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国安局的技术室里,周志高和刘波站在巨大的屏幕前,看着上面跳动的电波图谱,这是监控张启明住宅周边信号时,意外截获的异常波段。
技术人员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额头上渗出细汗:“周部长,刘部长,这个信号很奇怪,不是常见的手机或网络频段,更像是……老式电台发出的。”
“老式电台?”刘波皱眉,“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这种落后的通讯方式,看来‘猫头鹰’确实谨慎到了骨子里。”
周志高盯着屏幕上的波段曲线,眼神锐利:“越落后的方式,越容易被忽视。”
“他们以为用老式电台就能避开监控,却没想到我们早就把周边的电磁信号都纳入了监测范围。能破译吗?”
“没问题!”技术人员信心十足,“这种老式电台的加密方式相对简单,我们已经找到了破译规律,最多半小时就能还原内容。”
半小时后,破译后的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是一段简短的指令:“周五晚八点,老地方交接‘货’,带齐‘上一代材料清单’,勿失约。”
落款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猫头鹰图案的符号。
“老地方?应该是他们之前约定好的接头地点。”周志高立刻让人调取张启明近三个月的行踪记录,“‘上一代材料清单’,指的应该是西北基地已经淘汰的技术资料。”
“看来‘猫头鹰’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通讯方式,想继续从张启明手里套取情报。”
刘波摸着下巴,若有所思:“李建国的案子已经给了我们教训,要是这次直接抓捕张启明,‘猫头鹰’肯定会警觉,甚至可能从此销声匿迹,我们得放长线钓大鱼。”
“我也是这么想的。”周志高拿出一份文件,“我建议向组织申请,给张启明提供一些‘鱼饵’。”
“把我们已经淘汰的上一代航空器材料清单、导弹制导系统参数整理出来,让他带去交接。”
“这些资料虽然落后,但对境外势力来说,依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足以吸引‘猫头鹰’露面。”
刘波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不会泄露核心机密,又能让‘猫头鹰’以为张启明还在正常为他们工作,说不定这次就能把他引出来。”
两人立刻起草申请,上报组织。
不到两小时,组织就回复同意:“批准你们的计划,资料由西北基地提供,务必确保都是已淘汰的技术,且不包含任何当前项目的关联信息。”
“另外,加强对接头地点的布控,确保万无一失。”
西北基地很快将整理好的“诱饵”资料送来。
周志高和刘波亲自核对,确认里面都是上世纪末的淘汰技术,比如初代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设计草图、早期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配方(已被新型材料替代),还有早已停用的导弹制导算法。
“这些资料,就算落到境外势力手里,也只能让他们走弯路,对我们现在的项目毫无威胁。”周志高满意地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张启明果然如指令所说,开始在办公室“秘密”整理资料。
国安局的监控画面里,他时而对着文件皱眉,时而假装打电话确认“信息准确性”,演得有模有样。
“这家伙倒是会装,要是不知道他的底细,还真以为他在认真工作。”刘波看着屏幕,忍不住调侃。
周志高却很严肃:“越会装,越说明他背后的‘猫头鹰’不简单。”
“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不能让任何细节出问题。”
他让人提前去排查“老地方”,根据张启明的行踪记录,那是海市郊区一座废弃的灯塔,位于海边,四周空旷,易守难攻。
周五下午,周志高和刘波来到灯塔附近的指挥车,通过无人机监控着现场情况。
“一组已经潜伏在灯塔内部,二组在周围一公里处布防,三组负责拦截海上和陆路的逃跑路线。”安保队长汇报,“技术组已经在灯塔内安装了微型摄像头和监听设备,确保能清晰记录交接过程。”
周志高点头:“通知各小组,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擅自行动。”
“等张启明和‘猫头鹰’交接完资料,确认‘猫头鹰’的身份后,再统一动手。”
傍晚七点半,张启明开车来到灯塔附近,他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左右张望片刻后,走进了灯塔。
八点整,一个穿着黑色风衣、戴着口罩和帽子的男人也出现在灯塔门口,他身材高大,走路沉稳,看起来很有气势。
“来了!”刘波握紧拳头,眼睛紧紧盯着屏幕。
灯塔内,张启明将公文包递给男人:“这里面是你要的‘上一代材料清单’,都是我好不容易从档案馆调出来的。
‘猫头鹰’,这次你该兑现承诺了吧?我家人什么时候能去国外?”
