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心里虽是不甘心归隐山林,一路之上有百感交集,究竟是去往效力项羽,还是前去投奔刘邦,始终是纠结之中。玉手看到张良一脸愁容,整日眉头紧锁,一副前思后想之态。玉手不放心的问道,公子即已决意出山,在这乱世之中,施展毕生所学,为何这般心事重重,莫非另有打算。
张良说道,娘子有所不知,当今天下,义军虽有多路,然可逐鹿中原者,只项羽与刘邦二人之军。项羽大营吾是亲眼所见,可说是兵强马壮,麾下将军谋士如云。论说刘邦之军,兵马也是不弱,但比起项羽之军力,可就逊色许多。以项羽当下之军力,大有荡平天下义军之势,问鼎天下之前景。
玉手说道,公子即已亲眼所见项羽之实力,项羽又亲口许诺接纳公子,那公子只管前去投奔就是,为何还有纠结之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些道理公子该是明了,就不用妾身再多说了。
张良感叹一声,怅然说道,如以眼前之势来说,去往项羽之处理所当然,项羽也应是会重用于吾。只是吾在项羽大营逗留之时,察觉项羽堪称大将之才,可过于刚愎自用,心胸略显狭隘。吾私下时常听闻项羽部下议论,项羽赏罚不公。给予他人立功封赏时,极是吝啬,小气至极。而其攻下城池之后,却将战利品大都收于自家。
玉手问道,公子平日里不甚看重钱财,怎的为何会如此计较钱财,公子是担忧项羽封赏太少,这不像是公子一向所为。张良说道,娘子误会了,吾并非是在意项羽封赏太少,而是看重项羽之为,对部下跟从之心大有影响。长此以往,项羽部下便会患得患失,军心便也都会有动摇。试想一二,连论功行赏都能不公,何来让部下舍命相随。军法有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连区区一点身外之物都不与部下共享之,真到需出生入死舍命杀敌之时,部下又怎会不权衡取舍。
玉手说道,公子既然心疑项羽为人,那就去投奔刘邦,公子做事一向爽快果决,怎的此次这般迟疑寡断。张良自嘲道,吾是忧虑投报失算,错失良机。玉手笑着说道,公子还是这般执拗,要以妾身来说,这有何难,公子可先行去往项羽大营,察觉项羽并非明主,只管全身而退,另行投奔刘邦就是。张良说道,娘子所言,吾也是想过,只是吾张良乃韩国国相之后,投奔之后,怎能轻易离去,这等行事,悖逆吾之待人之道。玉手说道,公子之言倒也不错,只是项羽若是为人不公,又岂能怪罪他人。明主自该有明主言行,若是不能服众,就怨不得他人。
张良也是被玉手给气笑了,可玉手说辞也是头头是道,张良想要反驳,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半句,只好说道,那就依娘子之见,去往项羽大营,项羽若不是可以跟从之人,再做打算。玉手又旧事重提,说道,公子只需记得,何人都可取舍,今生今世唯有对玉手不可有此心思。张良连忙说道,娘子又再说笑,若不放心,张良愿再发毒誓,以证真心。玉手说道,公子此去之地,皆是大军汇集之地,稍有不慎,便可招来杀身之祸,还望公子慎重从事,以免让妾身担忧。张良说道,娘子尽管放心,吾今后自会将娘子安危置于首位,绝不让娘子受半点惊吓。
玉手看张良一本正经的说着,眼神之中,是从未有过的坚定,玉手心知,张良此去之地,本就是打打杀杀之所,任谁也不敢保证,会有何种结局,只是路已行止此间,无退路可言,一切自看天命,玉手从未如此胆怯,将欲开口言说,可话到嘴边又止住了。玉手心中不由感叹一声,是福不用求,是祸躲不过,随他去吧,想到此处,玉手把眼一闭,在马车里懒懒的躺好平,静静的听着马蹄前行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