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正想着如何率兵回防三川郡,父亲李斯的密信书简也送到了军中。李由打开一看,这才知道二世为何让他率军回防三川郡。李斯书简中言说,二世接到李由报禀楚地作乱流民之情,原本想增调兵马前来剿灭作乱流民,可朝中有人给二世进言,说是吴广率十余万作乱流民有朝咸阳而来之势,咸阳周边防守兵力骤紧,与其增派兵力前去与李由之军汇合,不如先行回防三川郡,全力应战吴广之军。这三川郡也是叛军攻取咸阳必经之地,让李由先行回防扼守,也在情理之中。
李斯书简之中还提到,楚地赵地齐地皆有作乱流民起事,各地秦军已有应接不暇之态。李由看完李斯书简,这才明白大秦国内已是四处内乱,国都咸阳都有被作乱流民攻取之势。
二世近些时日也是焦躁不已,之前还想着朝中有李斯赵高替自己处置朝政,自己还能躲在后宫安心享乐。可近些时日,各地郡守接连奏报流民作乱之事,自己即便身在后宫,李斯也会急急进来奏报,要二世颁下王命急速处置。
二世原想着推脱一日算一日,对李斯打断自己享乐很是气恼,可李斯言说,奏报之事非得当面报禀二世知晓,且流民作乱之事,皆需调兵遣将,此等军务也必得二世亲颁王命才可。
李斯说的义正辞严,二世也是无话可说,眼见推脱不了,二世只得每日亲自早朝,在王座之上,一头雾水的听取群臣议事。
李由率军在三川郡安顿下来后,一刻也不敢懈怠,立即便吩咐部众收集守城之资。李由部下见李由如此紧张,心中大为不解,进言道,将军,吾部前往楚地弹压民变,一箭未发,就又被急召回防三川郡。才到三川郡,一个作乱流民还未遇到,将军就下令收集守城之资,未免太过示弱了。
李由见部下以为自己是畏敌如虎,立时拉下脸,厉声呵斥道,尔等可知吴广所领叛军已达十万余众,吾部只有三万,不早备守城之资,叛军蜂拥而至之时,吾部以何迎敌。
那部下对作乱流民之事只是略有耳闻,对其战力颇有微词,于是又对着李由说道,将军,这作乱流民只为躲避边关劳役,聚众作乱,虽是仗着人多势众,抢占了些城池,可终归是一群乌合之众,如遇吾等精锐之师,只怕一击即溃。
李由冷声说道,孙子有云,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今吾部兵力远少于叛军,若草率出兵,必会失利。
叛军能在短时便攻取数十座城池,拢聚十万余众,可谓势头正盛,吾部惟有避其锋芒,待叛军无计可施之时,伺机找寻出破绽之处,才可全力破敌。
李由言之凿凿,部下无言以辩,只得按李由的吩咐,领着手下去搜寻守城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