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关,威武军防御使郑虎的营帐内。
经过北凉关消息的冲击,营帐内的气氛虽然依旧保持着边军特有的粗犷,但无形中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警惕。巡逻的士兵更加频繁,守卫的眼神也更加锐利。
郑虎本人虽然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镇定,甚至还有闲心与手下将领讨论着一些日常军务,但那双时而闪过精光的眼睛,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郑虎正对着一张地图指点着什么,突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又是一名斥候,不过这次的神情不再是之前的惊恐,而是带着几分郑重。
“报将军!” 斥候快步入内,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用蜡封好的书信,“镇北军萧岩将军派人送来的急信!”
“萧岩?” 郑虎闻言,眉头猛地一挑,停下了与手下将领的讨论。萧岩,镇北军统领,也是北境十二边军中资历最老、实力最强的几个统领之一,与他郑虎素来没什么深交,但也算不上敌对。
这个时候,他突然派人送信来,意欲何为?
他示意斥候起身,接过那封信函。信封质地考究,封蜡完整,显然是正式的信函。郑虎用粗壮的手指熟练地撕开封蜡,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开门见山,先是提及了近日边关局势动荡,北凉关定远军之事更是令人扼腕,然后话锋一转,以“共商边防大计,互通声气,以备不虞”为由,邀请他郑虎以及其他几位边关的防御使、都尉等,择日前往位于几处关隘之间的中立地点——寒月关一叙。
郑虎快速地将信看完,脸上再次浮现出那种带着三分轻蔑、七分了然的冷笑。
他随手将信纸往桌案上一扔,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对着身旁的心腹副将陈明嗤笑道:“看看,我说什么来着?”
郑虎的语气中充满了嘲讽:“狄仁杰在北凉关那雷霆一击,果然是把这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老狐狸们,都给吓破胆了!这么快就开始抱团取暖,想要串联在一起了!”
陈明拿起信看了一遍,也皱起了眉头:“将军,萧岩此举,召集我等前往寒月关,名为共商防务,恐怕……”
“恐怕个屁!” 郑虎毫不客气地打断他,冷笑道,“什么狗屁共商防务!他萧岩什么时候这么顾全大局了?这明摆着就是章子安被灭了门,他们怕了!怕狄仁杰那把刀下一个就砍到自己脖子上!所以急着把大家伙儿都召集起来,要么是想歃血为盟,共同对抗;要么,就是想互相探探底,通通气,看看能不能拧成一股绳,增加点跟那位总监察使大人谈判的筹码!”
郑虎的眼神锐利,一下子就洞穿了萧岩这封信背后的真实意图。这些边军统领,平日里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拆台,只有在感受到共同的、致命的威胁时,才会想到联合起来
。而狄仁杰在北凉关展现出的酷烈手段,无疑就是那个让他们感到致命威胁的源头。
“哼,一群见风使舵的家伙。” 郑虎再次冷哼一声,端起桌上的酒碗灌了一口,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但同时也闪烁着一丝玩味的算计。
这个所谓的“寒月关之会”,他去还是不去呢?去了,或许能探听到更多消息,看看其他人的态度;不去,又显得自己不合群,可能会被孤立。这倒是个需要好好掂量一下的问题。
云中关的寒风,似乎也因为这封突如其来的信,而变得更加诡异起来。
一场由恐惧引发的边军串联,正在悄然酝酿。
几乎就在郑虎捏着那封来自镇北军的信函,冷笑着揣测萧岩意图的同时,类似的信使也顶着风雪,奔波在北境各处险要的关隘之间。
镇远关,防御使府。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镇远军统领杜武,正对着沙盘推演着什么。当亲兵将萧岩的信呈上时,他粗重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
看完信,他沉默了良久,重重地叹了口气。北凉关的惨状他已有所耳闻,狄仁杰的狠辣手段让他心惊肉跳。萧岩此举,名为共商防务,实则……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将信纸揉了揉,又缓缓展开,眼神中充满了忧虑。
定襄关,都尉府中。向来以沉稳持重着称的定襄军统领石坚,接到信后,并没有立刻表态。他仔细地将信读了两遍,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他的神情平静,但眼神深处却透着一丝警惕。
萧岩召集众人,意图不言自明。只是,这趟浑水,是该去蹚,还是该避而远之?去了,是与众人捆绑,还是会被卷入更大的漩涡?他需要好好权衡一番。
安远关,防御使衙署。安远军统领陆平看到萧岩的邀请函时,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他平日里与世无争,只求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定远军的覆灭,如同平地惊雷,也让他感到了唇亡齿寒的危机。
萧岩牵头召集,或许是坏事,但也未必不是一个互相通气、寻求自保的机会。
只是,枪打出头鸟,这寒月关之会,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他心中忐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塞北军大营。统领杨奉看完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与郑虎倒有几分相似,但眼中更多的是算计。
他将信纸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似乎在评估着这次集会的份量和潜在的利益与风险。
平阳府,平阳军的驻地。由于主将李存孝正奉命暂管北凉关事务,收到萧岩邀请函的是留守的副将。这位副将看着信函,脸色变得十分古怪。
平阳军刚刚经历过清洗换帅,新任的李存孝将军又是那位总监察使大人倚重之人……萧岩这封明显是针对狄仁杰、意图串联边将的邀请函,送到平阳军这里,是什么意思?是试探?还是故意拉拢?副将不敢擅自做主,立刻派人将信件内容快马加鞭送往北凉关,请示李存孝将军定夺。
一时间,北境十二边军中,除了已经覆灭的定远军和远在东南、暂时未受波及的几支部队外,大部分实力较强的边关统领,都收到了这份来自镇北军统领萧岩的邀请函。
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忧心忡忡,觉得大难临头;有人警惕万分,担心这是引火烧身的陷阱;有人暗自盘算,想借此机会合纵连横,谋求自保;甚至可能还有人带着一丝幸灾乐祸,巴不得看到其他人先去触那位狄大人的霉头。
但无论他们各自打着怎样的小算盘,心中都清楚一点:狄仁杰在北凉关点起的那把火,已经彻底烧毁了边军内部原有的脆弱平衡。萧岩的这次召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标志着边军势力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开始寻求联合与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