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是完全鲜卑化的汉人。他本是契胡族首领尔朱荣手下的一名将领。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氏(后改元氏)建立的国家。
契胡族尔朱荣崛起后,于528年发动“河阴之变”,将北魏小皇帝、朝廷掌权者胡太后、元氏贵族及高官2000多人丢进黄河淹死。
尔朱荣挑选鲜卑皇室成员元子攸做皇帝,开始操控北魏政权。
530年,皇帝元子攸设计、亲手杀死了尔朱荣。
北魏陷入乱局。
高欢那时担任晋州刺史。
他用了3年时间,剿灭了尔朱氏家族为主的契胡族势力,挑选鲜卑皇室成员元修担任皇帝,开始操控北魏朝廷。
一年后(534年),皇帝元修与高欢决裂,出逃关中,成为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傀儡皇帝。
高欢于是扶持鲜卑皇室成员元善见为皇帝。是为东魏。
北魏由此分为东魏、西魏,后三国时代开始。
高欢势力的基本盘,是北魏六镇地区的鲜卑族军民。
在匈奴族跃马扬威北方之前,雄居大漠南北的是东胡族。
匈奴族只是东胡的奴臣。
但匈奴族的伟大首领冒顿单于,带领匈奴族人覆灭了东胡政权,成为新的北方霸主。那时是西汉初期。
东胡政权的残部余脉分为两支,分别逃往鲜卑山、乌桓山一带避祸,成为鲜卑族、乌桓族。
东汉末期,黄巾起义使中原人口由5600万减至1700万。
曹操当权时,为了弥补中原人口不足,公元216年,他将南匈奴拆分为“前后左右中”五部,迁入后世的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地区。
同时,曹操派大将张辽、曹纯覆灭了乌桓部落政权,将他们的3万男丁编入军中,将乌桓部落10万族人打散,迁到河北、山西等地。
乌桓族从此消失。
这个时候,被匈奴族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鲜卑族,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大漠南北最牛掰的势力。
鲜卑族中的慕容部、乞伏部、拓跋部、秃发部、段部纷纷离开鲜卑山,占据之前南匈奴、乌桓的广袤土地,建立统治政权。
其中,慕容部落建立的政权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吐谷浑;乞伏鲜卑建立西秦;拓跋鲜卑建立北魏;段部鲜卑建立段齐。
最后,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焘于公元439年消灭北方所有割据政权,建立北魏一统政权。
拓跋鲜卑部不止拓跋氏一族,而是有所谓“鲜卑八部”,即鲜卑族八个姓氏掌控的八个部落。
由于慕容氏、乞伏氏、秃发氏、段氏都是被征服者,因此后来的鲜卑八部的地位,高于慕容氏这些老牌皇族。
北魏鲜卑八部中,拓跋氏为皇室家族,其它七部是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
高欢的基本盘力量中,既包括慕容氏、乞伏氏这些老牌鲜卑族,也包括乞骨氏、达奚氏这些新兴鲜卑七部族。
高欢于531年驻军滏口,与河北汉族势力结成同盟。
于是,他出滏口、抵达信都,自任冀州刺史。
这是他迈出的霸权北魏之关键一步。
与高欢结盟的河北汉族世家首领,就是高乾、封隆之。
在与高欢结盟的时候,北魏局势并不明朗,高乾因此也有骑墙心态,与元氏皇氏多有虚与委蛇。
高欢不满高乾首鼠两端,便使出阴招,让皇帝元修赐死了高乾。
高乾死后,高欢阵营内的河北汉族人,便一直受到鲜卑族压制。
北方第一猛人高傲曹战死后,河北汉人的地位再降、处境更糟糕。
这也是高澄敢于公然欺辱高慎正妻李昌仪的底气。
高慎受到这等侮辱,却不敢发作。
因为,高家主心骨大哥高乾已死去多年,最具威慑力的三弟高傲曹也已战死。
如今的高家大不如前。
更为扎心的是,东魏、西魏的上层圈子,都知道高傲曹是被河阳太守高永乐害死的。
而高欢对高永乐的处罚仅仅是抽打200鞭。
任谁都看得出,河北高家在东魏已经没落不堪了。
而且,高澄身为高欢嫡长子,摄理朝政,将来必定是高欢接班人。
高慎根本不是高澄对手。
高慎左思右想,忍无可忍,于是决心叛逃西魏。
既然要叛逃西魏,那也不能空手去。
空手投敌只会被人家当做可有可无的闲子。
身为北豫州刺史的高慎觉得,北豫州刺史部虎牢城就是不错的礼物。
虎牢城南连嵩岳、北据黄河,易守难攻。
它是洛阳城的东北门户,也是南北大战时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虎牢落入西魏之手,不但河南重镇洛阳会成为西魏盘中餐,就连东魏首都邺城也是岌岌可危,山东、河北也将无险可守。
主意已定,高慎经过一番谋划,便紧锣密鼓开始行动。
高慎的北豫州刺史是文职,只管民事经济。北豫州的军事主管是镇中将军奚寿兴。
高慎略施小计,抓住了奚寿兴贪墨军饷把柄,将他抓起来关进大牢,自己代理虎牢关军事统帅。
这套手续完全符合流程,军队将士们看不出任何破绽。
高慎完全控制了虎牢后,便派出两路心腹死士,一路去西魏向宇文泰表示带城投诚,一路去找四弟高季式,要他与自己一同行动。
高季式此时担任晋州刺史,驻扎永安郡城(霍州)。
他接到二哥密请,仔细斟酌后选择拒绝二哥、坚定忠于东魏高欢。
高季式马不停蹄赶到晋阳,亲自向大丞相高欢请罪,并揭露二哥高慎的阴谋。
高欢肯定了高季式的忠诚,待之如初。
上百年来,高家都是河北汉族领袖。
高慎此时除了官家身份,还是家族族长。
他派亲信到河北高家大本营冀州,密传檄文,要求高家儿郎与自己一同讨伐无道贼子高澄。
高慎的影响力本就颇大,加上高澄调戏高慎正妻李昌仪之事路人皆知,高澄也不否认。
而河北汉族之中,视高欢如尔朱荣一样、同为奸臣,表示汉族世家应该忠于元氏皇室的势力并不少,且他们从未放弃过立场。
此时,高慎以高家族长身份号召讨伐高澄,表示响应的势力很多。
高欢收到密报,亲自召见河北另一汉人世家首领、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封隆之,任命他为持节特使,赴冀州去做工作,分化反叛力量,瓦解高慎的意图。
封隆之是仅次于高乾的汉人领袖,位高权重,比高慎影响力大得多。
他亲自出马驻扎信都,河北局势才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