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母住在一套老式的单元房里,房间整洁,但弥漫着一种孤寂感。
老人坐在窗边,眼神茫然地看着窗外,对进来的几人毫无反应。
“妈,我回来了。”
冯雪梅上前,声音放得极柔。
冯母转过头,茫然地看着她:“你找谁啊?我女儿上学去了,还没回来。”
冯雪梅的眼圈瞬间红了,她深吸一口气,强忍着酸楚:“妈,我就是雪梅啊。”
“你不是,”冯母固执地摇头,像个孩子:“我女儿脸圆圆的,扎两个小辫儿,可乖了。”
李君欣在一旁看着,心酸不已。
她示意张姨上前。
张姨没有急着说话,而是慢慢走过去,蹲在老人身边,目光平和地看着她,然后轻轻哼起了一首极其古老的、带有江南水乡韵味的摇篮曲。
曲调悠缓,带着岁月的包浆。
冯母浑浊的眼神动了一下,她仔细听着,喃喃道:“这曲子……我娘以前唱过……”
张姨微笑着,用吴侬软语接了一句:“是呀,囡囡小时候听着睡的。”
就这一句乡音,仿佛打开了某个神秘的开关。
冯母僵硬的表情柔和下来,她看着张姨,眼神不再那么戒备。
张姨顺势拿出自己带来的一个柔软的老人按摩锤,轻轻帮冯母敲打肩膀,动作专业而轻柔。
更让人意外的是,冯母突然看向李君欣,招招手:“囡囡,过来,让妈妈看看。”
“……”李君欣怔住了。
冯雪梅也愣住了。
李君欣很快反应过来,她微笑着,没有丝毫尴尬或纠正,自然地走过去,蹲在老人另一边,柔声应道:“哎,妈,我在这儿呢。”
冯母伸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李君欣的头发,眼神里充满了慈爱,即使那慈爱是投射给记忆中的女儿:“我们囡囡长大了,真好看……像你外婆年轻的时候,她画画可好了……。”
李君欣任由老人抚摸着,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甚至还顺着她的话说:“是吗?那妈妈你也教我画画好不好?”
这一幕,让站在一旁的冯雪梅瞬间泪如雨下。
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母亲如此平静、甚至带着快乐的神情了。
那个叱咤商界的女强人,此刻脆弱得像个孩子。
她背过身去,肩膀微微耸动。
张姨陪着冯母在小区里散步,老人竟然顺从地让张姨搀扶着,偶尔还会指认一些熟悉的花草,虽然名字常常说错。
冯雪梅擦干眼泪,转向李君欣,声音哽咽,带着前所未有的柔软和困惑:“李总……你……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甚至……还没有正式合作。”
李君欣看着她,眼神真诚无比:“冯总,请别误会,这真的与项目无关,我只是……看到了一个和我一样,在努力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女儿。”
“我经历过母亲生病的无助,知道那种看着至亲一点点陌生却无能为力的痛苦。”
“将心比心,我无法视而不见,张姨的费用您不用操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我只希望,阿姨能舒服一点,您也能……稍微喘口气。”
她没有说任何漂亮话,每一句都朴实而恳切。
冯雪梅看着她,仿佛要透过她的眼睛,看进她的心里去。那层坚硬的、用于抵御商业世界一切风雨的盔甲,在这一刻,裂开了一道缝,有温暖的东西流淌进来。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紧紧地、紧紧地握了一下李君欣的手。
所有的感激、触动、以及一丝卸下重担的松弛,都在这无声的一握中。
……
此后,李君欣并没有因此就频繁打扰冯雪梅谈项目。
她偶尔会发信息关心一下冯母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分享一些自己和张姨陪伴冯母时发生的趣事。
比如,冯母某天突然把李君欣认成了年轻时的邻居,非要教她绣花,结果两人对着一个手帕折腾了一下午,绣得歪歪扭扭,却笑得前仰后合。
比如,冯母记忆混乱,常常念叨起“雪梅”小时候的糗事。
怕黑不敢一个人睡,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摔跤,因为不肯吃青菜被罚站……。
这些冯雪梅早已遗忘或者羞于提起的童年片段,从母亲口中以另一种方式重现,让她在尴尬失笑之余,眼眶发热。
李君欣有时会把这些温馨又带着些许酸楚的小片段,用幽默而充满保护性的口吻转述给冯雪梅。
她巧妙地隐去了可能让冯雪梅难堪的细节,只保留了那些充满烟火气和母女深情的部分。
这些分享,像涓涓细流,一点点融化着冯雪梅心头的坚冰。
在一次深谈中,冯雪梅终于向李君欣敞开心扉,谈起了她的母亲,那位影响她一生的美术老师。
“我妈常和我说,美不是高高在上的,美是让人感到舒服、感到被爱、感到生活有盼头的东西。”
“她教我调色,不是为了画得像,是为了画出心里的感觉。‘清漪’……”
“我想做的,就是能把这种‘感觉’装进瓶子里,让每个用的女人,都能感受到自己被珍视的美好。”
李君欣静静地听着,那一刻,她真正触摸到了“清漪”的灵魂——它不是冰冷的品牌定位,它是一个女儿对母亲美学的传承,是让“美”变得可感、可触、可拥有的温柔愿望。
……
当李君欣再次将修改后的“清漪”品牌升级方案放到冯雪梅面前时,一切都不同了。
新的方案,不再仅仅是数据和创意的堆砌。
主视觉灵感来源于水墨的氤氲与留白,象征着东方女性的含蓄与力量。
色彩体系融入了冯母年轻时最爱的几种传统矿物颜料色调,沉静而高级。
整个品牌故事围绕“传承母亲眼中的美”展开,细腻、真挚,充满了情感张力,完美诠释了冯雪梅无法言说的那个“灵魂”。
冯雪梅一页页翻看着,手指微微颤抖。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和激动:“君欣,你懂了……你全都懂了!”
合作毫无悬念地交给了“君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