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精心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爆炸阴谋,他将所有的炸药包都藏匿于白榆城中,静静等待着东蛮军队的到来。
他深知这座城市对于东蛮的重要性,一旦他们夺回此地,必定会放松警惕。而周宁要的,就是这个时机。
当东蛮军队如预期般攻入白榆城时,周宁毫不犹豫地引爆了炸药。
刹那间,地动山摇,白榆城在巨大的爆炸声中化为一片废墟。
东蛮军队毫无防备,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所吞噬,损失惨重,多达十多万兵马在这场灾难中丧生。
宋大军在爆炸中受了重伤,昏迷不醒。崔石见状,心急如焚,立刻命令手下全力救治宋大军。
与此同时,他果断下令让军队迅速撤离白榆城。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已成为一片废墟,继续留在这里已毫无意义。
然而,崔石并未掉以轻心。他担心镇北王可能在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于是派出大量探子对前方的道路进行严密侦查。
经过一番紧张的搜索,探子们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崔石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带领军队继续前行。
一路上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总体还算顺利。最终,崔石率领着军队安全抵达了望月城。
一到城中,他顾不上休息,立刻派遣使者快马加鞭赶往大将军司马南处,将白榆城发生的事情详细禀报。
他深知镇北王诡计多端,此时必须要提醒司马南加强防范,以防镇北王趁机从这边进攻东蛮。
周宁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要将白榆城彻底摧毁。这座城池对于东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但对于大周而言,却是一个极具威胁的存在。
如今,白榆城已化为一片废墟,这使得东蛮在考虑进攻镇东关时,不得不担忧北元边关的李俊锋会趁机偷袭。如此一来,原本紧张的战场局势骤然发生了转变。
东蛮的大将军司马南,在收到崔石送来的紧急军情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万万没有料到,镇北王竟然如此果断决绝,毫不留情地将白榆城夷为平地。
站在一旁的军师葛蛮,眼见司马南的面色如此阴沉,赶忙上前接过那份紧急军情。待他仔细阅读之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感叹:“镇北王这一招实在是太狠辣了!”
葛蛮稍稍定了定神,然后看向司马南,问道:“大将军,事已至此,我们接下来应当如何应对呢?”
司马南的所有精心策划和战略部署,都在镇北王周宁这一猛烈的攻击下,被彻底打乱。白榆城的沦陷,使得东蛮的门户大开,帝都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大将军司马南当机立断,决定立刻率领大军回援帝都,以阻止镇北王的进一步进攻,防止他长驱直入,直接突袭东蛮的心脏地带——帝都。
司马南面色凝重地对军师葛蛮说道:“白榆城已然失守,敌人如入无人之境,我们必须尽快回援帝都,绝不能让镇北王得逞。你则留守狼山,这里绝对不能有失!”
葛蛮沉思片刻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大将军,依我之见,我们不妨放弃所有其他城池,将所有的兵力集中调遣至狼山。如此一来,便可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无需再担忧镇北王会攻打狼山。”
司马南思索片刻,觉得这个提议虽有一定风险,但目前也别无他法。于是他点头表示赞同:“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了。我给你留下十五万兵马镇守狼山,其余的兵力我将全部带回帝都支援。”
司马南迅速做出决策,并妥善安排好一切事宜后,毫不犹豫地集结起剩余的兵马,如疾风般全速前进,直奔帝都而去。
此时,一支如疾风般疾驰的兵马正在广袤的东蛮大地上狂奔。这支军队正是由镇北王周宁亲自率领的亲卫军,他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席卷而过,所过之处,掀起阵阵尘土。
周宁身披黑色战袍,端坐于战马上,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的道路,心中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突袭。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东蛮帝都。他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东蛮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能够成功解决东蛮皇帝金世博,那么东蛮将会再次陷入分裂的局面。金世博的儿子尚且年幼,一旦金世博身亡,东蛮必然会为了争夺皇位而陷入内乱,各方势力相互争斗,东蛮将再无宁日。
而这,正是镇北王周宁的全盘计划。他深知东蛮的局势,也明白西蛮虽然被灭,但是西蛮余孽一直对东蛮虎视眈眈。
只要东蛮内乱,西蛮必定会趁机崛起,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经过一夜的奔袭,战马们也渐渐疲惫不堪,它们的呼吸变得沉重,脚步也不再轻快。
周宁见状,果断下令让军队稍作休整。他派出探子,前往前方五十里处侦查,以确保行军路线的安全,避免被敌人发现踪迹。
就在这时,一旁的铁牛开口道:“王爷,我们这样一直前进,虽然速度快,但路程却远了很多。
我担心敌人会察觉到我们的意图,从而对东蛮帝都进行回援。”
周宁一脸凝重地说道:“诸位,我们目前仅有三万兵马,所以绝对不能暴露行踪。若是被东蛮察觉我们的动向并有所防备,那我们这区区三万人恐怕就难以活着离开东蛮了。虽说选择这条路线会多走一些路,但却能有效地避开敌人的耳目。”
卫青云眉头微皱,面露疑虑地问道:“王爷,您如何能如此笃定东蛮帝都现在的兵力防守薄弱呢?”
周宁胸有成竹地解释道:“据我所知,司马南在狼山一带屯驻了三十多万兵马,白榆城也有三十多万兵马,再加上东蛮其他各个城池所驻守的兵力,其帝都的兵力绝对不会超过五万。如此一来,我们趁虚而入,突袭东蛮帝都,成功的几率自然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