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还在不断变换着。
由方丈剃度出家,有了自己的佛号后,两位娃子便留在了含光寺。
每天清晨。
两个娃子,或者说是小和尚,都开始要早起念经敲钟。
敲着木鱼做完早课后,还要提着一个水桶,走上一大段的山路,去那山间溪流打水。
第一天。
那才六岁的小和尚,就提着一个半人高的水桶,走的踉跄颠簸。
一路勉强的来到水潭边,好不容易从小溪中提起一桶水,结果看不见的脚下一滑,便直接跌坐在了水潭边,水桶倾倒将身子给浇透。
屁股摔到地上的疼痛,再加身上的万般疲惫,顿时淹没了这小和尚,随之抹起双眼,哽咽道。
“哥哥。”
“我好累,我提不动,提不动了。”
那站在旁边,年纪较大的光头和尚,看着哭个不停的娃子,并没有立刻出声安慰什么。
只是拿起摔到地上的水桶,走到水潭溪边,又打了满满的一桶水。
然后,蹲到了那小娃的面前,拍了拍自己的肩头,用着远超年龄的成熟,缓声道。
“鼻涕虫,上来吧,记得要自己抓紧点。”
正捂着眼睛哭的小和尚,看着那瘦弱的肩膀,犹豫了两秒后,便擦了擦眼泪,还吸了下鼻子,哽咽小声道。
“不用了,哥哥。”
“我自己还可以走,你帮我提下水桶就好。”
说完。
小和尚便站起身,有些一瘸一拐的小步走动起来。
而年纪较大的和尚,也不多说什么。
一手提着一个水桶,虽然瘦弱的他,提两个水桶也同样勉强的很,但依旧是在咬牙坚持着。
走了好一会儿后,看到已是越来越近的佛寺,仔细想了很久后,才郑重的开口道。
“鼻涕虫,你以后不要叫我哥哥了。”
听到这句话。
跟在后面的小和尚,立刻呆愣的站在原地,眼里还有些不知所措,就连落下的鼻涕都忘了吸回。
但没让其担心害怕太久,这位年纪较大的和尚,便将手上的水桶暂时放下,朝着远处含光寺的方向看了眼后,回头道。
“本来你这爱哭鬼、鼻涕虫,就是我在路上捡到的,不是亲兄弟。”
“之前咱们装成兄弟俩,只是为了去村里一起讨吃的,现在既然都已经进了寺庙,有个安稳地方了,自然就不能喊哥哥了。”
“你看寺里的那些方丈、和尚,哪有人喊什么哥哥,弟弟,要是被师父听到了,责罚还能算是小事,就怕将我们赶出寺。”
“到那时候,咱们俩就又要过食不果腹,无处落脚过夜的日子。”
“所以,鼻涕虫你要记住,以后要叫我师兄,你是师弟。”
“咱们好好听师父的话,好好的学那些佛法,每次念经都要认真,不要被赶出寺里了。”
这番话。
让有些慌张的小和尚,先是愣了下,又立刻的喜笑颜开,更是快走了几步,来到年长点的和尚身旁,用力的点了点头道。
“知道了,师兄哥哥。”
“师弟肯定会努力学佛、念经,半点都不偷懒,绝不能被赶出去。”
“那种日子,我...我也不想再过了......”
