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打开时,吴凡的手指还捏着手机屏幕。
那条匿名短信,静静躺在对话框里,像一块烧红的铁。
他没点开看第二遍,直接锁了屏,塞进裤兜。
走出大楼时风有点大,吹得他外套贴在腿上。
他没往停车场走,反而拐了个弯,朝主控楼走去。
路上碰到两个值夜班的技术员,点头打了招呼。
一人问:“吴总,回家了?”
“还没。”
“那您这是……”
“去控制中心看看。”
那人愣了一下,没再问。
谁都知道发射前24小时,才正式启动流程,现在连倒计时牌都没亮。
但吴凡已经到了。
主控楼灯火通明。
值班人员正在交接班,看到吴凡进来,都打起精神。
有人小声说了句:“吴总来了”。
吴凡面无表情,并没有理会。
听径直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开机调出全系统状态图。
目前一切正常,绿色标识占满屏幕。
可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早上八点整,控制大厅站满了人,倒计时启动仪式开始。
主持人站在台前,念了一段标准发言,然后请吴凡上台。
吴凡起身,步履矫健的走上台。
台下没人鼓掌,气氛安静得像会议室停电了。
他接过话筒,没讲技术参数,也没说项目意义。
他只说一句话:“各位,我们造的不是火箭,是咱们华夏强大的未来,加油。”
说完,按下身前的红色按钮。
大屏幕上,数字跳动起来:
【t - 24:00:00】
全场静了两秒,然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仪式结束,吴凡往外走,在走廊拦住一个年轻工程师。
这人他认识,姓李,刚毕业一年,负责遥测数据校验。
“怕吗?”
李工点头:“有点。”
吴凡笑着拍他的肩膀,“要有信心。只要数据真实,流程严谨,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李工抬头看他一眼,嘴角动了动,没说话,但肩膀松了下来。
中午过后,吴凡去了发射塔。
整流罩还没闭合,最后一批检测设备正在撤离。
他乘电梯上到第九层平台,风比地面猛得多,吹得衣服啪啪响。
对讲机突然传来声音:“吴总,气象组报告,高空风速已达18米\/秒,接近封罩临界值,建议延迟作业。”
吴凡没回话,径直走到对接口边,盯着整流罩边缘的咬合结构。
他脑子里过了一遍《高精度航天装配工艺》里的标准参数。
机械精度达标,密封圈压力稳定,没有明显偏差。
“按原计划封罩。”他下令,“每五分钟报一次风速,我在塔上等到最后一刻。”
对讲机那头沉默了几秒:“收到。”
十分钟不到,第一块整流罩开始移动,液压臂缓缓推动半圆形外壳,向箭体靠拢。
吴凡站在旁边,眼睛不离接缝线。
当两片罩体完全贴合时,固定螺栓自动锁紧,发出“咔”的一声闷响。
“一号位锁定。”
“二号位完成。”
“气密性初检通过。”
最后一块罩体闭合后,整个火箭头部被完全包裹。
卫星现在处于绝对密封环境,不能再打开。
吴凡看了眼时间。从他上塔到现在,刚好三十七分钟。
他转身准备下塔,刚进电梯,手机震了一下。
又是那个匿名号码:“你以为关机就安全了?”
吴凡盯着屏幕看了五秒,然后长按电源键,把手机彻底关掉。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透明密封袋,把手机放进去,贴上标签,写上日期和编号。
交给安保人员时只说了一句:“存档,别查。”
他回到主控楼已是下午四点。
陈工正核对燃料加注预案。
“风停了?”他抬头问。
“没停,但够用了。”吴凡坐下来,“你们这边怎么样?”
“加注流程没问题,就是天气预报说明天可能有云团移入。”
“气象窗口还有十二小时冗余,够用。”
“你倒是淡定。”
“我不淡定也没用。机器不会因为谁紧张就少出故障。”
陈工笑了下:“你说得对。不过我还是睡不着,昨晚梦见火箭卡在发射架上不动了。”
“梦都是反的。”吴凡打开监控界面,“再说,真卡住了,咱们也得把它推上去。”
两人正说着,姜梦雪走进来。
她穿着标准的秘书着装,手里抱着一叠打印资料。
“最后一次热控模拟结果出来了。”她把文件放在桌上,“温差控制在±0.3度内,达标。”
吴凡翻了两页,点头:“小雪,辛苦了。”
姜梦雪没走,站在桌边看了看他:“凡哥,你多久没睡整觉了?”
“不知道。”
“注意休息,小心出黑眼圈。”
吴凡淡然一笑,“我身体是铁打的,根本不会累,你难道不知道?”
姜梦雪一愣,领会了吴凡的调侃,红了一下脸,“别闹,我是真担心你的身体。”
吴凡看了她一眼,“我知道,等发射成功,好好陪你睡觉。”
姜梦雪娇羞一笑,“凡哥,别瞎说,陈工他们会误会。”
她耳廓泛红,转身离开。
大厅灯光忽然暗了一下,应急电源测试启动。
所有屏幕闪了两秒,才恢复正常。
吴凡盯着主系统面板,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
【叮,恭喜宿主,完成高强度连续指挥任务】
【叮,恭喜宿主,获得《极端天气下发射窗口优化》高级技能书,已经存入系统仓库,可随时取用】
吴凡看了一眼系统面板,默默记下技能,准备随时调用。
晚上七点,全体人员召开最后一次岗前确认会。
每个人都要口头汇报职责范围内的最终状态。
“导航系统——正常。”
“动力模块——待命。”
“通信链路——双通道畅通。”
“地面支持——准备就绪。”
……
散会后,吴凡独自留在控制台前,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日志记录。
逐条筛查异常信号,尤其是来自内部网络的数据包。
没有发现新问题。
但他知道,最危险的敌人,往往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他起身,去茶水间泡了杯咖啡,回来时发现陈工还在。
“你怎么也没走?”
“陪你。”
“我不用陪。”
“我知道。但我得确保你不会在关键时刻打瞌睡。”
吴凡看了他一眼,哈哈一笑。
他喝了一口咖啡,烫得直哈气:“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试车失败那天吗?”
“当然,炸了半边测试台。”
“那天之后你说啥?”
“我说咱俩必须看到一台又一台的火箭飞出去。”
陈工看着他,点点头,:“明天又是新的一台了。”
吴凡没再接话。
清晨六点,控制大厅重新进入全员待命状态。
倒计时屏幕显示:【t - 18:03:12】
广播响起:“各岗位注意,进入发射前最终待命阶段,请确认设备状态并保持在线。”
吴凡坐进总指挥席位,戴上耳机。
“主控台——在线。”
“动力组——准备完毕。”
“遥测站——信号稳定。”
……
一条条确认信息,陆续传来。
他低头看了眼桌角,那里放着一本纸质操作手册,封面写着《凌云五号发射规程》。
他没翻开,只是用手掌压了压边角。
姜梦雪从后方走来,轻轻放下一份最新气象简报。
“云团偏移了。”她说,“窗口期延长至十五小时。”
吴凡点头:“足够了。”
她站着没动:“凡哥,还有十分钟的早饭时间。”
“我不饿。”
姜梦雪心疼的看了一眼,转身走了。
吴凡摘下耳机,活动了下脖子,屏幕上的各项参数依旧平稳跳动。
真正的战斗还没开始,但他已经坐在了战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