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大雨过后。
今年没有那么幸运,明明雨下得没去年大,但时间长达半个月。
该有的灾难怎么都逃不过,各州都需要钱财和粮食,好消息是,钱财我倒是不缺。
从北陵寿王那里换了很多的钱财,以及从南封国押送回来的钱财和各种珍宝,让我突然有一种烦恼——这么多钱怎么花?
可钱多,不意味着粮食多。
我是可以用钱买下商户储存的粮食,可这会引发一个问题:市面上的粮食缺少,粮食价格上涨,百姓恐怕吃不起。
能不从粮商买粮就不买,只能继续掏老底,把伊国各粮库或者地方粮仓拿出一批粮食。
反正也已经快秋收了,马上就有一大批粮食送上来。
不过缺粮食的不仅仅是伊国,南封国我也得管。
因为连天的下雨,南封国牧、柏、纳、辛庄四郡也受了灾,虽然又要支出一笔粮食,但可以收买人心。
还有大军的粮食,有些无可避免在运输途中接触了水,有些粮食已经发芽了,得从后方再运一笔粮草过去。
……
鄱侍郎升为尚书之后,虽然手中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他却变得愈发得意忘形起来。甚至连钟尚书和程千余这样的高官显贵,在他面前也都不得不暂避其锋芒。
不仅如此,鄱侍郎还将手伸向了易家。他竟然派人去“敲打”易家,而且还不止一次!
第一次,易家被他用一万两银子打发走;第二次,更是直接索要三万两银子才肯罢休。
而与此同时,前线的战事却并不顺利。
噩耗频频传来,不是杰不听从萧破武的指挥,就是杰指责萧破武昏招频出,甚至其他将领之间也开始相互指责起来。
得知这些消息后,我心中其实有些发虚。
毕竟,如果他们真的只是在演戏,那么一切都还好说;可要是他们假戏真做,那可就麻烦大了,到时候恐怕就该轮到我来骂娘了。
……
“陛下!捷报!捷报!”
我松了一口气,但明面上依旧表现出“果然如我所料”的表情。
太监打开奏书准备给我读里面的内容,我抬手就打断了他:
“拿过来我自己看!”
听的哪有看的快,我必须自己看看。
南封国得知萧破武等人内部发生动乱,而且粮食供应也出现了严重问题。
于是,他们推断萧破武等人很可能会彼此对立,不会相互支援。
抓住这个机会,南封国林州主将邓除疾动用林州最后的七万大军,目标直指独自留守在扎临关的萧破武。
这七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扎临关,企图一举击溃萧破武的防线。
然而,尽管萧破武在扎临关孤立无援,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抵抗。面对南封国的猛烈攻击,他率领着部下顽强地坚守了十天之久。
能守城,谁会去攻城,正常的比例都是一比五,甚至更多,而萧破武的军队,至少做到一比八。
在这场激烈的攻防战中,留守的虎翼军偏将越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对扎临关的各处防守要点了如指掌,巧妙地指挥着士兵们进行防御,使得南封国的大军始终难以突破防线。
经过十天的激战,南封国的大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丢下了上万具尸体,但仍然未能攻下扎临关。
眼见强攻无望,南封国的大军不得不准备撤军。
就在这时,一直按兵不动的杰等人终于等到了机会。他们从各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给南封国的大军来了个措手不及。
七万大军几乎全灭,全灭并不是全死了。
大军杀敌四万余,俘虏不足两万的南封国士卒。
南封国大将军邓除疾战败自杀,跟随大军过来“镀金”的南封国大皇子被俘,还有一群中高层的将领。
我军也在这场战役损失超过一万五,伤员更是达到三万多。其中有三千的士卒已经无法再战。
他们是一些重伤不可能治愈,或者说没有那些珍贵药材治疗,以及一些缺胳膊断腿或者瞎眼变成瘸子的。
这样的伤亡伊国还是可以承受,除掉了林州这七万大军,林州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估计月底就能完全掌控林州,甚至,与接壤的甘州也能快速拿下两三个郡。
……
唉!
杰他们打得爽,但却是让我头疼。
一、前线受伤的士卒要接回来。
二、前线的俘虏数量太多,差不多就有五万,光是给他们吃的,就够我大军吃了。还因为数量太多,伊军无法掌控,还要被迫分出一半的士卒看管他们。
重点还不能杀死,杀死了下次谁还投降伊国?绝对以命相搏,但不杀又浪费伊国筹集的粮食。
三、战死士卒的抚恤,要核实后精准的发放给士卒的家人。
四、士卒将领们的奖赏,本应该是战争结束后再封赏。但特殊时期要特殊对待,这样才能鼓舞士气。
军队将领们暂时不能再升,但他们的手下可以重赏。
……
看着南封国皇帝送来的信,上面承诺,可以赔偿伊国三千万两白银,但要一年一百万,分三十年给。
他是把我当傻子吗?
虽然还有许多的条件,比如公主嫁给我——不会是洁娴狐吧?我才不要!
比如赔偿大量的粮草、让太子过来为质等等,就是没有割让土地的条款,看来南封国皇帝并没有糊涂到极点。
南封国的求和使臣爱在京城待几天,他就待几天,我是不会满足于现在的局面。
其实南封国也去其余三国求援,但结果……显而易见。
倒是唐皇似乎有些意动,我特么!我好心帮他,他居然要打我?
南封国的条件是,唐皇出兵支援南封国,随后两家一起平推苏毅的大军。
我只希望唐皇不要想不开,别执意走一条死路。
如果不是怕唐、北陵两国事后联合对付伊国,我真的想写一封信给唐皇,把我是他盟友的事说明白,并且大骂他一顿。
因为这事,我还让边界的将领们万分小心。
我可以接受边界军队的战败,但不能是大败,至少也要拖住敌军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