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顾客诞生了!是村里的张大叔。青竹有些紧张,手脚麻利地把刚烙好的锅盔装起来递给他,收了两个铜板。
张大叔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眼睛一亮:“嘿!还真是这个味儿!外酥里嫩,花椒味刚刚好!比上次吃的还香!”
有了第一个“活广告”,其他人也纷纷掏钱购买:“给我也来一个!”“我要两个!”
青竹和石柏川顿时忙得不可开交。青竹负责擀皮、包馅、烙饼,石柏川则负责揉面、烧火、收钱、递饼。一开始,两人还有些手忙脚乱,不是青竹忘了撒椒盐,就是石柏川找错了钱。
“柏川,收钱!两个铜板!”
“哦……好。”石柏川手忙脚乱地接过钱,又差点把刚做好的锅盔碰掉。
“哎呀,火小了!柏川,添柴!”
“来了来了!”
旁边的王二婶看得直乐,一边帮着维持秩序,一边给他们“打气”:“别急别急,一个个来!保证人人都有!”
摊位前的队伍越排越长,谭家锅盔的香味飘得老远,吸引了更多食客。有的人买了当场就吃,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有的人则买了带走,说是要给家里人尝尝。
青竹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颊因为忙碌而红扑扑的,但嘴角却一直上扬着。石柏川虽然也累得满头大汗,但看着妻子开心的样子,看着一个个铜板被小心地放进钱袋,他心里也觉得甜滋滋的。
然而,“创业”之路总是充满“挑战”的。
先是面粉快不够了。青竹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带来的面粉眼看就要见底。石柏川二话不说,撒腿就往家跑,又扛了半袋面粉回来,累得气喘吁吁。
接着,有个挑剔的顾客说:“你这锅盔怎么有的咸有的淡?是不是偏心眼,好料都给熟人了?”
青竹连忙道歉,解释说可能是自己忙中出错,下次一定注意。王二婶在一旁帮腔:“这位老哥,实在对不住,今天人太多,青竹这孩子忙晕了头。这样,我送您一小碟我腌的萝卜干,就着吃,保证更香!”那顾客这才消了气。
最“惊险”的是,石柏川烧火太投入,不小心把锅底的柴火扒拉出来了一点,差点燎到旁边卖糖人的摊子。幸好发现及时,才没酿成“火灾”,把青竹吓得不轻,狠狠瞪了石柏川一眼,石柏川则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不敢吭声,只敢默默地把柴火往里拨了拨。
忙忙碌碌中,太阳渐渐西斜,集市上的人流也慢慢散去。青竹和石柏川的锅盔摊前,面粉终于见了底,最后一个锅盔也卖了出去。
两人瘫坐在地上,累得几乎不想动弹。王二婶帮他们收拾着摊子,看着空荡荡的面袋和鼓鼓囊囊的钱袋,笑得合不拢嘴:“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大获成功!”
青竹和石柏川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和喜悦。
回家的路上,石柏川推着独轮车,青竹坐在旁边,手里紧紧攥着那个沉甸甸的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