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转瞬即逝。
灰黑的地平线上,本州岛的轮廓若隐若现。
逐日号如一片银蓝色的羽毛,静静滑向那片被暗紫色天幕笼罩的区域。
当富士山的轮廓在远方显现时,驾驶舱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特别是对于飞艇里的其他艇员来说。
眼前的画面无论如何都无法与记忆中的旅游胜地重叠。
山体原有的皑皑白雪与青灰色岩石已被一种蠕动着的、仿佛拥有生命的暗物质所覆盖,如同大地上一道狰狞的伤疤。
以山峰为中心,一道巨大的暗紫色能量旋涡缓缓旋转,直插云霄。
旋涡边缘不时迸发出血红色的闪电,将周围扭曲的空间映照得光怪陆离。
“那便是黑区,吞噬生命的禁区。”
三齐眯着眼睛缓缓说道:
“没想到… …从高空俯瞰,居然是这个样子的。”
“报告,已抵达预定观测空域。”
李慕尧的声音低沉而紧绷。
三齐站在主舷窗前,沉默地凝视着远方。
他的目光穿透那翻涌的暗紫色迷雾,仿佛在衡量着这片死寂之地的深度与广度。
他周身的气息不自觉地收敛。
如同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冰寒锐利。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以他为中心弥漫开来。
“启动所有感炁阵列,最大功率扫描测绘高空读数… …保持安全距离,沿黑区边缘巡航。”
三齐的命令简洁清晰,打破了舱内的沉寂。
“是!”
艇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跳动。
逐日号艇身下方及侧舷的几处太阳能板悄然滑开,露出下方铭刻着复杂符文的红刚玉传感器。
微弱的能量光芒开始汇聚,一道道无形的探测波纹向着黑区方向扩散而去。
主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刷下。
“能量读数异常……核心区灵炁畸变浓度呈指数级增长!”
“检测到大规模空间褶皱,物理常数出现区域性紊乱!”
观测员的汇报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三齐沉默地注视着那吞噬光线的暗紫色旋涡,瞳孔深处倒映着不时窜出的血色电蛇。
他周身的寒意愈发凝重。
一种可能性浮现在他脑海。
既然随着高度的提升,天地间纯净的“先天一炁”会愈发浓郁… …
那么这由血炁和辐射扭曲形成的黑区旋涡,凭什么会甘于被束缚在地表?
藤蔓都知道向阳而生。
那随着它吞噬、融合的能量越多… …
高空,真的是安全的吗?
现阶段。
人类还能凭借一众飞行器争取喘息之机,依靠着这短暂的高度优势形成局部战术优势。
可如果……如果这片孕育着无数诡异存在的禁区,也开始“进化”、开始孕育出能适应甚至主宰高空环境的飞行种,而且是融合了空间波动、更加诡异莫测的变种……
到那时。
或许最后的优势也将消失殆尽。
“报告,发现血炁乱流,强度是外围区域的百倍以上!”
观测员的汇报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三齐沉默地注视着那吞噬光线的暗紫色旋涡。
按说,这个黑区是目前唯一被确认的“节点”。
但他紧锁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有些东西,在数据之外。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捕捉着高空中能量旋涡每一次不自然的脉动。
那感觉。
不像是一个孤立癌变的癫狂舞蹈,反倒像是一颗巨大而病态的心脏,在为一个遍布全球的隐形躯体泵送着血液。
它的扩张并非无序的蔓延。
其边缘血炁的起伏,隐隐带着某种呼应远方的节律。
相对于地面和低空。
这种感觉在平流层尤为剧烈。
“能量湍流的频谱分析完成,发现异常谐波。”
负责感炁设备的观测员报告道:
“有些能量波纹……不像是从这个源头自发产生的,更像是……对某种外部信号的共振响应。”
这话如同闪电,瞬间照亮了三齐脑海中的迷雾。
共振响应……外部信号……
是了!
一个孤立系统内部的扰动。
不该呈现出如此复杂的、仿佛在与看不见的同伴交谈的频率结构。
虽然。
人类目前依旧无法通过现有科学语言来表述什么才是高维空间。
但维度的异常变化,却是可以通过眼前物质的变化而感知。
齐抬手示意全员安静,目光紧锁主屏幕上的能量谱图。
那些狂暴的血炁乱流在频谱分析中呈现出奇特的规律性波动,如同某种活物的呼吸。
“把过去三分钟的能量读数做傅里叶变换。”
他的声音带着发现猎物的锐利。
当变换后的波形图呈现在屏幕上时,驾驶舱内响起一片抽气声。
原本杂乱无章的能量波动。
在频域中竟呈现出清晰的三重周期结构。
“三个叠加的周期……”
三齐指尖轻点屏幕上一大两小的三个波峰:
“最长周期约3分钟,对应黑区整体的能量脉动。这两个短周期……”
他忽然转身走向观测台,双手按在红刚玉传感器阵列的控制面板上。
只见他指尖泛起淡金色纹路,竟是直接以愿力介入探测系统。
“裴主任!”
李慕尧忍不住出声。
“无妨。”
三齐闭目凝神,将神识沿着探测波纹延伸出去。
在众人屏息注视下,主屏幕上的波形突然剧烈变化,那两个短周期波峰开始分裂,最终稳定成几个清晰的子周期。
“果然如此。”
三齐睁开双眼,眸中金光流转:
“黑区内部存在嵌套结构。最长周期是母体呼吸,中等周期对应能量节点,最短周期……”
他调出全球核电站分布图,将新发现的周期参数输入。
当算法运行完毕时。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些周期参数竟与全球其他几个主要核电站聚集区存在着谐波共振!
“它们不是独立的。”
三齐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这些黑区通过某种跨空间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我们之前在地上对付的,不过是被削弱后的边缘触须。”
三齐的声音带着一种发现猎物的紧迫感。
“把能量读数的背景噪声剥离,聚焦在0.001至0.1赫兹的极低频段。”
当新的频谱图呈现出来时。
尽管信号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但那些若隐若现、仿佛来自极远处的规律性微扰,让三齐的脊背窜上一股寒意。
这绝非一个孤立禁区该有的“心跳”。
这更像是一个庞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