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研发,最重要的三大技术,光源、光学、载物平台,高科技公司已经拿下了两个。
李建不禁感慨:“就剩下光学仪器了。”
“是呀,就差最后一个领域了.”刘若菲也感慨。
忽然,刘若菲问道:“万家不是有光学仪器公司吗?他们在加州的那家光学仪器公司,虽然比不上德国老蔡家的技术,但是也非常厉害了。”
李建摇了摇头。
“老万家是不会愿意转让技术的。毕竟,这是他们万家从传统的农业种植业转向高科技的第一个成果。”
楚曦月提出了建议:“要不,我们和他们交换技术。”
李建疑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用我们的光源技术,换取他们的光学仪器技术?”
楚曦月点点头。
“如此一来,可以让我们马上拥有光刻机的生产能力。”
李建转向王晶晶,准备征求她的意见。
毕竟,王晶晶是集团公司里,智商最高的军师级别的人。
“晶晶,你觉得如何?”
王晶晶想了想,问道:“从光学设计到制造工艺,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就算对方愿意转让技术,我们短时间也没有办法制造出合格的光学仪器。所以,我的建议,还是争取自研。”
这话一出,众人都震惊了。
楚曦月不解地问道:“晶晶,你没有搞错吧?放着好好的技术不要,为什么要自研?”
刘若菲也附和:“我也不明白。晶晶姐,如果能够拿到万家的光学仪器技术,可以快速形成光刻机的制造能力。为什么还要自研呢?”
王晶晶不紧不慢地从专利问题、人才问题、制造工艺等方面进一步解释。
最后得出结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想要短时间获得光刻机制造的能力不难,但是,难的是如何保持遥遥领先的能力。未来,光刻机技术肯定会进一步更新迭代,我们没有自研光学仪器的能力,迟早被淘汰。”
众人听了,陷入沉思。
接着都看向李建,想让他拿主意。
李建想了想,觉得王晶晶说的对。
“晶晶说得好。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了自研光学仪器的能力。俗话说的好,必须趟过足够多的河流,才能具备过河的能力。有些事情,不能走捷径。我决定了,集中精力,研发超高精密的光学仪器。”
众人知道李建的决定,是不会更改的。
楚曦月叹息道:“行吧。不过,我们还得继续招募优秀的超级天才加入光学仪器的研究。这精密程度,要求达到原子级别才行。”
“楚博士,你要什么人,尽管招募。只要是好苗子,有才能,不惜代价。就算是年薪几个小目标,也不是问题。”
楚曦月摇了摇头。
“不用。天才少年计划给的年薪才200万到500万。已经是顶级的了。”
李建笑道:“博士,别担心成本。如果人才特别优秀的,可以给出更高的年薪。我的宗旨就是一个,不惜代价。而且,超级天才的薪资由我们金融交易室直接拨付。”
王晶晶不同意李建的看法。
“这样的话,就乱了。如果给后来的天才们更高的薪资,会让原本入职几年的天才少年们,感到不公平。”
李建笑道:“很简单。之前入职的天才的薪资,提高更多就可以了。”
“呃.........”王晶晶都无语了。
“别担心成本。一个天才少年五百万年薪,一百个才五个小目标。4百个天才少年的年薪加起来才20个小目标。不多。这样,菲菲,拨款40个小目标给晶晶。”
李建说着,转向王晶晶。
“晶晶,你想办法,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再招募400个天才光学工程师、光学、高精密机械领域的天才少年,全力突破光学仪器领域。争取超过德国老蔡。”
王晶晶有点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