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帅、士\/仕只能在“九宫格”内活动;将\/帅,每次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一格,且不能“照面”,也就是说将\/帅不能在同一直线上,无遮挡相对……”
季唯甫边说,边拿着棋,在棋盘上给吴歧比画,试图用最浅显、直观的方法,让吴歧尽快弄懂,这些吴歧从未接触过的规则。
而作为学习的一方,吴歧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学,还时不时点头示意唯甫自己在听,或听明白了;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会及时提出疑问,不藏着掖着。
倒是在旁看着这场,因他而起的教学的季老爷子,竟一时也说不清,到底是“孙媳妇”看棋和棋盘的眼神更专注,还是看孙子的眼神更专注。
不过,年轻人的样子,让老爷子想起已经去世多年的妻子——妻子年轻时,也总爱用这样专注的眼神,看着工作的他。
孙子的话,还在继续:“士\/仕,每次只能沿斜线移动一格……除了这些棋子的行进路线,不能搞错之外,象棋胜负的标准是:帅(将)被“将死”;被“困毙”,即无子可走且未被“将军”……”
季唯甫一连说了数条判定“胜负”,包括判定“和局”的规则,说完之后问吴歧:“明白了吗?”
“嗯!”吴歧脆生生应了,还顺势点了下头,表示自己真明白了。
吴歧的聪慧,季唯甫还是颇具信心,可他在稍稍放心之余,又忍不住搓着手,看向自家爷爷道:“爷爷,您可悠着来,别“熟手”欺负“生手”,欺负我媳妇儿。”
从这言辞中可看出,季唯甫平时在家,至少在老爷子这儿,还是颇受老爷子看重和喜爱,否则季唯甫断不敢和老爷子这么说话。
而老爷子的反应也在印证这一点。因为老爷子闻言,居然也只是神情一肃,瞪了“胳膊肘往外拐”的孙子一眼,似乎对孙子净向着“媳妇儿”说话的行为,很不满似的,对季唯甫说:
“你爷爷我是那样的人吗?你这浑小子,都说女生“外向”,你怎么也“外向”起来了?“儿大不由娘,孙大不由爷”是吧?”
面对老爷子的“质问”和“训斥”,季唯甫没半点儿怕的,但面上还是“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的小声儿嘀咕道:
“今晚您孙媳妇儿要是不让我上床,全赖您!上您房间打地铺去!”
这话一出,老爷子还没做什么反应,吴歧先羞恼得脸红了。他忍不住扒拉一下说话不把门的“臭猪蹄”的胳膊,低声斥道:“说什么呢你?!要不要脸?!”
季唯甫睇着他:“要什么脸?我又没说错,要脸没媳妇,要媳妇没脸,脸有什么用?”
“你!”吴歧咬住自己的后槽牙,要不是还有万分之一的理智,告知自己“季老爷子在,季老爷子在”,他非得蹦起来踹这狗东西不可!
和这浑不吝的“活土匪”,讲不了一点儿道理!讲不了一点儿!
吴歧撇过头,捂住胸口,感觉心口有点儿疼。至少三十秒之内,他不想再搭理这狗东西!
可狗东西像看不懂自己的兰花儿,为什么生气似的,轻拍吴歧肩膀,吸引吴歧注意道:“欸欸,阿兰,你这不对啊~~我向着你说话,你怎么还生起气来了?你让爷爷评评,还有天理吗?”
吴歧理也不理狗东西的话,闻言非但没把头转过来,甚至连身子,也转过去和头同仇敌忾了,徒留一个“别跟我说话,我不认识你”的背影,在和季唯甫表达“冷漠”。
看明白年轻人意思的季某人,装模作样叹了口气,对季老爷子说:“爷爷你看你这孙媳妇,脸皮忒薄,说两句就不理人了!”
老爷子也吹胡子瞪眼,瞪着自己脸皮确实很厚的孙子,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我看小谢,八成是看不惯你欺负我这老人家。棋局还没开始,你就让我老头子让着小谢,这像话吗?懂不懂敬老?”
“敬老归敬老,可有时,也想让您爱爱幼啊~~这样儿,以后我负责“敬老”,孝敬您;您负责“爱幼”,行吗?”
