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死前眼睛瞪得大大的!饶他是鹰视狼顾之人,饶他智谋深沉,也比不过权谋之人的冷酷和残忍!
袁尚已经等不及要杀司马懿了,没有强敌何必养如此鹰视狼顾之人?!袁尚坐到这个位置,已经认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两句话的含义了。
周瑜死,曹操死,刘备死,卧龙死,何处还有飞鸟?何处还有狡兔?只剩下皇宫里那位软禁的“鹿”了,袁尚认定自己将会成为群雄逐鹿中唯一的获胜者!
袁尚杀了司马懿之后心里这个畅快!袁尚此行来三国时代走一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见到诸葛亮!无论是作为敌人还是作为臣子,亦或者作为朋友,若能和诸葛亮把酒夜谈,不枉穿越一回!看一看千古第一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的风采,这是袁尚一直以来埋藏在心里的一个心愿。不想被司马懿给破灭了!
袁尚索性也不拔刀,直接任由司马懿颓然倒下。
随后袁尚不管不顾,一转身,再次倒在床榻上睡觉,打鼾声呼呼而起。
帅帐内的声响早就引起帐外之人的注意,周仓带着两名亲兵进入帅帐,正好看到袁尚一刀戳死司马懿后,竟然转身继续睡觉!
周仓的脑子用袁尚穿越前的一句来说就是“cpU烧干了”!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要是司马懿图谋不轨,主公当对自己说明,而不是转身继续睡觉!看着若无其事的袁尚在呼呼大睡,地上趴着司马懿的死尸,周仓也不知道该不该叫醒主公。
就在这时,帅帐外有旁人前来,正是贾诩和辛毗听闻司马懿一声尖利的“主公”喊声,因此从隔壁的营帐前来一探究竟。二人也是担心袁尚的安危,原先以为有人要行刺袁尚,不想二人进来居然是这么诡异的一个场面。
周仓用眼神求助两位谋士,不知如此场面如何收场。总不能等主公袁尚醒来后,司马懿莫名其妙的死在帅帐内吧?
贾诩捋了捋胡子,随后轻声的呼唤睡梦中的袁尚,“主公!”
辛毗也不傻,这个时候若是不叫醒袁尚,恐怕要出大乱子。
在众人“主公”的呼喊下,袁尚终于“醒来”。
只见袁尚侧身佯装从梦中醒来,边醒来,边嘴里嘟囔着,“曹操休走!”
这一句,让众人更是一脸懵圈,曹操已经死了一年多,孙权把他杀死后,向汉献帝邀功要的淮南。算是当时孙权与袁尚的一场政治博弈。
辛毗嘴里念叨着:“看来主公是梦到曹操了!”
袁尚醒来后,看到司马懿的尸体后,忽然装作“大惊失色”的模样,一个激灵坐了起来!随后他喝问道:“谁人杀的仲达?!”
袁尚怒视前方众人,好似这一切都不是他的杰作似的。
但臣下们可不敢这么想,周仓这时小心翼翼的说道:“主公!这司马先生,乃是,乃是,主公您亲手所杀!属下听到帐中有声响,便闻声进入,刚好看到主公用刀戳死了司马先生。”
周仓是个耿直的臣属,犹豫之后还是实话实说了。
贾诩和辛毗也是一惊,虽然刚才二人都感觉这司马懿很可能是主公所杀,但当周仓说出实情后,二人还是心中一颤!
袁尚也是装作一脸的惊讶之色:“周仓,你可莫要在我面前胡言乱语!你说是我杀死的司马懿?可是本帅刚刚还在睡梦中啊!”
周仓闻言连忙跪下,身后两个亲兵也一并跪下,周仓说道:“主公在上!臣周仓岂敢有半句谎言!刚刚听到司马懿的喊声,末将还以为有人要行刺主公,因此立刻进入帐中!不想司马懿被主公用刀杀死,末将还想问主公,是不是司马懿犯了什么大错或者对主公图谋不轨。”
周仓身后的两个亲兵也是附和周仓的说法。
袁尚这时做“恍然大悟”之状!随后袁尚痛心疾首的说道:“刚刚本帅在梦中突然遇到曹操老贼,我便持刀从后追赶,追上曹操后,我便一刀搠死他!
莫非吾刚刚在梦中杀人,而现实中所杀之人乃是司马仲达?!”
