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墨的电话再次响起,副总工程师白天的声音传来:“楚总,‘微核系统2.0’第二阶段部署已顺利启动。南线成员的微型晶圆调试单元正在逐步搭建,所有操作记录实时同步至共治节点。我们不仅在制造芯片,更在构建一套不可篡改的历史账本。”
楚墨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很好,白天。我们不仅要赢得这场技术战,更要赢得人心。从现在起,每一刻都在创造历史。”
在加德满都的一间简陋实验室里,一名年轻的工程师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
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轻声说道:“我们不仅是技术的传承者,更是历史的守护者。”
夜幕下的华芯科技总部,楚墨站在高处,俯瞰着灯火通明的工厂。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信念的较量。
他低声说道:“历史,终将由我们书写。”
突然,监控屏幕上闪过一条微弱的信号,来自缅甸边境的神秘信息。
楚墨的”
雷诺迅速行动,紧张地操作着电脑。
监控屏幕上,一条模糊的画面逐渐显现,那是伪装在环境监测传感器里的隐蔽信道。
楚墨的心跳骤然加速
“得到信息了,”雷诺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是缅甸边境工地的微弱信号。看起来,他们的计划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
楚墨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继续监控,我们要掌握他们的每一个动向。历史,终将由我们书写。”杭州总部,监控室内气氛骤然紧绷。
雷诺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如影般在键盘上飞舞,试图捕捉那稍纵即逝的信号。
屏幕上,扭曲的画面如同鬼影,唯有焚烧炉的火光,贪婪地舔舐着那些记录着罪恶的纸张。
楚墨的目光冰冷如刀,死死盯着那叠正在化为灰烬的文件。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仿佛历史的残骸正在眼前崩塌。
他能感受到,那股试图掩盖真相的强大力量,正在疯狂地抹除一切痕迹。
那鲜红的公章,如同一记耳光,狠狠扇在所有人的脸上。
“找到信号源了,东南亚某电信基站中转,”雷诺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对方启用了多重代理,正在尝试反向追踪!”
楚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怒火,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不必理会。通知所有节点,立刻执行!‘微核系统2.0’,全球开源!”
瞬间,整个华芯科技如同苏醒的巨兽,无数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涌向世界各地。
楚墨的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烧吧,烧得再干净,也烧不掉真相!
他要让这星星之火,燃遍全球,让所有人都看清,是谁在试图篡改历史,又是谁,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未来!
黑夜再漫长,也无法阻止黎明的到来,而历史,绝不允许被任何人断电!
杭州总部地下指挥室,楚墨的目光如同x光般,穿透了屏幕上那帧定格在焚烧炉火光中的公章影像。
那不仅仅是一枚图章,那是权力的烙印,是罪恶的证明,也是反击的号角。
他修长的指尖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敲着,笃、笃、笃,一下一下,仿佛敲击在所有阴谋家的心头。
空气中,电子元件的嗡鸣声,雷诺快速敲击键盘的噼啪声,以及数据中心散热风扇的低吼声,交织成一曲紧张的交响乐。
楚墨的大脑却异常冷静,如同一台精密的计算机,高速运转着。
他调出了过去七十二小时所有南线节点的通信日志,密密麻麻的绿色字符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
他需要从中找到那根隐藏的线头,揪出幕后黑手的真面目。
他相信,魔鬼就藏在细节之中。
“雷诺,把所有日志进行交叉比对,重点关注缅甸信道中断前的异常通信。”楚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雷诺不敢怠慢,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数据分析中。
他的手指如同精灵般在键盘上跳跃,一行行代码在他的指尖生成、运行、消逝。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指挥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突然,雷诺的身体微微一震,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楚总,我发现了!缅甸信道中断前,曾向达卡理工发送过一段未标记的加密音频包。”
“音频包?”楚墨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接过雷诺递来的耳机,戴在耳朵上。
耳机里传来一阵嘈杂的环境噪音,仿佛置身于喧嚣的街头。
但仔细分辨,却能听到一些细微的、断断续续的音符,如同隐藏在风中的低语。
雷诺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出现一串复杂的代码。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回车键。
片刻之后,噪音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激昂的旋律。
那是《国际歌》,用摩斯码嵌入环境噪音的《国际歌》!
