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初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写好清都观周边五个村子,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
其中两个离水源近的村子,刚好可以种植水稻,养殖稻花鱼,鸭子,鹅,只是现在的水稻产量不高,刚好,她在太晨宫时因着无聊,让人在东荒寻了个没什么灵气的地儿,引水改良凡间的水稻。
在她来这个小世界打工的时候,涂白已经将改良过的粮种在那边的凡间散播开了,就算天气比较干燥,水资源比较少的北方等地,亩产也达到了四百公斤左右。
在水资源丰富,日晒充足的南方,一些地区的亩产甚至也能达到八百到一千公斤左右。这还只是水稻,其余的像什么红薯、土豆、小麦等可用作主食的作物,产量都很不错。
还有能榨油的花生、菜籽等。
刚好,这些东西她的空间里都有,只是差个拿出来使用的借口,不过好在观主知道她的特殊性,因此主动开口解决了叶初现在面临的难题。
其中有池塘的两个村子,她打算让他们进行扩大,正好现在已经开始慢慢的挖藕了,这个时间段刚好可以将池塘挖大一点,来年春天就可以放水、放鱼苗,在池塘边种桑树,建竹楼养蚕,养鸡鸭鹅。
其他的地,正好可以种花生、菜籽,等物。
最后一个村子,还可以种果树,在果林里养鸡、养鹅。不过这些都得等到来年春天了才能进行,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人先把竹楼、绞丝房、织布坊和染料坊给建起来,顺便让木匠趁着这个冬天将织布机给做出来。
刚好,她的空间里有不少种类的织布机的图样,她也不知道怎么来的,只是需要她描一遍。
等检查好没有遗漏后,叶初就叫来墨竹等人,让她们带着护卫前去通知这几个村子的村长,墨竹等人领命离去,叶初则留在清都观等待消息。
第二天一早,几个村长便匆匆赶来清都观,在墨竹的带领下来到叶初所在的地方。
几个村长虽说不知道林府大小姐为何寻他们,但想也知道应该是有什么事需要同他们商量,毕竟人家一个千金小姐,为何会见他们这些人。
叶初听到脚步声,等人走近后,便微笑着起身同他们打招呼,并示意他们坐下。
“几位村长,今日请你们来,是有个能让村子富裕起来的计划想同你们聊聊。”说着她便示意一旁的墨香将她写好的计划给几位村长,“这里面详细写了各村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比如有水源的村子可以种改良后的水稻,养稻花鱼、鸭鹅;有池塘的村子扩大池塘,种桑养蚕,种花生、菜籽;剩下那个有丘陵的村子可以种果树,果林里还能养鸡鹅。具体的,你们先看,看了我们在商量。”
几个村长听得眼睛发亮,可又有些犹豫:“林小姐,这些法子真能成?”
叶初亳不犹豫的点头肯定道:“只要你们按照我上面写的来,就一定能成。”
几位村长听了她这么肯定的回答,便暂时放下了悬着的心,认真的看起手中那什么计划书。
他们从没有听说过什么计划书,今天还是头一次听说,和第一次看到。
只见上面清楚的罗列了各个村子今后的发展,就连养的鸡、鸭、鹅、鱼等家禽、水货都有各自的去处。
叶初之所以这样安排,那都是因为刚好她家有成衣坊、粮店、酒楼,虽说生意相比起其他家来说差了点,但也没到亏钱的地步,她只需要在年后安排人重新进行装修即可。她今后又不打算去京城,哪怕要成亲,她都只考虑招赘,她有能力,有底气。
而这几个村子的产出刚好够供应她,哪怕供大于求,她也有的是办法解决,毕竟这整个江南又不是只有她一家做生意的,她哪怕只做中间商,也能赚不少钱。
刚好她哥是做官的,以后官位也不会小到哪儿去,她能保证他活到七八十岁,只要他林如海在一天,她便能少不少的麻烦。
一刻钟后,几位村长终于将计划书给看完了。
叶初听到声音,便抬头看向他们说道:“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尽情的提问。”
几位村长中,一位稍微年长的村长率先开口问道:“林小姐,这改良后的种子真有您说的那么好?咱祖祖辈辈种的庄稼,产量也就那样,突然换了新种子,心里没底啊。”
叶初微笑着解释:“村长放心,这些种子我都让人试过,产量绝对比现在高得多。而且我会安排人来指导大家种植,保证万无一失。”
另一位村长皱着眉头问道:“林小姐,这些产业前期投入可不小,我们村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叶初早有准备,说道:“资金方面,我可以先帮大家垫着,等收成之后,再从利润里慢慢扣除。”
几位村长听了,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最后,还是刚刚那位村长开口说道::“林小姐,我们信您!只是我们还是得回去同村民们商量一下,才能给您答复。”
叶初知道是这个理,毕竟一个村子里不可能只有一个姓,他们并不能完全的做主,不过既然有人兜底,他们私心里还是想就这么答应下来的。
叶初理解地点点头,“这是自然,大家回去好好商量。要是村民们有疑虑,也可以让他们尽管来问我,或是我身边的人。这段时间我都住在观里。”
几位村长将手上的计划书放到手边的桌上,随后站起身,向叶初行了一礼后便相携着告辞离开。
叶初让墨竹将他们送出去,看她自己则是坐在原位,看着墨香将桌上的计划书收起来,拿去书房收好。
几位村长回去后时间还早,还不到晚饭时间,便召集村民去开会。
会议上,村长们将叶初的计划详细的告知了村民,并叮嘱他们管好各自的媳妇儿,不要将这事儿说出去,至少成事前不行。
毕竟,他们不是只和另外五个村子联姻。
村民们在听完村长们说的这些后,便议论了开来。
这时,一位皮肤黝黑的老农皱着眉大声说道:“这新种子能有那么好?别到时候颗粒无收。”
但也有年轻村民觉得这是个机会,“说不定真能让咱们村子富起来呢,一直守着老法子,也没见咱们有多富裕。”
村长们耐心解释,还提到叶初会垫资,收成后再扣除。
村民们慢慢安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这事的可行性。
终于,经过一番激烈讨论过后,大部分村民都觉得可以试试。毕竟有人兜底,就算失败也不会损失太多。
只有少部分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愿意进行尝试。
最终,几个村子达成一致,决定听从叶初的计划。
第二天,村长们再次来到清都观,见到叶初后,纷纷表示村民们愿意尝试。
叶初微笑着点点头,“那接下来我会安排人尽快开始筹备,这样大家年后就可以动工了。今年因为是第一年,所以我这里会统一育苗,到时会通知你们前来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