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方显然意识到这些城池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久,多亏了「蛮荒地」或者说「希望城」的支援,但异兽们并不敢贸然进攻希望城,毕竟仅仅是提供的支援就能让异兽大军有那么多伤亡,真要对上的时候,恐怕伤亡是小不了的。
现在异兽的攻势更多对准的是远离希望城的区域,这样即便是希望城能够增援,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而且也给异兽留下了阻敌增援的时间和空间,让希望城很难将支援送到较远的区域。
因此,现在就有个问题摆在格罗斯的面前:是否继续支援较远区域,如果继续支援,该以多大程度进行支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都在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应该大力支持,让其他城池都看到希望城的魄力,以便其他城池逐步接受希望城的愿景;也有的人认为可以支持,但支持的力度应该减弱,毕竟大部分支援物品到不了那些城池,反而有可能被异兽研究,最终导致希望城的武器无法有效杀伤异兽;还有人认为就不应该支持,他们现在完全没有支援较远区域的能力,现在持续支持完全是在消耗自己的力量。
三方的论点都很有道理,现在是需要格罗斯决断,最终,格罗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他们说:
“我们是需要继续支援的,但不适合再用原来的方式支援。我们应当组建一支远征军,让远征军携带我们的支援前去。当然,我们的远征军并非是要和异兽硬碰硬,而是开辟一条联络沿途各城池的通道。因此,我们会为远征军提供足够的武器和防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当然,说是要「组建」远征军,但格罗斯采取的是「自愿加入」的方式,并不强迫其他人加入,但还是有很多人踊跃报名,毕竟,套跑来这里的人很多都是来自其他城池,在其他城池也有着像之前的他们一样生活困苦之人,这些人是值得被拯救的,是应该被拯救的,而拯救了这些人后,还可以壮大他们的队伍。
越来越多的人打算加入远征军,但远征军显然是不需要这么多人的,而如果就这么对参加的人说,恐怕会让他们失望,因此格罗斯他们想到个办法——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游击的队伍中,去袭扰异兽来为远征军提供帮忙。
此种办法一出,莫有不从,都是尽心尽力为了远征军来袭扰异兽,而格罗斯是挑选了自愿者中较为有经验的人组成了千人远征军,倒不是他不愿组建更大规模的,而是善战者只有这么多,而这个规模确实比较灵活,不容易被异兽给抓到。
于是很快,远征军出发了。
——
在远征军出发前往较远区域的同时,梓晴也第一次与有修为的异兽见了面,当然,应当并非是异兽的主力,因为这些异兽的修为并不高深,梓晴轻易就将这部分异兽全部斩杀。
对此,雨晴的想法是:
“大概异兽是将入侵的注意力放在了你的那个世界,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什么特别强的对手,因此就没有派遣什么强大的异兽。当然,也有可能那些强大的异兽全部都陷在那个世界无法调遣过来。梓晴,我认为仅凭格罗斯他们是能够守住这方土地的,我们应该做的更多是防止有更多异兽进入这个世界。”
点点头,梓晴认同雨晴的看法,并且也晓得现在是寻找传送阵的最好时机,毕竟,现在恐怕正有部分异兽被送到这个世界来。
只不过她们还没能找到类似传送阵的地方,如果仅凭她们两个,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因此,她们决定利用格罗斯他们的人手——当然,并非要让他们专门派出一部分人来帮助她们寻找传送阵,而是让他们注意着哪里的异兽比较多,然后梓晴亲自前去查探,无需他们冒险。
能帮到梓晴,格罗斯他们当然是愿意的,如果不是梓晴的出现,希望城即便有建立的可能,也不知道要推后多少年,因此,梓晴可以说是整座希望城、整个「蛮荒地」的恩人,哪怕她需要格罗斯他们迎面危险,格罗斯他们也会遵从。
只不过,每一次的请求其实都是在消耗着他们自己的关系,因此梓晴总是慎之又慎,而这也让格罗斯他们对梓晴的评价更高,如果到时候格罗斯他们有幸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恐怕梓晴和雨晴要被当作「国父」和「国母」来崇拜的。
梓晴自然不在乎这些,她想的从来都是打败异兽和堕落者,然后将皇者的「特权」也给全部清除后,就该和雨晴一起在诸多星球之间游荡,看看诸多星球的风景,然后选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安享晚年。
——
因为暂时无法找到传送阵的位置,梓晴决定先跟着远征军,帮着远征军开辟一条较为安全的运输通道,而不知怎么,异兽并未太过在乎这支远征军,似乎它们认为这么少的人不足以对它们产生威胁,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异兽并未加大对这支队伍的攻击,直到远征军接近城池之时,才会加倍搜索他们的踪迹。
正是有了梓晴的保护,异兽对他们的踪迹跟踪产生了较大偏差,毕竟梓晴只会让一部分异兽返回,而这部分异兽所能看到的情况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分析,就会错判远征军的行进方向——异兽正好没有这样的分析者,导致它们根本无从掌握远征军的位置以及行军方向,因此更无法判断远征军究竟要支援哪些城池。
异兽当然也有派遣飞行异兽前来查探消息,但梓晴岂能让它们如愿,随意造了个幻境糊弄了这些飞行异兽,让它们汇报了错误消息,更是让异兽难以捉摸远征军这种诡异的路线。
这中间当然也有「不太重视」的原因,毕竟在异兽看来,区区千人的远征军,很难对整个战局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