楚墨的
“雷诺,立刻破译这段音频,提取所有信息!”楚墨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与此同时,李哲正藏身于云南边境一处废弃的气象站中。
锈迹斑斑的铁皮屋顶,破败不堪的墙壁,以及一台老旧的卫星通信设备,构成了他临时的指挥中心。
他通过卫星链路,接入了“护钟行动”的十三个碎片重组系统。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由遍布全球的志愿者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如同散落在各地的火种,随时准备点燃反击的火焰。
李哲的任务,是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还原出真相的全貌。
他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必须赶在真相被彻底掩盖之前,将其公之于众。
然而,当他试图连接位于吉布提的一个节点时,却发现该节点迟迟未响应。
他心中一沉,立刻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该节点所在的当地数据中心,遭遇了突然断电。
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个关键的信息来源,整个“护钟行动”也面临着瘫痪的风险。
危急时刻,李哲想起了曾在非洲共事的老友周建民。
周建民是一名国内援非工程师,常年奔波在非洲大陆的各个角落,对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
他立刻拨通了周建民的电话,将情况紧急告知。
周建民二话没说,立刻行动起来。
他临时启用了一辆改装的移动能源车,车顶上安装着太阳能电池板,车厢里则塞满了柴油发电机。
他驾驶着这辆“移动堡垒”,一路颠簸,赶往吉布提的数据中心。
他知道,他必须尽快恢复节点的运行,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周建民终于成功恢复了节点的供电。
当最后一块数据拼图归位时,一份完整的备忘录浮现在屏幕上。
李哲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文字,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备忘录显示,美国代表曾在一次闭门会议中明确要求,“清除东盟技术自主路径”。
这意味着,缅甸焚烧事件,并非偶然,而是美国蓄谋已久的阴谋。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彻底扼杀东南亚国家的技术发展,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李哲深吸一口气他将这份重组文件命名为《焚稿录》,并设定自动发布时间——72小时后全球推送。
在孟加拉国的达卡街头,萨米尔·拉赫曼正焦急地等待着。
他是一名自由记者,也是“星火计划”的民间传播协调人。
他的任务,是将真相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唤醒民众的觉醒意识。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工作时,却突然遭到了一群便衣警察的拦截。
他们试图没收他的手机,阻止他传播真相。
千钧一发之际,阿米娜·努尔带领着一群女学生,围住了警车。
她们高唱着校歌,制造混乱,帮助萨米尔脱身。
阿米娜是巴基斯坦信德省的一名中学教师,也是努尔的姐姐。
她长期致力于社区教育,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声望。
她敏锐地意识到,萨米尔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她必须尽一切努力帮助他。
逃至安全屋后,萨米尔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剪辑新的短片。
他将焚烧画面与努尔团队贴标视频并列播放,配文:“他们烧纸,我们刻碑。”
他将短片上传到南线教育网络,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东南亚各国的社交媒体上。
甚至,尼日利亚某电视台误将这段视频当作新闻片段播出,引发了外交抗议。
远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一间简陋工坊里,白天正主持着首次跨洲远程调试会。
三十七名南线技工通过“微核系统2.0”,同步操作虚拟晶圆流程。
他们如同辛勤的蜜蜂,在虚拟世界中构建着芯片的蓝图。
然而,就在调试会进行到关键时刻,系统突然报警:某模拟参数出现异常波动。
白天立刻展开溯源调查,发现异常竟然来自缅甸残留设备,它们正在尝试反向连接。
他心中一凛,意识到这是对方在试图窃取他们的技术。
他果断启用“蜂巢镜像”机制,让所有节点同时模拟该设备的行为模式,形成虚假反馈洪流,迫使对方暴露更多底层代码特征。
这一役,不仅捕获了盗版生产线的核心算法,更验证了去中心化系统的抗摧毁能力。
白天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他们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他们正在为全球南方国家的科技自主而奋斗。
“滴滴……”
楚墨的耳边传来一阵急促的提示音。
他打开加密频道,一个陌生的号码发来了一条简短的消息:“伊万秘密传讯称,俄罗斯驻仰光使馆收到匿名包裹……”楚墨闻言,剑眉倒竖,眼中寒光乍现。
伊万的情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却也揭开了更深层次的阴谋。
那樱花国使者的录音,如同淬了毒的匕首,直指对方篡改历史的狼子野心。
指尖不由自主地收紧,仿佛要捏碎手中的通讯器。
“开源审判”,这四个字如同惊雷般在指挥室炸响。
雷诺停止了敲击键盘,目光中充满了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