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三齐。”
小软的声音有些忧虑:
“如果… …徐行真的在里面,我们强行干扰会不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反而促使高维生物提前降临?”
“这个问题很关键。”
三齐的回应冷静而直接:
“关键在于打破其运作的稳定性。一个平稳、可预测的运行环境,最有利于他完成降临… …而我们要做的,是制造波动,至少… …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徐行的反馈。”
他进一步解释道:
“如果我们能在黑区非活跃期激发能量喷发,极有可能打乱其固有周期… …这种对运行节奏的持续干扰,会消耗额外能量并对其内部结构产生压力。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很难完成稳固锚点,甚至… …位面降临这种精密操作,说不定… …如果我们打破了这种平衡,就能重新通过印记与徐行沟通上!”
三齐默默在心中补了一句:
如果徐行真的… …死了,那我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感应到那枚遗失的镇元印记。
小软立刻领会了核心战术:
“所以赵院士的数学模型,是在计算最能引发系统紊乱的干预参数?”
“没错。我们寻找的是其运行机制的敏感点。目的是让整个系统的运作失去协调性。”
三齐的意念坚定:
“当然,这存在风险。系统可能产生剧烈反弹,或者提前释放出我们难以应对的能量形态。”
“但… …维持现状等于放任其顺利完成既定进程。主动干预虽然危险,却是我们创造转机的唯一途径。”
三齐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毕竟… …过不了多久的时间,就是中秋了。”
小软沉默片刻,再开口时语气已变得冷静:
“我明白了,我该如何配合这个干扰计划?”
“需要精确记录,以及围绕着整个黑区布置阵列。”
三齐说:
“记录每次清剿后黑区能量的变化特征,以及新出现血兽的特性变化。这些数据是调整干预策略的依据。”
他同时传递过去一组阵列烙印符文:
“每隔一千米就布设一座阵列,具体的材料我会让后方运送过去。”
“我明白了。”
小软的声音重新变得坚定:
“我会守好这里的,你… …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
通话结束。
三齐望着舷窗外渐远的黑区,眼神深邃。
将黑区类比为一个不断吞噬和喷流的黑洞,这或许仍是一个不完全准确的模型,但它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启发性的研究视角。
人类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入侵的敌人。
更可能是一个遵循着某种黑暗法则,在不断进行着恐怖“新陈代谢”的异界生命体。
与它的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对抗,更是一场关于存在本质的认知竞赛。
“李慕尧。”
“在!”
“将新数据和分析结论,连同这份补充监测方案,加密传送给指挥部和赵院士。另外,申请调动所有在轨卫星及高空侦察设备,重点监测全球范围内是否存在类似的‘空间死寂区’。”
“是!”
命令下达后,三齐再次望向舷窗外。
逐日号正脱离这片危险空域,向着更北方的航线前进。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错综复杂的线索在他脑中交织、碰撞。
他隐隐感觉到,他们已经触碰到了黑区秘密的边缘。
但这边缘之下,是更深不可测的黑暗。
诱饵计划是一步险棋,但也是目前唯一能主动出击,获取关键信息的手段。
“加速,离开这里。”
他最终下令:
“我们需要在下一个修炼窗口期前,抵达北纬65度以上空域。”
逐日号银蓝色的艇身微微震动。
动力全开,拖着长长的尾迹,如一道逆飞的流星冲向北方天空。
… …
———————————————
十二个小时的不间断飞行,逐日号航行了近三千公里。
下方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墨绿色林线逐渐被海岸线曲折、岛屿罗列的壮丽景致所取代。
“报告,我们正在接近挪威西海岸。半小时后,将正式飞临北极圈边界!”
领航员的声音带着一丝振奋。
李慕尧调整着观测镜的焦距,注视着下方:
“下面就是‘摩城’莫尔德了。看起来……情况比我们预想的好很多。”
此时已是晚上十一点。
但北纬62度的天空依然明亮,如同永恒的黄昏。
夕阳的余晖将西边的云层染成一片瑰丽的粉金色,洒在脚下这座被群山和峡湾环抱的城镇上。
令人惊异的是… …
莫尔德城中竟透出密集的灯火。
港口停泊着远超乎寻常数量的船只,从渔船到大型货轮,甚至能看到几艘军舰的轮廓。
城镇边缘原本的空地上。
出现了大片临时搭建的营房和设施,显然人口比原本的一万多居民膨胀了数倍,俨然成了一座熙攘的避难所。
“看来北大西洋暖流和峡湾地形,在这里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暂时阻挡了血潮的全面侵袭。”
三齐分析道。
目光扫过下方的街道和港口:
“这里… …居然成了北欧重要的避难节点。”
通讯频道在一阵轻微的杂音后接通,一个略带挪威口音的英语女声传来:
“陌生的飞行器,这里是挪威莫尔德海岸警卫队,你们正在侵犯我国领空,请表明你们的身份和意图,否则我们将会采取强制措施… …”
女声带着明显的警惕,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三齐乍遇见人类文明火光的好心情瞬间全无。
李慕尧正要按照标准程序回应,三齐却抬手制止了他。
他的目光掠过下方山脊处几个不起眼的混凝土穹顶——那是冷战时期为预警前苏联轰炸机群而修建的大型雷达站的遗迹。
\"告诉他们,我们是科考飞行器。\"
三齐语气平静,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顺便提醒他们,我们目前的飞行高度是米。如果他们那些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达还能正常工作的话,应该早就确认这一点了。\"
这个飞行高度,哪怕是放在灾变前也非常棘手,更别说是现在了。
李慕尧依言回复后,通讯频道那端陷入短暂的沉默。
显然。
这个高度远远超出了当地任何防御系统的有效拦截范围。
\"这里是摩尔曼斯克防线。\"
对方的声音明显缓和了些:
\"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你们的详细情况,不过阁下也别用科考飞行器这种蹩脚的借口来侮辱我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