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标回到了堂叔家,说起了去东岳庙的经过。
说今天去那儿跑的很累,但也值得,因为他有了一个重大收获,看中了一个姑娘。
李群一听很感兴趣,问这个姑娘是哪儿人,是初次见面吗?如果初次见面,便有爱的感觉,那就是一见钟情了。这可是男女相爱中的最高境界,问他留对方联系方式没有。
李群很喜欢这个侄儿,对他迟迟不成家立业,感到担忧。
毕竟人除了自己要活的好之外,还承担着敷衍族群的责任。
只是侄儿眼力过高,军务繁忙只是个借口,没有看得上眼的人,不凑合才是实情。
“我看上了那个姑娘,不过这也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我在那个姑娘身后站了那么久,她连正眼都不看我一下,分明是对我没感觉。所以也没敢和他搭腔。”
“为什么不主动上前搭讪呢?好容易碰到了一个喜欢的,你不主动些,岂不是白白错过了?”
“没有,我还留了一个后手。”
“什么样的后手?”
“就是让我的两个手下,盯准这个女子,无论她去哪儿,都要盯紧他,看她是谁家的女儿。”
李群一听点点头:“行,侄儿,你这一招高。不过,你跟踪人家到家的目的是何意啊?你难道要开抢吗?”
“朗朗乾坤,咱能干那事吗?”李标笑着说道,“咱看上也不能抢啊。万一人家结婚了,或者名花有主了,咱就不打扰人家了。”
“我侄儿做事这是有底线的,这很好。希望这个女孩儿还未嫁人。”
“在这儿,小侄向叔叔提一个要求,希望你能帮助我。”
“说吧,有啥需要我做的,尽管说,叔一定尽力而为。”
“还是关于这个女子的事情,如果这个女子还未订亲成婚,希望叔叔帮我促成这桩婚事。”
“你要我做什么?”
“想凭叔叔的影响力,充当月老,为侄儿的婚事,牵线搭桥。”
“这个没问题。”
叔侄二人正说着话,两个随从来了,说己跟踪到了姑娘家。
家住城里,院子很气派,肯定是官宦人士。
叔侄二人听说后,忙让二人带他叔侄前去察看。
很快找到了那个姑娘进去的大院。通过打听周边居民,得知这是户部尚书方杰的府邸。
而那个姑娘,正是方杰的独生女儿方静。
此女今年十七岁,还未婚配,是名誉京城的第一大美女。
打听明白后,李群拍着侄儿的肩膀,笑着说,“侄儿,你真有眼光。要么不结婚,结婚便找最优秀的。你在密集的人流中,一眼看中这姑娘,证明你眼光独特,具有超乎常人的审美观。也证明你的缘份到了,单身的日子要结束了。好,这件事叔帮你。”
决定明天早朝后,去方府拜访。
次日上午,方杰上早朝回来,正在书房喝茶,管家匆匆走来,说兵部李侍郎来见,现正在门口等候。
听说兵部李侍郎来访,方杰很是诧异。
因为如果是公事,那就要大堂去谈,去那种正式的场合,而不是这种家庭式的访谈。
这种非正式的访间只能是一般私人性的交往。
可是他和李侍郎虽为同僚,却是分属两个系统,互不隶属。平时在朝堂上见面,也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并没有私交。
那么,他来访的目的是什么呢?方杰百思不得其解。
但对方也是高级别的官员,他当然不能怠慢,忙出府迎接。
接到书房,分宾主坐下,几句客套话后,侍郎便言归正传。
“我到这儿拜访方大人,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使命,便是为侄儿求婚来了。”
方杰很是愕然,“方大人,您这个侄儿是干什么职业的?”
李侍郎便把李标的家庭出身说了一遍。
说得方杰非常动心。
说实话,他现在最头痛的便是女儿的婚事。
为啥这样说呢?
在女儿未出事之前,也就是方静未被抢到三河寨之前,他对女儿的未来没有任何的担心。
那时候女儿乖巧听话,在许多事上都是他说了算。
女儿的美丽也是远近闻名的,很多富家子弟,官宦人家,纷纷前来求亲。
那时自己很有自豪感,感觉养这么一个女儿也值了。
只是这些求婚者中,真正的顶尖人家并不多。但女儿还小,有的是机会,等的起,所以他对女儿的婚事也没用心。
总相信会有更高层次的人前来求亲。
可是女儿上三河寨回来后,彻底扰乱了他的计划。
首先女儿被人劫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她的声誉。即使她没有被侵犯,但在一些有身份的人家,这也是一个污点。
因此他才绞尽脑汁,封锁女儿被人劫走的消息,就是怕其敏感度影响到女儿未来的幸福。
可是方静却完全不了解老父的良苦用心,一点也不知忌讳那事的影响,反而公开了和张信在一起的事实,简直是自毁形象。
现在又玩失踪。
虽然他无法确定女儿的失踪是否和张信有直接的关系,但肯定的是,女儿有事在瞒着他。
有了这些事,方杰在女儿的婚事上,就不敢再拉硬弓,卖大价钱了。
现在的李群家族,他是了解的。这样的门阀望族,可比新兴暴发户有价值的多。
再说,李标现在已经有了军职,这在以往的求婚者中,是从没有过的。
那些求婚者,虽也是富贵人家,不过都来自祖上或父辈,与他们没一点关系。
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价值,或没能力创造财富,这样的人一般抗风险能力很差,小小的生活琐事不如意都能把他们击垮。
李标的个人成就在同龄人中,应当属于一骑绝尘的那种,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其成就是他们这些年轻人中,所无法比拟的。
这样的女婿,到哪儿寻找呢?
他想马上答应,又怕过于急切,有损自己的身份。
好歹他也是户部尚书,朝廷一品大员。怎么地,也要显示一下身份才行啊。
再说,李标这么年轻,就成为了副将,而且还未婚,他有点不相信。
因此提出要和李标见上一面。
万一李群说的不实,年纪差一大载怎么办?
李群对方杰这个要求,表示理解。
他对侄儿的婚事,充满了自信,并拍胸脯说,保证让方杰见到李标后,万分满意。
总之,李群对方家的访问,相当地成功。
当天,方杰非得让李群在这儿吃午饭不可,显得十分地真诚。
李群心里己有了底,这桩婚事己谈的差不多了,侄儿的愿望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