至于这个“幼”是谁,懂得都懂。
狗东西满脸认真,眼睛里明晃晃写着一行字:媳妇儿还小。
这种行为,简直让疑似在生闷气,实际是不好意思的吴歧,既想爱死季唯甫,又想恨季唯甫——这人,脸皮也太厚了,什么都大咧咧往外说,还一脸“理直气壮”“我就这样儿,您看着办”的滚刀肉模样。
觉得羞耻的年轻人,完全忘了,自己在吴二白面前,也时常是这副让人“牙疼”的狗德行,和季唯甫比,也不遑多让。
这也就是他头回和老爷子见面,和老爷子不熟,要是以后熟络起来,他指不定比自家狗东西,还会给自己“找梯子”,顺杆儿爬呢!
但现在,年轻人是一点儿听不下去,季唯甫不矜持、不含蓄的话,转过身看向季唯甫道:“行了行了,你别说了,别打扰我和季老下棋。”
某人秉承“二十四孝好老公”的原则,见媳妇儿开口,就回给吴歧一个“行吧,都听你的”的眼神。
之后,季唯甫果然没再说过一句话。观棋不语真君子,不外如是。
而季老爷子也确如吴歧盲猜那样,在与吴歧对弈的过程中,观察吴歧的脾气秉性。
神奇的是,他原本以为眼前的年轻人,是个“小炮弹”一样的性格。毕竟孙子来他这儿打“恋爱报告”,给“孙媳妇”做铺垫的时候,明确说过,“孙媳妇”是个非常活泼的性格,而儿子、儿媳——也就是唯甫父母,也从旁证实了这一点。
可他如今看吴歧屏息凝神、镇静自若的样子,又显不出半点儿“活泼”(急躁)。
且,他目前已经知道,眼前的年轻人,对象棋,完全是个“门外汉”,连规则都是刚听自家孙子说的;加之和年轻人对弈的是自己,紧张、慌乱才是正常反应。
但他从年轻人脸上,却完全看不出这种情态。
要么是年轻人隐藏得极好,好到能瞒过他这老头子;要么就是年轻人心态好,“心脏”确实强大,遇到自己不擅长、不熟悉,还有“强大”对手的境遇,也能保持镇定——这是相当优秀的能力。
别说像年轻人这么年轻的,就是他见过的,很多比年轻人年长的,甚至可称之为是年轻人父辈的人,也未必都能有年轻人这份从容和定力。
再看年轻人的“棋路”,似乎也在验证他的判断:稳扎稳打、不骄不躁。
但这不代表年轻人没有“进取心”,没有“冲劲儿”,如果找到合适机会,年轻人也会果断出手,攻城略地,毫不拖泥带水!
甚至年轻人在“稳”的时候,也不是全然“无为”,而很可能是在学习、观摩他的“棋路”。年轻人不图一子之得失,甚至“胆大包天”的,和他玩起了“诱敌深入”“打游击”那一套,试图给他“下套儿”。
冷静的头脑、敏锐的判断、极强的学习、思考和应对能力;强压下的抗压能力、情绪管理和稳定性;全局观和灵活多变的创新能力,年轻人似乎都不缺。
这样的人,才适合当“统帅”,当“棋手”,带领家族和派系越走越远。
要说年轻人有什么“美中不足”?或许是太年轻,还缺乏经验和阅历——但随着时间推移,这项“短板”,也终会补足。
这盘棋,最终以“和局”告终。
原因是吴歧是个“新手”,想一上来就赢老爷子,那纯属“开挂”。
且和领导、长辈下棋,应该怎么下呢?
自己赢,要表现出赢得很“艰难”、很“侥幸”——否则让领导、长辈没面子,下不来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反之领导、长辈赢,也要让领导、长辈感觉自己“赢得很艰难”,是靠“自己实力”艰难获胜的——势均力敌的棋局才有乐趣,才能让领导、长辈开心。
可不管哪种结局,要控制棋局走向,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都需要下属、晚辈的棋艺,至少高出领导、长辈两个段位以上。而且还不能让领导、长辈看出自己是故意放水。
否则,就是瞧不起人!
所以下棋,尤其是和领导、长辈下棋,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这件不容易的事,以吴歧如今“纯·新手小白”的水平,是无法做到的,所以他确实是在用,自己的真实水平,和老爷子对弈。
尽管在要强(脸皮薄)的少爷心里,“和局”也是“输”,可输给老爷子怎么能叫“输”呢?——那分明是对老爷子的“孝心”!是“懂事”!
至于老爷子为什么和一个“新手小白”下棋,还能下成“平局”?
自然是因为这场棋局的重点,在“以棋观人”——是老爷子借下棋,观察、考教吴歧的品性,而不单纯在下棋本身;
而另一个原因自然是……老爷子自己下棋的水平,也不怎么样,还是个“又菜又爱玩儿”的,咳!
当然这一点,一生刚强(要脸)的老爷子,是绝不会承认的!
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