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闻言,颔首笑道:
“汝等法力广大,智慧深远,能普阅周天之事,推演万物演变。然,能知周天之事,未必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菩萨听闻,请示道:“敢问我佛,这周天种类,究竟如何?”
如来这才缓缓道来: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然,天地之大,无奇不有。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更有那四猴混世,不在这十类之种,故尔等难辨。”
菩萨与众圣皆凝神静听:
“敢问是那四猴?”
如来道: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
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像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宝刹之内,众人一听,皆心生感叹,
暗道我佛如来果然神通广大,无所不知,竟能将这混世四猴的根脚来历说得如此分明!
那六耳猕猴在台下听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惊:
“这如来老儿果然厉害!竟能一口道破我的根基!”
然而,他旋即想起无天赐予的魔丹,那丹药不仅提升了他的法力,更深层次地混淆了他的本源气息,
使其与孙悟空更加同源难分,更赋予了六耳猕猴极强的定力与伪装。
六耳猕猴虽惊,却不慌,面上神色与那真悟空一般,流露出对被指为“六耳猕猴”的惊愕与不忿。
孙悟空闻得如来之言,顿时觉得拨云见日,怒火直指六耳猕猴,厉声喝道:
“好个大胆的六耳妖孽!佛祖面前,慧眼如炬,已识破你的根脚!还敢在此放肆,还不速速显出原形,俯首认罪!”
那六耳猕猴反应亦是极快,立刻以同样愤怒的语气反唇相讥:
“呸!你这假货,休要血口喷人!佛祖明明说的是‘假悟空乃六耳猕猴’,指的就是你这冒牌货!竟敢倒打一耙,当真无耻!”
此言一出,不仅孙悟空气得抓耳挠腮,连端坐莲台的如来,那万古不变的慈悲面容上,极细微地僵滞了一瞬。
原来,如来虽凭借无上智慧与古老知识,知晓混世四猴之秘,推演出假悟空必然是那善聆音、能察理的六耳猕猴所化。
然而,此刻在其慧眼观照之下,台下两个悟空,无论是形、神、气、运,
甚至那冥冥中的因果线,都纠缠不清,如同一个模子刻出,镜里镜外,难分彼此!
那六耳猕猴得了无天秘法魔丹加持,伪装之精妙,已然超出了如来凭借“知识”推断后,再用慧眼去“验证”的范畴!
如来道破六耳根脚,本意也是想观察二者反应,看谁露出马脚,毕竟做贼者难免心虚。
可谁知,这六耳猕猴心理素质如此过硬,加之魔丹稳固心神,
竟在瞬间的惊诧后,立刻反客为主,将了真悟空一军,神态、语气、乃至那一丝被冤枉的愤懑,都模仿得天衣无缝!
“阿弥陀佛……”
如来心中罕见地泛起一丝波澜。
如今确实知道假的是六耳,但此刻,单凭“看”,他
如来居然也指认不出哪一个才是!
当年金灵在讲到混世四猴之事时,也只说了各自神通,却未曾详述,
没想到六耳猕猴得遇机缘,魔丹加持,竟能瞒天过海到如此地步!这却是知识的盲区了。
两个悟空在台下依旧吵嚷不休,相互指责,都恳请如来施大法力,做主擒拿妖邪。
“请佛祖明鉴,擒拿此妖!”
“请佛祖做主,收了这假货!”
如来端坐莲台,一时竟有些无言。
众目睽睽之下,他方才侃侃而谈,分说四猴根脚,显得成竹在胸,此刻若直接说“我也辨不出”,岂非自打面皮?
可若随意指认一个,万一指错了……这后果不堪设想。
饶是其佛法无边,智慧如海,此刻也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境地。
这场辨认真假的公案,陷入了僵局。
他这逼,装得有点失败了。
整个大雄宝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唯有两个悟空相互怒视的喘息声。
诸佛菩萨也察觉到了如来的沉默,心中各自惊疑不定。
如来心思急转,心中已有了主意,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悲天悯人、智珠在握的宝相庄严,缓缓开口道:
“你二人莫要争闹,喧哗宝刹。其中的是非曲直,我…都已知道了。”
孙悟空(一听,喜上眉梢,连忙叩首
:“佛祖!既然您老人家都已经知道了,就请大发慈悲,快快辨明真假,施展无边法力,除了这个祸害人的妖怪,俺老孙好保师父西去啊!”
那六耳猕猴也丝毫不乱,同样叩首,语气急切真诚:
“佛祖!既已明察秋毫,就请速速辨明,收了这假货,还弟子清白,让取经大业得以继续!”
“嗯…你二人之中,必有一个是真,一个是假。”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
这话…听君一席话,胜似一下话?
满殿的菩萨、罗汉、金刚们也面面相觑,气氛一时有些微妙。
如来却仿佛没看见众人的反应,不紧不慢地转向一旁的观音尊者,将这颗烫手山芋轻飘飘地抛了过去:
“观音尊者,你且再看一看,这两个孙悟空究竟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
观音菩萨心中顿时警铃大作,思绪电转:
“好你个如来老六!自己方才侃侃而谈,分说四猴根脚,显得无所不知,如今慧眼看去也辨不出真假,就想拉我下水,让我来指认?我若指认,万一指错了,这泼天的因果岂不是要我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