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满脸怒容的宋大军,崔石毫不畏惧地迎上他的目光,缓缓说道:“你别以为打了败仗就可以对我乱发脾气!我可不会怕你,等我如实将这里的情况禀告给大将军,看他会如何处罚你!”
一天之后,东蛮大将军司马南坐在营帐内,手中紧握着刚刚送来的战报。他的眉头紧紧皱起,脸上露出了愤怒的表情。然而,让他如此愤怒的原因并非宋大军的战败,而是镇北王竟然在这个时候还敢冒险去突袭白榆城,这无疑是完全没有将他这位东蛮大将军放在眼里!
大将军司马南的目光从战报上移开,落在了站在一旁的军师葛蛮身上,他沉声问道:“你对这件事情有何看法?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葛蛮稍稍思索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大将军,依我之见,镇北王此举意在先解决镇东关的问题,以便能够抽调更多兵力来对付您。他的最终目的,恐怕是想要夺回狼山。”
司马南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葛蛮的分析。的确,狼山对于北元和宁贝国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失去,北元和宁贝国就会直接暴露在东蛮的面前,毫无防御可言。因此,镇北王无论如何都必须夺回狼山,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大将军司马南一脸凝重地说道:“如今镇北王占领了白榆城,这无异于解除了镇东关的威胁啊!我们绝不能让他如此顺心如意,一定要想办法夺回白榆城!”
一旁的葛蛮连忙附和道:“大将军所言极是!依我之见,镇北王此次攻打白榆城的兵力应该不会太多。毕竟他刚刚攻下镇东关,还需要分兵镇守。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直接调集大军,对白榆城发动强攻。而且,我们手中还有炸药包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镇北王肯定难以抵挡,白榆城必然会被我们轻易拿下!”
大将军司马南听后,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葛蛮的分析。他稍作思考,便果断下令道:“好!就按军师所言,我这就立刻调动大军,趁镇北王在白榆城尚未站稳脚跟之际,对白榆城发起迅猛攻击!”
说干就干,大将军司马南马不停蹄地给宋大军和崔石送去了紧急命令,要求他们率领麾下所有的兵马,火速向白榆城进军,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这座重要城池。
得到大将军司马南的明确指令后,崔石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与宋大军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准备连夜向白榆城进发。
他们下定决心,要以最快的速度夺回白榆城,绝不能让镇北王的阴谋得逞。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宋大军和崔石率领着他们的军队终于抵达了白榆城的城外。这座城市静静地矗立在晨曦中,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显得异常坚固。
宋大军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他凝视着眼前的白榆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他一声令下,东蛮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喊杀声震耳欲聋。
白榆城的守军显然没有预料到东蛮大军会如此迅速地杀到,他们匆忙组织起防御,但人数明显不足。亲卫军们虽然装备着火枪和手雷,但在东蛮大军的猛烈攻击下,也只能苦苦支撑。
宋大军看着城墙上的亲卫军,不禁笑道:“镇北王真是自作聪明啊!他以为占领了白榆城就能高枕无忧,居然只派这么点兵马驻守这里,简直是太自大了。”
崔石站在宋大军身旁,点头表示赞同,说道:“不过这样也好,我们正好可以轻松地完成大将军交给我们的任务。”
东蛮大军士气如虹,他们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成功地攻破了白榆城的城门。宋大军见状,立刻率领着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城内。
然而,让宋大军和崔石感到意外的是,镇北王的亲卫军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那样进行顽强抵抗。相反,这些亲卫军在看到城门被攻破后,竟然毫不迟疑地放弃了城池,直接转身逃跑。
宋大军和崔石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原本以为会有一场激烈的战斗,但没想到亲卫军如此不堪一击。
尽管宋大军心中略感诧异,但他并未对此事过多纠结。他心想,敌军或许是因为见到己方兵力过于强大,心生怯意,故而未敢正面交锋,而是选择了落荒而逃。
宋大军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既然任务已然圆满达成,便也无需再去追击那支亲卫军。于是,他果断下令,让士兵们原地休整,不得擅自行动。
然而,就在东蛮大军全部进入白榆城的瞬间,突然间,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声骤然响起。这突如其来的炮击,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人猝不及防。
宋大军见状,急忙高声呼喊,命令士兵们迅速寻找掩体,躲避这凶猛的炮火袭击。就在士兵们慌乱躲避之际,有眼尖的士兵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柴堆竟然冒出了滚滚浓烟。
这名士兵心生警觉,连忙迈步上前,想要一探究竟,看看这柴堆下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可当他刚刚走到柴堆旁边,还来不及看清楚下面的东西时,只听得“轰隆隆”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巨响骤然爆发。
这一连串的爆炸声,仿佛要将整个白榆城都撕裂开来。那巨大的冲击波,带着无尽的烟尘和碎石,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白榆城的爆炸声才终于渐渐停歇。然而,此时的白榆城早已面目全非,曾经那座高大巍峨的城池,此刻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仿佛在诉说着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爆炸。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是镇北王周宁!谁能想到,他竟然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将白榆城彻底炸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