周仓是个耿直之人,哪有那些弯弯绕,袁尚说什么,他便信以为真,随后说道:“应该就是这样的。刚刚主公醒来时嘴里还念叨曹操什么的!看来主公是在梦中把司马懿当曹操给杀了!”
袁尚闻言,心中暗喜,有周仓这好队友,自己演什么都行!
于是袁尚忽然做悲痛状:“仲达!哎呀!吾痛失智囊啊!想当初吾把仲达从邺城大狱中救出,随后仲达便鼎力辅佐于我,每每出奇制胜,算是本帅的良师益友。不想今日竟然死于非命!”
辛毗和周仓几个人都是唏嘘不已,为司马懿之死感到惋惜,但也劝袁尚节哀顺变。
袁尚长叹一声道:“唉!我曾经在与华佗沟通时,听闻他讲过一些疑难杂症。说有一种病叫做离魂症,说患了这种病的人,做梦时会起身游走,或者做一些事情。做完之后,再回床继续睡觉。醒来后问之,患病者是一问三不知。
不想我竟然也有这梦中杀人之癖!
可惜司马仲达一身才华了!辛毗你替我拟召,把司马懿按照国家二品官员的身份下葬!之后从军中拨百金和布帛锦缎之物送给司马懿之家人,以作丧葬抚恤。”
袁尚一番话,也不由得旁人信不信,反正弄了一个“梦中杀人”的桥段,算是借用了曹操的名桥段了。
而整个过程中,贾诩是一言不发,既不附和也不质疑,总之就是不说话。
且说贾诩如此精明之人,岂会相信袁尚所谓“梦中杀人”一说?即便有“离魂症”(梦游症)又岂会在梦中拿刀杀人!所以贾诩当时在袁尚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就压根不相信他说的话。他意识到,这是主公想杀司马懿而故意演的一场戏罢了。
那为何要杀司马懿?
贾诩不得而知,他只能猜。
贾诩当时猜的是,纵观司马懿平日言行,都是谨小慎微,城府之深不亚于自己。而袁尚忌惮司马懿之才华和智谋高深,当今周瑜已灭,东吴大军被击败,汉中张鲁和宜州刘璋暗弱无能,都并非袁尚敌手,所以袁尚不再需要像司马懿这么富有智慧又靠近权力中枢的人了!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贾诩这么聪明的人岂会不明白袁尚心中所忌惮。因此贾诩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他知道自己在主公眼中和司马懿是一种人,只不过自己的威胁在袁尚眼中不及司马懿而已。因此主公第一个杀的是司马懿,而不是自己!
为求自保,贾诩必须要有所作为!如果再不行动,只怕主公没准哪天就让自己也被“梦中杀人”了。尽管自己是智谋之人,但是奈何权柄在主公手中紧握!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没办法不死!
所以贾诩要从此退出袁尚的权力中枢,这样可以让袁尚放心,自己才能避免一死。
然而若是自己直接辞官回家,告老还乡,自己的性命还是堪忧。一来,贾诩不确定袁尚会不会在自己辞官回家的路上直接把自己暗杀掉;二来,袁尚会不会担心自己投靠其他诸侯;三来,贾诩毕竟为官多年,已经年近五旬的他总得有个养命之物,总不能回家务农吧!
所以贾诩要做到既要袁尚不能随便杀自己,又能对自己放心时刻监督自己,还得让自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精明如贾诩,他想到了一个不完全退隐,但是算是半隐的自我拯救之法。
司马懿死后,贾诩在军中便一反常态,开始饮酒和嫖支,而且不再询问军务,单纯的贪杯和贪色。逐渐的开始游离在袁尚的军机要务之外。袁尚对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按照军规处理。后来,贾诩因为贪墨了一些军饷等物,被人告发,因此袁尚决定亲自审问他!