说到后面。
小和尚不由得的低下头,情绪明显是有些低落悲伤。
刚刚就算是疲乏累到衣服都沾满泥土,那年纪尚小的小和尚,也没有说着要回家,要离开这寺庙。
因为,他已经没有家可回,原本的家都被战乱给毁了。
原本早该饿死在路上的他,全因三个月前,被走在他面前,年纪较大的娃子捡到,才坎坎坷坷、勉勉强强的活到现在。
可在这种特殊的时代中,一位才十岁的娃子,无论如何的厉害,如何的沉稳,如何的有本事。
肯定是没办法带一位才刚过六岁的孩子活下,能足足坚持三个月,都已经是极其不易,极为勉强的事情了。
在这三个月内。
那十岁的娃子,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早已饿的肋骨突出。
来到此地时。
已是饿的都快走不到路了。
走投无路之际,那十岁的娃子,才带着自己捡来的弟弟,带着孤注一掷的想法,去了最近的含光寺。
不知是意外,还是西天神明启示。
由于世道艰难,原本打算暂且不收徒的含光寺方丈,昨晚竟是做了一个极其特殊的梦。
梦到。
一位佛祖从天而降,说着已送来两个娃子修佛,这两个娃子都是实打实修佛的天才,经得住各种阳间诱惑。
让其若有余力的话,便收下这两个娃子。
同时,好生教导各种经文佛法,将他们养大后,在几十年之内,都无需担心含光寺的未来。
如此特殊的梦,让含光寺的方丈,明显是有些疑惑。
穿好僧衣。
打算按照惯例打开寺门敲钟的时候。
便意外发现...竟真有两个娃子躺在寺门前,全身都是泥土,身材瘦弱,似乎是用尽全力走到了寺前,就连敲门的力气都没有,便晕倒了。
看到这两个娃子的时候,含光寺的方丈先是愣了下。
但又想起刚刚做的那个梦,立刻毫不犹豫将两个娃子抱进了寺中,让寺内的僧人,把棉被抱来裹住两娃子,再准备一些斋饭。
现在的整个国家,都处于战乱之中,各地充斥着凶残暴戾,比精怪鬼祟还要可怖异族人。
大多数的乡亲,都缩在家中根本不敢出门,生怕招惹到其他祸患。
佛寺亦是如此。
原本含光寺的方丈决定在这段时间内,不再收新的僧人,甚至把寺门都给关上了,要稍稍的节省开支,也要避免异族人来此闯进。
即便是决定不再招人。
可昨晚这极其特殊,充满征兆的梦,却是直接让这含光寺的方丈,根本不敢轻视和犹豫半点。
就算由于全国性的战乱,现在含光寺过的也很艰难。
但无论如何,这两位由佛祖送来的娃子,他肯定的都要收进寺中。
即便是把他的那份斋饭,分出一半给两个娃子,也决不能看着他们活活的冻死,饿死在寺庙门口。
不过实际上,即便是没有这特殊的梦,这含光寺的方丈,也定是会将这两个娃子收进寺中。
不管日子过的多难,战乱又有多么的厉害,都不是见死不救的理由。
尤其是看着如此小的娃子,这般凄惨的死在寺前,必定会动摇佛心,就跟破戒没有半点的区别。
......
这画面还在不断的放着。
旁边挺着个大肚子,捻着佛珠的弥勒佛,则是依旧笑盈盈的讲述道。
“这是布袋里娃子的第九世。”
“在这一世里,他虽依旧是从小无依无靠,但在逃难途中,却意外捡到了另一个娃子,也多了一份特殊的牵挂。”
“前八世,始终是孑然一身,这第九世,终于是有了一位亲人。”
“虽然始终是用师兄弟来相称,但跟亲兄弟也无何区别了。”
“对了,本尊还要提醒一下......”
“第九世的时候,这娃子仅有十岁便入了佛门,第一世十八岁入佛门,往后每一世都更早一岁。”
“现在是他的第十世,如今九岁,正是最好入佛门的年纪,更能与先前九世有所对应。”
“前九世的善缘积攒还在,仅差这一世的佛心善缘,便是十世修佛,十世行善。”
“届时十世功成,自是可入西天佛门永生永世的修禅修心,当一尊西天罗汉,甚至是今后的菩萨,又有何难。”
这一刻。
那不远处的大圣爷,以及二郎真君,都已是彻底明白...为何这布袋子里的娃子,会将这西天弥勒佛引来。
甚至,在三尊凶神都表明要护佑的时候,还说着,想让这娃子加入西天灵山。
真当全因,这娃子的经历着实特殊,难以想象的特殊。
连续九世,都入了佛门。
而且这九世,皆是在苦修,行善中度过,都没有破戒,每日看起来都很枯燥,数十年如一日。
可其本心却未曾改变,始终是在向佛修心。
这九世所行的善事叠加,其实这娃子早就能来西天修禅了,但还差一世圆满。
只要这第十世,同样入了佛门,同样恪守本心。
那不仅是能入西天,往后当个西天罗汉或菩萨都可以,比起单纯普通的西天灵山弟子,定是要厉害的多。
用个稍稍不恰当的比喻方式。
西天灵山的这些菩萨佛祖,看到林永安的满意喜爱程度,就像是九天众神看待林海恩那般。
一位拥有九世佛缘的娃子,西天佛门诸神如何能不喜欢。
尤其是,佛家本就是修来世的,接连九世林永安都走在佛门这条路,足以说明其跟佛家的缘分有多少。
想到这里。
大圣爷立刻就明白了什么,眼珠子咕噜转了转,看向身旁的弥勒佛,恍然大悟的挤过脑袋道。
“大肚和尚,俺老孙明白,俺老孙算是明白了。”
“这小娃的先前八世,汝等都没有插手,仅是任由其自由选择,可其偏偏都选了佛门,而且还攒下了极其深厚的善行佛缘。”
“有了先前八世,所以汝等便注意到了他,在这第九世的时候,虽也未曾引导他去佛门,可因担忧那方丈不愿收两个娃子,便稍稍入梦启示,让其能安稳修佛。”
“第九世如此过去,仅差一世,便可彻底圆满,成为真正的人间圣僧。”
“所以,汝等佛祖、菩萨和罗汉终究是坐不住了,开始在天上看着这娃子,看着他的第十世,究竟会如何选择。”
“结果,让汝等没想到的事情出现了......”
