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目前大汉的中心兼帝都就是长安。
董卓等人压根就不担心吕布会选择离开,毕竟他们可是都是亲身感受过洛阳的繁荣昌盛和长安的热闹喧嚣的。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会对平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呢?
就连那些来自西凉的普通百姓都明白应该占据长安而非回到武威,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因此,众多西凉将领对于来自平州的招揽完全是不屑一顾的态度。
毕竟,他们已经尽情享受了大城市的种种便利和好处,除非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谁会愿意舍弃这里的一切,回到那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山沟沟里去呢?
所以说,林北的这种做法纯粹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广撒网多捞鱼罢了。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西凉文武官员们每个月都会毫无例外地收到一封来自平州林北的招揽信笺,这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
令人惋惜的是,这些信笺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毫无回应。然而,只要董卓仍然存活于世,那么西凉势力就不会轻易崩坏,更不会彻底崩盘。他宛如一根顶梁柱,撑起了整个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
林北坚信,只要董卓一旦离世,必定会有人前来投靠自己。尽管他仅仅是对吕布稍加提醒和告诫,原因在于从长安传来的探子所汇报给平州的情报存在着时间差。目前的长安表面上看似稳定,然而,潜藏在暗处的波涛汹涌,林北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林北不过是凭借着自己那仅有的一点点历史知识,在吕布面前卖弄一番罢了。至于王允究竟何时会发动他的计策,林北实在难以知晓。他只晓得有这么一件事情会发生,但具体何时会发生,他却是无从得知。
这便是时间所带来的时差,以及格局所造成的干扰。若是林北身处在长安,恐怕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平平淡淡地度过每一天,直到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才会恍然大悟,知晓个大概。
唯一能让林北感到些许欣慰的,便是那位被称为“老狐狸”的贾诩,时常会给他回信。信中的内容,总是让林北心中稍安。
“倘若有机会,定要去平州走一遭。”这句话,就像一道曙光,照进了林北心中那片略显阴暗的角落。
要知道,贾诩可是个喜欢明哲保身的人。他在信笺中,见识过林北所提供的战报里的内容。那些内容,对于世家子弟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甚至对于那些城中的百姓,林北也是毫不留情,手段雷霆。
像林北这样不安分的分子,要么尽快将其铲除,要么就赶紧投靠。否则,一旦让林北的军队兵临城下,到那时,恐怕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拯救了。
然而,目前的局势却让人有些捉摸不透。林北的政权虽然占据着平州以及幽州的半壁江山,但这并不是一个无法撼动的存在。毕竟,这两个地方的实力,在整个天下来说,都还算不上顶尖。
可林北却在信笺中,若有若无地透露着平州的一些底蕴和实力。其中,光是治下百姓人人皆是骑兵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
要知道,在北方平原地段,骑兵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如果林北真的能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那么他制霸整个北方平原,恐怕也并非难事。
事实上,林北政权在取得胜利后,确实需要时间来消化胜利的果实。毕竟,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历史的长河中,汉末乱世可谓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混乱的时期。
然而,贾诩却能在这样的乱世中活到善终,这足以证明他的洞察力和智慧。他深刻地认识到,西凉目前的局势虽然看似一片大好,但实际上这完全依赖于董卓一个人的力量。
一旦董卓死去,原本紧密捆绑在一起的集体将会迅速瓦解,分崩离析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到那时,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整顿局面,那么每个人都只能各自为政,最终各奔东西。
因此,贾诩对于北上投效平州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只有在一个稳定而有能力的政权下,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苟到大结局。
相比之下,李儒对于林北的招揽信笺则完全持嗤之以鼻的态度。他或许认为林北政权还不足以与他所效力的势力相抗衡,或者他对林北政权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无论如何,他显然对北上投效平州毫无兴趣。
李儒和贾诩的眼光可谓是天差地别,李儒对林北政权持悲观态度,贾诩则对其充满信心。
特别是在看待董卓的问题上,两人的观点更是背道而驰。
如今的董卓势力如日中天,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时期。不仅如此,他还正值壮年,精力充沛。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董卓夜宿皇宫这一行为在道德和伦理上都备受争议,但西凉的文武官员们却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斥责。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在常人眼中,皇帝的妃子无疑是整个大汉境内千挑万选出来的绝世佳人,她们的美貌和气质堪称仙女下凡。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佳人怎么可能无法生育子嗣呢?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民间的看法,人们往往将皇帝的妃子视为仙女,认为她们具有完美性,不存在有隐疾在身的。
然而,大多数百姓认为。汉灵帝的子嗣之所以稀少,并不是因为他的妃子们不能生育,而是因为他的子嗣乃是龙嗣!所谓龙嗣,自然不同于普通凡人的后代,其孕育过程必定充满了神秘和艰难。
毕竟,龙嗣可是身负天命之人,又岂能轻易怀上呢?
这其实只是一种由于时代认知所导致的局限性而已。毕竟,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
而现在,董卓已经在皇宫里播下了种子,这意味着他在皇宫内的布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再过不久,西凉地区唯一的短板就能够被弥补。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那么董卓所拥有的的西凉势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去鲸吞天下了。
综上所述,李儒对于平州林北的招揽完全持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在他看来,林北根本无法与自己的老丈人董卓相提并论。相比之下,他更加看好董卓的实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