男人接过公文包,却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冷声道:“急什么?等我确认资料没问题,自然会安排。”
“你最近有没有被盯上?国安局的人没怀疑你吧?”
“没有。”张启明连忙说,“李建国被抓后,我一直很低调,工作也都是按正常流程走,没人怀疑我。”
男人点点头,打开公文包,拿出资料快速翻看起来。
监控画面里,周志高和刘波能清晰看到他的动作,他翻得很快,似乎对这些资料的内容很熟悉,偶尔还会在重点页面停顿片刻。
“不对。”周志高突然开口,“他翻资料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只看关键部分,说明他很清楚这些‘上一代资料’的重点在哪里,甚至可能参与过类似的项目。”
刘波也察觉到了异常:“这家伙的气场不一般,不像是普通的间谍,更像是……体制内的高层。”
就在男人确认完资料,准备把公文包收起来时,周志高突然下令:“行动!”
灯塔四周的埋伏警力立刻行动,从各个方向冲了进去。
“不许动!”安保队长带领一组队员率先冲进灯塔,将男人和张启明团团围住。
男人试图反抗,却被警力牢牢按住。当口罩和帽子被摘下时,周志高和刘波通过监控屏幕,都愣住了,这人竟然是海市常务副市长,之前分管过安全和外交领域的赵卫东!
“赵卫东?”刘波不敢置信,“没想到‘猫头鹰’竟然是他!”
“我们之前还以为他最没问题,真是藏得够深的。”
周志高却很平静:“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隐藏这么久,还能同时指挥张启明和李建国,也只有他这个级别的人能做到。”
“立刻把他和张启明押回国安局,连夜审讯!”
审讯室里,赵卫东一开始还想狡辩:“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是常委副市长,你们没有权利这么做!”
周志高将监控录像和破译的电台指令摆在他面前:“赵市长,别再装了。”
“你用老式电台指挥张启明交接情报,和白头鹰国使馆的汤姆森有联系,还指使李建国收集西北基地的机密,这些证据都在这里,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赵卫东的脸色渐渐惨白,他看着证据,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我承认,我是‘猫头鹰’。”
“但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龙国好。”
“现在龙国的科技发展太快,引起了西方各国的警惕,要是继续和他们对抗,只会让龙国陷入孤立。”
“我只是想通过和西方合作,为龙国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为龙国好?”周志高冷笑,“为龙国好,就会把国家的机密资料交给境外势力?”
“为龙国好,就会让李建国、张启明这样的官员成为间谍的下线?你这是卖国,不是为龙国好!”
赵卫东低下头,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
而张启明在看到赵卫东被抓后,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很快交代了所有罪行,他从五年前就被赵卫东发展为下线,多次传递海市的经济、科技情报,而赵卫东则通过境外账户,给了他近千万的“报酬”。
“赵卫东还交代,他和白头鹰国情报机构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十年,除了张启明、李建国,还有不少隐藏在各部门的下线。”刘波向周志高汇报,“我们正在根据他提供的线索,追查这些下线的下落。”
“另外,白头鹰使馆再次提出外交抗议,要求释放汤姆森,但我们已经把赵卫东、张启明、李建国的犯罪证据提交给了外交部,他们这次无话可说。”
周志高松了口气,却没有放松警惕:“虽然抓住了赵卫东,但他背后可能还有更复杂的网络。”
“继续深挖,把所有隐藏的内奸都揪出来,绝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另外,西北基地那边要加强保密工作,防止还有漏网之鱼传递情报。”
夜色渐深,国安局的灯光依旧亮着。
审讯还在继续,更多的线索被不断挖出,一张隐藏在海市乃至全国的间谍网络,正在被逐步摧毁。
周志高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外面的夜空,心里充满了感慨,这场反间谍斗争,持续了这么久,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