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清淡可口,与京城口味差别很大,不过也是难得的美味。
只是鱼并不是醋鱼,鸡也不是叫花鸡,而肉更不是东坡肉。
虽然依然好吃,可没了这些名字,总觉得不是心中那个西湖。
其实是李云洲太过理想化了。
或者说期望越大失望大。
这里的鱼甚是鲜美,肉也做的软烂可口,至少众女吃的津津有味。
李云洲苦笑道让小二加了一轮菜,自己则是端着酒杯来到了雅间的栏杆旁。
外面栏杆边上站满了人,不时有喊好声响起,要不是美食当前,他早就想过来瞧瞧了。
雅间的栏杆设置的恰到好处,绝对是最佳观赏点。
果然,没有多花的冤枉钱。五两银子的雅间还是有好处的。
楼下不远处,搭了个木质擂台。
擂台上俩人正斗得有来有回,斗到精彩处,引起阵阵喝彩,有懂行的,在一边点评一番,这场面,好不热闹。
李云洲看了看包间,外面的喝彩声,显然没有面前的食物有吸引力。
杜若修为深不可测,自然看不上外面那些人的三脚猫功夫。
可连一向爱热闹的小环,都没抬头往外看一眼。
面带菜色小丫头们自不用说,平常吃饱都是奢望,何况是面对美食。
看来这里的饭菜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只是让他有些好奇的是,杜若这个大高手,也没吃过这些吗?
或许是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又或许是实在吃不下了。
杜若优雅的擦了擦嘴角,起身走了过来。
刚才那个胡吃海塞的形象已不复存在。
“那个用刀的,是江北大刀门传人。看样子有六品的修为。只是看他身形瘦小,力量不足,本该走霸道路子的刀法,却用的阴柔刁钻,很明显这种大开大合功夫并不适合他。”
“至于那个像书生的女子,则是江湖上有名的剑客。她复姓南宫,单名一个燕字。是东夷城公孙大娘之徒,善使两柄短剑。别看她像在跳舞,美丽却致命。”
“女的?”李云洲看了她一眼,疑惑道。
“别说你看不出,我不是也这种装扮。”杜若往下努了努嘴,说道:“哼,快结束了,公孙大娘的剑舞,越到后面越凌厉。用刀的那人,如果能将大刀的霸气发挥出来,在前期就打断她的剑舞,没准还有些希望。”
“我还以为,你们以为这样装扮,别人看不出是男是女呢!”李云洲在心里吐槽,电视上不都这么演的嘛!
“那她不就是忘忧仙子的徒孙了。名师之后,果然名不虚传。”
“什么仙子,老妖怪罢了。”杜若哼了一声,不屑道。
李云洲摇摇头没有言语。
女人啊!
别以为自己长得好看,就看不起仙子,那可是天下公认的。
擂台中很快分出了胜负,果然是南宫燕取得了胜利。
不过在李云洲看来,那个用刀的汉子确实是个高手,他败也只是惜败。估计是起了怜花之意,这才让了半招。
擂台对面扎了几个棚子,里面坐着四个人。当他们开始点评时,李云洲这才看到有个熟人在里面。
白云飞。
原来他在江湖中的地位真的不低。
能成为评委,虽然坐在最末端,那也是对他极大的肯定了。
位于末端不一定是地位低,或许只是年纪小,毕竟江湖中一向论资排辈。
评委一侧,还有一席,竟是大隋官场中人。
李云洲笑了笑,大隋干预江湖中事,已不是一年两年了。
江湖中人向往自由,便少了诸多规律,这让朝廷管理难度倍增。
大隋立朝初期,朝廷便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去管理江湖事宜。
一方面打压臭名昭着者,另一方面,积极吸纳江湖门派加入朝廷。
这才使江湖出现了难得的平稳期。
到女帝登基,凤仪卫便成了管理江湖事宜的专门机构。
李云洲对于其中门门道道,自然是摸得门清。
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武功再高,也得吃饭不是。
那个文官撩了撩袖子,迈着四方步,来到了台上。
“各位侠士的修为,令司某叹为观止。只可惜某乃文官,手无缚鸡之力。这高高的擂台,各位飞身而上,某只能一点点爬上来,实在是羡慕的紧啊!将来各位上阵杀敌,为我大隋建功立业,某恨不得跟着各位学上两招。”
各路武林人士,听这个文官说话还比较好听,面色也轻松了起来。
“司大人,我这里有固本培元的功夫,练就之后,保准您老人家雄风不减当年。”有人不知好歹打趣。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司鸿业也不生气,拱手谢过后,哈哈笑道:“小老儿,孤身一人。不如这位侠士在费费心,功法都提供了,也不差供个女人吧。”
底下的人哄堂大笑,觉得这个文官,一点也迂腐,反而有点好玩。
“东夷女子多情,不如给大人找个东夷女子如何?”之前那人却不依不饶。
这话就有点挑拨意图了。
司鸿业眯了眯眼睛,沉声说道:“看来侠士是东夷人士?”
“怎么,东夷人不能参加论剑吗?”
“既然是天下论剑,那自然是天下人均可参与。”
“既然大人不喜欢东夷女子,那来个异域风情的如何?”
“侠士神通广大,怎么不介绍个南诏的女子?”
“司大人,你长得很美,就不要想得很美!”
“我......”
司鸿业很受伤,看着退入人群的男子,背在后面的手,悄悄做了个怪异的姿势。
李云洲站在楼上,清楚的看到男子去了河边的一棵大柳树下。
随即他轻轻握紧了酒杯,手指微微颤动,酒杯竟不堪受力,粉碎开来。
酒水洒了一地。
杜若不解的看着他,不明白他激动个什么劲。
李云洲的目光跟随那个男子,投向了大柳树旁的画舫中。
随着男子到来,画舫的窗户大开,一个蒙面女子淡淡的扫了一眼这比武的场地。
便是这一眼,李云洲便认出了这人。
那种能把人媚到骨头里的眼神,李云洲只见过一个人。
南诏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