“或许是时代变好,又或者是其他原因,第十世里,这娃子并不再像前九世那般的凄苦,那般的走投无路,而且还有极好的一家人。”
“尤其是,他有一位好哥哥,在阳间道行法力都不算弱的哥哥,尤其这兄长还有不少的九天神明护佑。”
“所以,汝等有些慌了,担心这第十世,那娃子不入佛门,导致前几世的佛缘彻底功亏一篑。”
“毕竟,这种或许数千年都难出一位的佛门天才,要是在这本该圆满的最后一世,选择如正常人的过完一生,不入佛门。”
“汝等许久等待,岂不是白费?”
“而且,由于不像前几世那般的凄惨,在这一世中,那娃子纯粹是来享福的,所以有极好的父母长辈,更有个能为其遮风挡雨的哥哥。”
“入佛门?何须入佛门清修?”
“本就可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自是无需像前几次那样,再入佛门中避难躲灾,求一条生路。”
“是不是,是不是大肚和尚,俺老孙说的可对!”
说到后面。
大圣爷的语气也变得严肃凌厉起来,更是贴近弥勒佛几分,明显是在冷冽质问着。
而都不等弥勒佛回答。
手中抓着火尖枪的哪吒三太子,则是浑身气势涌动,八臂所抓的众多法器,不断泛起凶戾的光芒,神叱道。
“死猴子,汝还在这啰嗦什么。”
“这西天佛门,摆明了就是要掳走这娃子去当和尚,让当前缺的那一世强行补上。”
“可没有什么顺其自然,祂们已经见到了...要是这样继续下去,布袋里的娃子,完全没有去修佛的理由,那祂们所等的十世高僧,可要彻底的功亏一篑。”
“届时,往后西天佛门可能就要少一位罗汉,甚至是少一尊十世功德的菩萨。”
“自当是急不可耐,专门来此寻,要直接把布袋里的娃子,引渡到佛门之中,提前将生米煮成熟饭。”
“呵,莫想成事。”
“小爷就在这里盯着,看下谁敢强迫这娃子修佛,进佛门之中。”
......
这个时候。
大圣爷和哪吒三太子的神叱,可谓是不给什么面子了。
说着,西天灵山为了一尊拥有十世功德的圣僧,要用强行手段把林永安这种九岁娃子,引入佛门之中。
弥勒佛也半点不恼,笑着摇了摇头,捻着佛珠道。
“非也,非也。”
“悟空、三太子,汝等二人可是想错,彻底都想错了。”
“这十世功德早有启示,何须吾来强行安排,无非便是...吾觉得如今时间恰当,这娃子恰好又来了九天之上,欲想收其为徒罢了。”
“吾已是看到...用不了多久,西天便会有一尊拥有十世功德的圣僧,若不是这已经攒了九世功德的娃子,还能有谁。”
“若是你们仨人不愿信,那吾便来替汝们来好好的问下。”
“究竟这有着一身佛心,更有数不清佛缘的娃子,愿不愿今世再入佛门之中,续起那十世功德。”
说完。
弥勒佛便看向那还在变幻的画面。
现在这画面,已是从第九世的慧真大师,变成了林永安现在的模样,正蹲在小院前,收拾着一堆被敲到扁平的瓶盖。
紧接着。
弥勒佛的大手一挥,画面中原本正在收拾瓶盖的林永安,双眼忽然迷茫了数秒,身子都摇晃几下。
可在迷茫晃动过后。
林永安的眼神,顿时便是极为深邃起来,好似有着足足九世积攒下来的睿智和见识。
与此同时。
弥勒佛带着笑意的喊话声,亦是随之响起,径直传入画面中。
“慧真。”
“这第十世,汝可愿再入佛门,续上这九世功德,就此修行圆满,入西天灵山,雷音寺中化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