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再怎么说,在朝廷眼里,不过就是一臣子罢了,没过多久,大家就会把他忘却的,而洪承畴红石峡一役,却永远让天下人记住了。
明朝末年,军事上外忧内患,外忧是东虏,内患则是流贼。流贼就是流寇,流寇也就是流贼,也就是红石峡被歼灭的这一批人。
王二麻子觉得自己又行了,虽然他不是真皇上,可真皇上在哪呢?他不知道,现在他也不想知道,王承恩更是不知道。
这么一大奇功,反而让假皇帝的声望鹊起了起来。
王二麻子现在是打心眼儿里不想让崇祯帝回来,别看现在是假的,但是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他王二麻子一旦成了真的,这天下岂不是就是他的了?更何况,红石峡一役,那可都是他的功劳。
他的功劳?对!别看是洪承畴干的,可是洪承畴听谁的?现在还不是听他王二麻子的?有功的事,谁都想去分一杯羹。只要王承恩不找崇祯帝,这天下就是他的!
王承恩,控制王二麻子控制得舒服着呢!他之所以能控制住王二麻子,就是因为他以崇祯帝的名义,要是没了这个名义,王承恩不过就是一太监而已。
可是,真崇祯帝现在在哪呢?鬼知道!而且,王承恩也不想真心去找,但私下里他还得去找真皇上,可是目的却不想让崇祯帝重新回来坐上龙椅。
那他真正找崇祯帝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找到崇祯帝后,杀了曹化淳和骆养性,控制住东厂和锦衣卫,然后把真皇上囚禁起来。这样一来,他既能挟崇祯帝继续控制王二麻子,又可以保证崇祯帝坐不上龙椅,在朝廷当他的吕不韦。而且,一旦王二麻子不听话,直接杀了,把崇祯帝推出去,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承恩的野心可不小!
骆养性自从无为镇外看到了白色无脸面具之人后,心中忌惮,生怕白色无脸面具之人在一个四野无人的地方杀了他。于是,他在回京的路上,哪人多走哪,不骑马,只步行,只要把自己隐在人群中,白色无脸面具之人就算想杀他,也不一定能找得到他。
想多了,骆养性想多了。如果无为镇外的白色无脸面具之人真想杀他,还至于给他丢一锭金子,让他给崇祯帝带话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骆养性是怕了,他也是习武之人,但却没见过这样厉害的人物:张献忠手起刀落,白色无脸面具之人脖子上连个红印都没有,却只道痒痒。这白色无脸面具之人如果是人,那他是什么人?如果不是人,那又是什么?
从无为镇走回北京,骆养性也真能想得出来,当他躲躲藏藏回到北京时,早就崇祯四年了。
走了整整一年多,吓得不轻。
北京,没有倒春寒,热得像是一个火炉,骆养性浑身是汗,在路边喝了一碗酸梅汤,身体才凉快了不少。
街上人烟稀少,再加上一路风尘仆仆,骆养性最先想到的就是去崇福寺,找浴光老和尚打探一下这一年多来崇祯帝的消息。
歪打正着。
崇福寺内,崇祯帝看着曹化淳叫的一大桌子菜,只点了几口就放下筷子:“怎么又是这几样菜?柳泉居的金盅鸡、凤尾银耳、玲珑鲍鱼、响油鳝糊、葱烧海参、烧茄子……都吃腻了!”
“回五爷,这不是又轮回来了嘛!”曹化淳立在一旁,小心答道。
“又轮回来了?”崇祯帝有些诧异,“难道京城就没什么好馆子了?”
“爷,可不是嘛,上一个是便宜坊,咱吃了半个月。”
“他们家的烧鸭子是不错,还有金鱼鸭掌、糟溜鱼片、肉丝粉皮、清汤燕菜、扒三丝鱼翅、鲍鱼二冬、油辣子大虾、焦炒里脊丝、干烧冬笋鲜蘑、糟蒸鸭肝、盐爆四宝、葱烧海参、烩乌鱼蛋、酥小卿鱼……”崇祯帝如数家珍,“可是再好吃,也禁不住天天吃啊!”
“所以奴婢今天给又您换回了柳泉居。”曹化淳答道,“五爷,一年了,一年多了,骆养性一直也没回来,莫不会,出事了吧?”
“出事?不至于吧?”崇祯帝放下筷子,“我听说北京有个六必居,专卖酱菜,麻仁金丝,还有酱八宝菜、糖蒜都不错,下回买点回来,正好下饭。”
“是。”
“五爷!五爷!”浴光老和尚匆匆进门,看着一桌子菜,低头口诵“阿弥陀佛”,“寺内的僧人说,寺外有一乞丐求见,打探五爷的消息,您是见,还是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