其实这都是贾诩的套路,他之所以又饮酒又嫖支,如今又贪墨军饷,都是为了“自污”!一旦自污,作为主公的袁尚就知道自己没有想当大官或者继续在军中把持要职的想法了。也就是贾诩自己毁了自己的名声,断了自己的晋升之路,为的就是向袁尚表明自己没有野心,自己只想享受人生了。
袁尚也看出来贾诩的举动,因此这次审问,袁尚并不严厉,也没有起杀心。
贾诩则趁着这个时机主动向袁尚提供自己“半隐”的思路。
贾诩先表明忠心,讲“自己生是袁家臣,死是袁家鬼”,因此他想为老主公袁绍和袁尚的母亲刘氏守灵,二人的陵墓都在邺城,他打算让袁尚封他一个祭祀守灵校尉,时时刻刻能够为袁尚祭奠父母。
贾诩说得也很动情,他说自己“有才无德”,不配继续为袁尚谋划,不配在朝中做官,但又多年陪伴在袁尚身边,恐袁尚也对他有些思念,若是有事也可以直接书信来往。贾诩又说自己“逐渐老迈”,并无家产家资,因此才贪墨了军中粮饷,他想在邺城守灵做个差事,不然自己老了肯定得饿死。
袁尚当然明白贾诩在说什么,此时的贾诩就像《雍正王朝》里的邬思道在雍正继承皇位当天夜里对雍正想表达的那些。
贾诩已经声明不做官,退出袁尚的权力中枢,没有野心也不贪恋权柄,因此对袁尚没有威胁。而贾诩也不会投靠其他诸侯,搞所谓“隐退”实则瞒天过海去辅佐其他诸侯。他愿意接受袁尚的监督,去邺城守灵。要知道袁尚在邺城的眼线众多,主臣二人都是知道的,如此一来贾诩的一举一动,都在袁尚的监视之下。
而贾诩虽然半退,但是才华水平还在,如果将来袁尚战争中遇到难题,袁尚还能随时找到贾诩,让他出谋划策,发挥余热!如此一来,相当于袁尚把贾诩把刀收藏了起来,而且放在自己的抽屉里,想用就用,不用也很安全。
而贾诩也实实在在的问袁尚要后半生的过活,要袁尚封他个祭祀校尉,总有俸禄军饷,而且是为袁尚父母守灵,因此每年袁尚供奉之物贾诩自然可以在供奉之物祭祀之后,自己享用。比如猪牛羊,谷物,佳酿,这些都是祭祀之物。祭祀之后,便肯定都归贾诩了。如此一来,贾诩的生活也是衣食无忧,做个享福之人。
袁尚闻言,深以为然。他内心深处对待贾诩不似对司马懿那般的忌惮和讨厌,相反对贾诩还是有君臣之情和欣赏之心的。
贾诩给的这个半隐方案,袁尚很喜欢。这次审问,算是二人达成的某种交易,袁尚不杀贾诩,贾诩也不投靠其他诸侯,讨一个肥差接受袁尚的监督监视,舒舒服服过完下半生。一旦袁尚有难处,贾诩可以随时给予帮助。
因此袁尚对外宣布,贬斥贾诩回邺城,要他担任负责为袁绍守灵墓和祭祀等事宜的小官。
贾诩捡回一条命,下半生也有着落了,遂领命而去。
贾诩不是不恋权,而是他知道权力这个东西是个双刃剑,有命掌权,无命享权之人自古比比皆是!前有韩信、张良,后有何进、董卓,眼前还有一个被“梦中击杀”的司马懿。贾诩可不是要权不要命的人!他也太了解袁尚,他是和越王勾践一样的那种人,可以“同吃苦”,不可“同富贵”!
贾诩觉得在这种主公之下,能全身而退,养老无忧,已经是上上之策了。
贾诩离别之时,竟然无人来送,世态炎凉可见一斑,贾诩受重用的时候谁人都得巴结一二,如今被贬斥,竟然无人问津了!袁尚本人更没有来,贾诩倒觉得挺好。
正当贾诩要走,赵云竟然来送了。
贾诩心中感慨,总是有古道热肠之人念同僚之情的。贾诩与赵云饮酒相别,临行之时,贾诩偷偷对赵云说道:“子龙啊,贾诩已经安稳落地了。将军是不是也该想想自己的后路了?天下基本奠定,即便没有你我,主公也可得天下。该急流勇退喽。”
贾诩在善意提醒赵云。
赵云则不以为然,他始终还有理想和抱负。
贾诩不好明说,只提醒赵云,为何赤壁之战那一天,主公要他负责在惊涛骇浪中来回输送船只呢?
赵云若有所思之时,贾诩已经坐着马车,带着仆从离开赤壁,往邺城而去了。
再说袁尚攻下赤壁之后,进行战损清点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