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洪学一听张好古这话,心里不禁暗暗叫苦。他心里很清楚,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天上下上万两银子的流水,这可不是小数目,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惹来大麻烦。如果真的有人告到皇帝那里,恐怕自己也难以脱身。而且,就算是推荐的人,也得承担连带责任啊!
其实张好古也把话说明白了,派官可以,但是主官就别想了。过来镀金倒是没问题,只要别给我惹事就行。张好古心里暗自思忖:“这老狐狸,还想往我这里塞人呢,得看我脸色行事才行。就算你是吏部天官,又能怎样?我不答应,你也没辙!”
与此同时,闵洪学也在心里犯嘀咕:“这小狐狸,可真够精明的。我不过是想往他这里塞个人,镀镀金而已,又不是让他当主官,有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这两人都不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还都在心里暗暗骂对方是狐狸。可表面上,他们却嘻嘻哈哈地说着话,那态度好得就像是多年的老友一般,让人完全看不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崇祯帝一脸茫然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然而,那些大臣们却看得真切,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个回合毫无疑问是张好古赢了。这个后起之秀,竟然如此强势地将闵洪学这位前辈狠狠地压在了沙滩上,让他毫无还手之力!
“哎!对了,张大人,您领着我们来这市役所,难道就只是为了听听这些数据吗?如果仅仅是听数据的话,我们直接看报告就好了,何必大费周章地跑到这里来呢?”
闵洪学眼见自己在这场较量中落了下风,便急于想扳回一城,于是他紧接着向张好古发问。
张好古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闵大人问得好啊!其实有些事情我并不是很熟悉,还需要惠来时大人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所以呢,咱们还是一起去看看这里的农家情况吧。”
既然是闵洪学问的问题,那自然就该由他来继续追问了。闵洪学见状,只得顺着张好古的话说道:“好的,那咱们就去看看吧。”
惠来时可没有资格乘坐那辆小马车,他只能从马厩里牵出一匹马,然后翻身跃上,骑马头前带路,领着皇帝和一众大臣们一同前往。
一行人渐行渐远,终于来到了镇子的北面。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如同一大片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一眼根本望不到尽头。
再继续往前走,便会看到一片宽阔的湖泊展现在眼前。之所以称之为“一片”,是因为这片湖泊并非单一的整体,而是由众多四方的池塘相互连接而成的一大片水域。
在湖泊的正中央,有一个较大的蓄水池,宛如心脏一般,为周边的池塘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源。而在蓄水池的两侧,则分布着那一个个四四方方的池塘,整齐有序地排列着。
池塘的岸边,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树林,其中桑树、桃树、杏树、梨树、李树、樱桃树等各种果树交错生长,形成了一片五彩斑斓的景象。这些果树不仅为池塘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还为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池塘的水面上,游弋着许多鸭子和鹅,它们或嬉戏玩耍,或悠闲觅食,给整个湖泊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偶尔,池塘里的鱼儿会突然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活力与灵动。而鸭子们则不时地潜入水中,用它们那扁扁的嘴巴啄食着水草和泥螺,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眼前的这一幕桑基鱼塘的美景,让众人都不禁为之惊叹。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张好古,似乎在期待他能对这片美景做出一番精彩的描述。
张好古见状,微笑着对惠来时说道:“惠市长,您对这里比较熟悉,还是由您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惠来时终于开始了!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那片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只见水面上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这就是桑基鱼塘啊!”有人惊叹道。
“没错,这就是桑基鱼塘,按照张大人的说法,这可是一种生态共生的模式呢!”讲解的人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看,这里的桑叶可以用来喂蚕,而蚕沙则可以喂鱼或者作为肥水,这样一来,池塘里的水草就会长得很好。”
他指着池塘边的一群鸭鹅继续说道:“这些鸭鹅几乎都不用特意去喂食,它们可以吃池塘里的水草和泥螺,而它们的粪便又能为桑树提供肥料,促进桑树的生长。这样一来,桑树、鸭、鹅还有鱼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
“哇,真是太神奇了!”有人赞叹道。
“是啊,这种模式的好处可多着呢!”讲解者笑着说,“首先,桑树因为有充足的肥料,所以会长得很好,桑叶质量也高,用来喂蚕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而且,蚕沙和残叶还能喂鱼,这又解决了鱼的食物问题。同时,池塘里的水草因为有了蚕沙和鸭鹅粪便的滋养,也会长得十分茂盛,为鱼、鸭、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最后,剩下的就是收获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到了收获的季节,这里将会是怎样一番丰收的景象啊!”
“蚕丝,不仅可以制成丝绸,而且价格相当高昂。蚕蛹也有多种用途,可以加工成罐头,或者直接售卖新鲜的,其价格同样不菲。此外,桑葚也是一种多功能的农产品,既可以新鲜食用,也可以制成干货,甚至还能用来酿造美酒。”
惠来时继续介绍道:“这一方池塘面积约为一亩,每年的鱼类产量大约在一千斤左右。鸭蛋和鹅蛋也都能出售换钱。综合起来看,这样一个池塘每年的收入大约是三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