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的指挥棍在沙盘上几个关键点位划过:“其具体部署如下:核心为中军,乃李自成嫡系主力,兵力最为雄厚,约十万战兵”。
“其左翼为张献忠部,约五万战兵,多为剽悍老贼,右翼为罗汝才部,约四万战兵,装备稍逊但颇为狡诈,后方尚有孙明所率残明兵马约三万,以及部分零散依附的小股势力”。
“综上,敌军战兵总数应在二十万至二十五万之间,此外,其裹挟的流民、民夫等杂役人员,数量恐不下三十万”。
“故其对外号称六十万大军,虽略有夸大,但规模确实空前”。
这时,林云也站了出来补充道:“陛下,据我方内线及多方情报证实,联军内部矛盾极深,绝非铁板一块”。
“尤其是近日,因粮草短缺,张献忠与罗汝才皆不顾李自成号令,私下纵兵在其控制区内大肆‘打粮’,与李自成部摩擦不断,几近火并,其联盟已然离心离德,互信荡然无存!”。
听到这里,帐内众将脸上都露出了振奋之色。敌人虽众,却是一盘散沙,内部不稳,此乃兵家大忌!
秦思源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直接问道:“参谋部对此,有何破敌之策?”。
那名上校参谋立刻用指挥棍指向沙盘上敌我对峙的中间地带,提出了第一个方案:“回陛下!参谋部拟定了甲乙两案,甲案为‘疲敌困敌’之策。我军可依托现有坚固营垒,深沟高垒,以逸待劳”。
“同时,派出精锐小股部队,配合后方刘风局长的人马,不断袭扰其粮道,消耗其本就紧张的存粮”。
“据参谋部估算,以此方略,若能在此对峙两到三月,联军内部必因粮尽而生变,届时可不战自溃,或内讧瓦解”。
这个方案听起来稳妥,风险较小,但秦思源却缓缓摇了摇头,目光扫过众将:“此策虽稳,但旷日持久,两三个月,北方大地要承受多少蹂躏?”。
“即便联军崩溃,数十万人马四散流窜,化为无数股流寇,我大夏需要投入多少兵力、耗费多少时日去清剿?届时北方必将更加残破,百姓苦不堪言。得不偿失!”。
皇帝的话让众将心中一凛,随即深以为然,他们是要收复河山,拯救黎民,若以北方长久糜烂为代价,即便赢了,也非陛下所愿,更非大夏之福。
参谋见状,立刻将指挥棍用力指向联军大营核心,声音也提高了些许:“陛下圣明!故参谋部另有乙案——‘雷霆碾压,中心开花’!”。
他语速加快,带着一股锐气:“我军当主动出击,以堂堂正正之师,行泰山压顶之势!集中全部禁卫军精锐,以其装备的夏武二式步枪和雷神炮之绝对火力优势,作为最强之矛,直插李自成中军核心!”。
“同时,十万国防军分为左右两翼,如同巨钳,在禁卫军撕开缺口后,迅速包抄迂回,切割敌军左右两翼与中军的联系!”。
“我军火力、士气、装备、纪律均远胜敌军,加之敌军内部不和,一旦中军被雷霆击破,张、罗两部极大可能不战自溃,或坐观成败!”。
“此战之要,在于快、准、狠,力求一战定鼎,将联军主力尽数歼灭于此地,不使其流毒四方!”。
这个计划充满了攻击性和魄力,帐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不少将领眼中燃起熊熊战火,显然更倾向于这个主动进攻、一举功成的方案。
秦思源沉思片刻,手指在沙盘上代表禁卫军突击路线上轻轻敲击,问道:“此乙案,参谋部推演,把握几何?”。
上校参谋立刻立正,昂首挺胸,声音斩钉截铁:“回陛下!总参谋部联合各军指挥,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变数,已进行上百次沙盘推演和兵棋模拟!”。
“只要各部队严格按计划执行,把握在九成以上!即便出现意外,我军亦有充足预备队和应变方案,保证不会出现全局性失误!”。
秦思源深知总参谋部如今运作已相当严谨,其推演结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他不再犹豫,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环视帐内摩拳擦掌的众将,最终落在了禁卫军主将秦大身上。
“好!既如此,朕意已决,采用乙案!” 他声音洪亮,定下了基调,“此战,前线总指挥,由禁卫军主将秦大担任!全军所有部队,包括国防军各兵团,皆需听从秦大将军号令!”。
众将齐刷刷看向秦大,并无异议。秦大不仅是皇帝心腹,其能力和资历也足以服众。
秦大立刻出列行礼:“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但他随即抬头,脸上带着担忧:“陛下,您坐镇后方,亲卫仅三千羽林,是否过于单薄?臣请调一万禁卫军护卫陛下安全!”。
秦思源却断然摆手,语气不容置疑:“不必!三千羽林足矣!朕在后方,既是压阵,亦是告诉前线将士,朕与他们同在!”。
“若抽调过多兵力护卫朕,反而影响主力攻势,朕相信秦大你的指挥,也相信前线将士的勇武!更相信朕的羽林儿郎,足以护朕周全!”。
他站起身,走到众将面前,声音充满了鼓舞的力量:“诸位!此战,关乎大夏国运,关乎北境万千黎民能否早日脱离苦海!敌军虽众,却是一盘散沙,内部离心离德!而我大夏王师,上下一心,装备精良,士气如虹!优势在我!”。
他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激动而坚定的面孔:“朕,就在你们身后,看着你们,如何用敌人溃败的鲜血,铸就我大夏的不世武功!如何用这场辉煌的胜利,告慰北境罹难的同胞,开启天下太平的序幕!”。
“万岁!万岁!万岁!” ,众将热血沸腾,齐声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帐顶。
秦思源满意地点点头:“具体作战部署,由秦大将军与参谋部向诸位下达。朕,期待你们的捷报!” 。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便带着近侍离开了大帐,将具体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前线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