真是太厉害了!”
“快别站在外面了,咱们进里边慢慢聊。”妮儿热情地招呼着他们。
周围的人听到他们的对话,都对这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听这个故事。
王公子见状,笑着调侃道:“啧啧啧,他乡遇故知啊!这可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今天可真是让你给碰上了。”
“看看,这地方没选错吧?刚才你还百般推脱!”
胡公子双手抱拳,向王公子行了个礼,说道:“正是如此,若不是今日王公子请客,恐怕我还无缘得见恩人!”
“这份恩情,我定会铭记在心,日后若有机会,必定加倍报答!”
然而,王公子却抬起手来,打断了胡公子的话,“哎,我说你这年纪轻轻的,怎么说话跟我爹一个味儿?我可不需要你还什么人情,大家都是朋友嘛!”
妮儿带着他们到了一个包厢门口,介绍道:“这是我们店风景最好的地方,从窗户往外看去,视野非常开阔,能看到远处的山和水!”
王公子闻言,走到窗边,向外望去,果然如妮儿所说,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他不禁感叹道:“哎呀,我来了这么多次,都没发现还有这么好的一个包厢!”
“看来今天还真是托了胡公子的福,才能有幸享受到如此美景!”
说罢,王公子走回桌前,坐到椅子上,一边整理着衣服的下摆,一边对胡公子说:“好了,快给我们讲讲你和恩人是怎么认识的,我们都急着听故事呢!”
妮儿见状,连忙说道:“你们别这么心急,我先去后厨让他们把菜做上,马上就回来!咱们边吃边说。”
“嗯,快去快回,我们都在这儿等着你。”王公子把玩着茶杯对妮儿说道。
王公子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的清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他微微点头,“这茶用的是今年新下来的茶叶,不错。”
妮儿转身离开包厢,脚步轻快。
没过多久,妮儿便回来。
胡公子见状,开始详细地讲述起当年的故事。
随着他的讲述,妮儿的记忆逐渐被唤醒,那些曾经模糊的片段开始在她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妮儿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插上几句话,与对方一起回忆着。
妮儿心想着:其实胡公子也算是牛力某种意义上的启蒙老师。
胡公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为妮儿和其他人展现了当时的情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众人都被胡公子讲述的故事深深吸引,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连手中的筷子都不知不觉地放下了。
当胡公子讲完最后一个字时,大家都还沉浸在故事的余韵中,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尤其是王公子,他显然对这个故事特别感兴趣,脸上露出了意犹未尽的表情。
“真是没想到啊,你们两个之间居然有如此深厚的缘分!”
王公子感叹道,“你们今天能在这里偶遇,一起吃饭,我们还能听到这么精彩的故事,实在是太值得了!”
他转头看向胡公子,眼中闪过一丝钦佩,“胡公子,你可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你不辞辛劳,多方打听,最终才知晓了恩人的名字。”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恩人都已经变了样子,你还能一眼就认出来,这份情谊实属难得!”
王公子举起酒杯,向胡公子敬了一杯酒,“我王某能结交到你这样的朋友,实在是我的荣幸!这杯酒我干了!”
说罢,他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哈~畅快!”
酒精的刺激让王公子的话比平时多了几分。
他看着妮儿,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我们胡公子可不是当年的穷书生了!你想不想知道他现在在哪里任职?”
这句话勾起了妮儿的好奇心。
她看向胡公子问道:“不知胡公子现在在何处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