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当吕布如一阵风般匆匆离去之后,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整个凤仪亭里只剩下董卓和貂蝉两个人似的,气氛异常凝重。董卓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暴怒中完全恢复过来。
他恶狠狠地盯着貂蝉,那原本就凶狠的眼神此刻更是充满了戾气,仿佛要将貂蝉生吞活剥一般。然而,尽管董卓心中充满了愤怒,但他内心深处尚存的一丝良知却在告诉他,貂蝉也许是被胁迫的,她可能并不是自愿与吕布有那样的接触。
可是,无论如何,貂蝉和吕布拉拉扯扯的那些场景依然在董卓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如同电影一般反复播放着,让他无法释怀。他越想越气,心中的怒火似乎随时都可能再次喷涌而出。
然而,就在这时,董卓的目光突然与貂蝉交汇。他看到貂蝉那副委屈巴巴的可怜模样,心中的怒火竟然像被一盆冰水浇灭了一样,瞬间熄灭了大半。貂蝉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似乎随时都可能哭出来。
董卓心中的那股怒气,在看到貂蝉这副模样后,竟然奇迹般地渐渐消散了。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还没等貂蝉来得及解释,董卓便率先开口说道:“你先回房去吧,等一会儿我再找你算账!”
虽然董卓的话语中依然带着些许的严厉,但与之前怒吼吕布相比,语气明显柔和了许多。这显然是貂蝉所表现出来的委屈起了作用,让董卓的怒火暂时得到了平息。
其实,大多数的过错都被董卓巧妙地归咎于吕布身上。当董卓看到貂蝉回到屋内后,他的目光转向了站在不远处的管家。只见董卓面无表情地对着管家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管家见状,心中不禁一紧,战战兢兢地走到了董卓的身旁。他半弯腰低头,不敢与董卓直视,恭谨地问道:“不知老爷有何吩咐?”
董卓的声音冰冷而严厉,他毫不客气地命令道:“去通知所有家丁,从今往后,严禁吕布进入相国府!”
然而,就在管家准备领命离去时,董卓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意识到,如果吕布前来有要事相报,却被阻拦在府邸之外,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稍稍犹豫了一下,接着补充道:“罢了,若是奉先前来有要事相告,让家丁引领他进入大堂内,并立即禀报于我!”
最后,董卓加重语气,再次强调道:“记住,一定要吩咐下去,严禁吕布前往后院!若他胆敢强闯,不必请示,直接格杀勿论!”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董卓的一厢情愿罢了。在现实中,要想轻易除掉吕布又谈何容易呢?实际上,最终的大意无非就是:“吕布来了,及时通知董卓”而已。
让家丁去斩杀吕布,就好比九头蛇对奔波儿灞说:“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这般的无稽之谈。
嘱咐完毕后,董卓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淡淡地说道:“好了,退下吧。”他的声音平静而冷漠,仿佛对这一切都漠不关心。
然而,当管家转身离去,去执行董卓所交代的事宜时,董卓的脸上却突然浮现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这笑容让人不禁心生寒意,仿佛他心中正在酝酿着某种阴谋。
紧接着,董卓毫不犹豫地迈步走向卧房,他的步伐轻快而急切,似乎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了期待。
进入卧房后,董卓的目光落在了貂蝉那美丽的身影上。貂蝉正静静地坐在床边,她的美丽如同夜空中的明月,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董卓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副满脸的坏笑。他慢慢地靠近貂蝉,眼中闪烁着贪婪的欲望。
对于董卓来说,昨日初次品尝貂蝉的美味还只是一个开始。他知道,要想真正享受到这份快乐,还需要继续磨合彼此之间的关系。毕竟,“小别胜新婚”,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互动,才能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然而,刚刚下朝的董卓心情本就有些烦躁,因为他在朝堂上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腌臜之事让他的怒火在心中燃烧,而现在,他决定将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在貂蝉的身上。
屋门缓缓合上,发出了轻微的“砰”的一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卧房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一个信号,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二人共赴巫山,美人哀叹。
(以上省略一场事故的字数)
吕布心情沉重地回到自己的府邸,一进门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他眉头紧锁,心中烦闷,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他。他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向天空,长长地叹息一声,似乎想要把心中的郁闷都释放出来。
突然间吕布想起了杜康酒。
酒,或许能让他暂时忘却烦恼。
于是,吕布吩咐下人去准备美酒佳肴,自己则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斟满一杯酒,一饮而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吕布喃喃自语自己对貂蝉的爱恋。这两句诗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他此刻的心境。他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希望借酒消愁,但心中的愁苦却像那滔滔江水一般,源源不断。
然而,随着酒精的作用,吕布的意识渐渐模糊,他的身体也开始不听使唤。终于,他支撑不住,昏睡了过去。
与此同时,董卓和貂蝉正在共赴巫山,享受着鱼水之欢。他们的欢声笑语与吕布的孤独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貂蝉深知自己在做什么。她明白,为了得到董卓的信任,她必须付出一些代价。虽然这让她感到委屈和无奈,但她别无选择。只有让吕布看到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再加上王允的巧妙挑拨,才能让这个计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