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结束了一天繁忙的朝政后,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坤宁宫。
他刚刚踏进宫殿,便看到王月敏也恰好从女子学堂回来。
张无忌迎上前去,微笑着对王月敏说道:“敏敏,这几日因为女子入学的事情,你着实辛苦了。”
王月敏连忙摇头,温柔地回应道:“无忌哥哥言重了,我本就是女子,自然希望能为女子的求学之路贡献一份力量。”
张无忌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拉着王月敏在殿内的长椅上坐下,继续说道:“朕一直有一个想法,想要打造一个男女平等的帝国。
这个国家里,女子也能够入朝为官,出将入相,一切都只看个人的能力,而不再区分性别。”
王月敏听后,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她显然没有料到丈夫竟然有如此宏大的志向。
沉默片刻后,她轻声说道:“无忌哥哥,这恐怕会遭到群臣们的强烈反对啊。”
张无忌摆了摆手,自信地回答道:“谁说女子不如男?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了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
就像花木兰替父从军,冼夫人保境安民,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等等。
她们的事迹足以证明女子的能力和才华并不逊色于男子。”
当然,张无忌并没有提及吕后、武则天、萧绰这些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因为他知道这些名字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争议和反对。
说完,张无忌嘴角泛起一抹微笑,他迅速伸出双臂,紧紧地将王月敏拥入怀中。
王月敏娇躯一颤,感受到了张无忌那有力的拥抱,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张无忌抱着王月敏,步伐稳健地朝着龙床走去。
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仿佛他怀中的王月敏是这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当他们终于来到龙床前时,张无忌轻轻地将王月敏放在柔软的床铺上。
他凝视着王月敏,眼中充满了温柔和爱意。
“敏敏,你我夫妻已经有半个月没亲近了,今晚定要尽兴。”
张无忌轻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和渴望。
王月敏的脸颊瞬间泛起一抹红晕,她羞涩地低下头,轻声回应道:“无忌哥哥,我要……”
话还未说完,张无忌便迫不及待地俯下身去,封住了王月敏的双唇。
两人的嘴唇相触,仿佛点燃了一团火焰,瞬间将整个房间都照亮了。
这一刻,时间似乎停止了流动,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二人。
帝后二人的身躯紧紧交缠在一起,彼此的呼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乐章。
这美妙的乐章在皇宫中回荡,仿佛诉说着他们之间无尽的爱意和激情。
坤宁宫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张无忌坚毅的侧脸。
王月敏凝视着丈夫,眼中既有钦佩,又隐含忧虑。
\"无忌哥哥,你的心意我明白。\"
她轻声道,\"但此事非同小可。自三皇五帝以来,从未有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朝中那些老臣,怕是...\"
张无忌握住妻子的手,目光如炬:\"正因从未有过,才更需要有人开创先河。敏敏,你可愿与我一同,为天下女子开辟一条新路?\"
王月敏胸口微微起伏,片刻后,她郑重地点头:\"若这是你的志向,我必全力相助。\"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张无忌端坐龙椅,目光扫过阶下群臣。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朕有一事,欲与众卿商议。\"
文武百官齐齐躬身:\"请陛下明示。\"
\"朕欲改革选官制度,准许女子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凡有才学者,不论男女,皆可为国家效力。\"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刘伯温第一个出列,须发皆张:\"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礼记》有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女子相夫教子乃天经地义,岂可抛头露面,干预朝政?此乃颠倒阴阳,违背天理啊!\"
礼部侍郎赵德言紧随其后:\"陛下明鉴!自古男主外,女主内,此乃圣人之教。若令女子为官,必致纲常紊乱,家国不宁!\"
张无忌面色不变,目光如电:\"刘爱卿,赵爱卿,朕且问你们,当年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可是违背天理?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助唐高祖开国,可是纲常紊乱?\"
刘伯温一时语塞,赵德言却不肯退让:\"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也。那些都是战时权宜之计,岂能作为常例?\"
\"权宜之计?\"张无忌冷笑一声,\"那冼夫人保境安民数十载,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也是权宜之计?朕看是你们固步自封,不愿承认女子之能!\"
殿中气氛剑拔弩张。丞相李善长见势不妙,连忙出列打圆场:\"陛下圣明,诸位同僚也是一片忠心。此事关系重大,不如从长计议?\"
张无忌环视群臣,见反对者众多,心知不可操之过急,便道:\"也罢。朕会给诸位时间思量。三日后,朕要听到你们的答复。\"
退朝后,反对新政的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陛下这是被妖女蛊惑了!\"
刘伯温咬牙切齿,\"王月敏仗着皇后身份,竟敢干涉朝政,实在可恨!\"
赵德言阴测测地道:\"刘大人,不如我们联络各地官员,联名上书反对?陛下再强势,也抵不过天下悠悠之口。\"
\"不仅如此。\"
御史中丞周德威压低声音,\"我听说江南一带近日有白莲教余孽活动,不如放出风声,说新政会招致天谴,引发民变...\"
几人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阴谋的光芒。
同时,新政的消息如野火般传遍京城。
茶馆酒肆中,人们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皇上要让女人当官了!\"
\"荒谬!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出来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我倒觉得挺好,我闺女读书比儿子还聪明,凭什么不能考功名?\"
城南一处医馆内,女医师林清荷正在为病人把脉。听到消息,她的手微微一颤,眼中泛起泪光。
\"师父,您怎么了?\"学徒关切地问。
林清荷拭去眼角泪花,笑道:\"没什么,只是...终于等到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