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牛的运粮生涯开始了,从无为、舒城往铜柏山是分段运粮 ,大牛分到了运粮的最后一段,运粮的路线全程在桐柏山中,在第5师的完全控制之下,安全上有保证,但全程都是山路。需要人力用扁担挑回来,还是很辛苦的,不是壮劳力,很难吃得消。
大牛早上出发时,锣框里装上了山货,没有装得太满,大牛能承受的住,他看了看别人的锣框,大多数装的也是山货,少数装的是铜块,沿途有士兵护送。差不多中午到达中转站,短暂时间吃饭后,挑上粮食往回赶,傍晚时分回到出发地。当天晚上就付了粮食作为报酬,大牛放下心来,连夜让村里的一个后生,把大家分到的粮食全部送回了庄子上。这些都是救命粮,粮食到了庄上才放心。
张新生回到营部向营长、指导员报告了小刘庄的情况。营长、指导员又向上级汇报,一步一步汇总到了第5师师部,师部统计南阳地区已经有将近一千青壮在为第5师做事。桐柏山根据地恢复的比较晚,没有太多的余力支援百姓,这是与大别山第9师、第10师、无为第7师合作,第5师才敢领头出来救灾。
无为第7师有\"富7师、甲全军\"的称号,第7师承接了新一团开创的局面,在政委曾希胜的带领大力发展经济,如今已是富的流油,他们在汤家沟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号称小上海,根据地内建立了银行,发行了大江币。第5师还听说,就是鬼子的商队在第7师的地盘也得交抗日税。第七师战士每个月有5元津贴,伙食也按照最高标准发放大米。牙膏、军装、武器都是最新款,香烟更是每个月一条,武器装备最先进(全日式),第7师财政储备充足,1941年底除粮食外第7师上交军部加上通过军部给第5师的现款,大约为6000万元法币,折合黄金为30万两。
41年下半年,河南干旱,军部就在为救灾作准备。军部命令皖东、皖中向山东沂蒙军区、桐柏山第5师开始送粮。第5师从1941年冬季开始陆陆续续有灾民来桐柏山求援,第5师以工代赈,安排这些灾民青壮去挖矿、修山塘、运输粮食,组织妇女、老人纺纱、织布、做军鞋、军服。
春节过完后,第5师接收灾民的数量明显增多。河南各地祈雨活动震天,无奈老天还是不给面子,一滴雨不下,麦田里的麦苗眼看就要枯死。第5师确信在1942年河南要出现大饥荒,根据延安总部、黄花塘军部的指示,第5师开始派出工作小组前往周边各地,开始引导灾民,向桐柏山、大别山转移。
这些工作本来应该由国府承担。然并卵,第5师从来不抱这种不切实际的希望,灾难中国府官员不从中渔利、不伙同商人囤积居奇,第5师已是求神拜佛了。1941年粮食减产,国府征收军粮如常,没有减免一两粮食。就是42年旱灾再严重,第5师也不会相信国府会减免征粮。第5师恐怕永远也想像在不久的将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在灾荒中强制征粮,对河南省主席讲了一句经典名言:“饿死灾民地还是中国的,饿死士兵就会亡国。”
这样情形在八路军晋冀鲁豫根据地也开始出现,1942年开始,根据地周边难民不断向我军求援,聂司令根据延安总部的指示开始救灾,减免公粮,以工代赈组织灾民自救。陕甘宁向周边及四川购粮,为了购粮延安总部拿出了黄金、银元储备,还不惜拿出珍贵的青霉素与地方实力派交换,购得大量粮食支持八路军根据地。同时廷安总部向重庆国府预警河南饥荒,然而这些消息如泥沉大海,不知所踪。
山东的旱灾也不轻,好在山东根据地从建立开始,就组织屯田,兴修水利,建山塘水库。而且1941年粮食取得了丰收,42年虽然也旱,但有山塘、水库,预计粮食不会大量减产,根据地还有新四军军部从皖东、皖中调拔过来的粮食。可以说山东根据地是:身上有粮、心中不慌。
山东根据地军政委员会向湖西军区调拨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军政委员会根据国共双方协议,还向苏鲁战区输送粮食。苏鲁战区刚遭重创,粮食弹药都很缺乏,应于学忠之请,山东根据地军政委会批准沂蒙军区兵工部向于学忠部补给了部分弹药。
另据内线情报苏鲁战区吴化文部因补给与山东省主席牟中珩、苏鲁战区司令于学忠产生矛盾。在沂蒙军区讨论该问题时,李振华致电沂蒙军区司令部杨司令、黎政委,虽然在沈鸿烈时期,吴化文部针对沂蒙军区,但为顾全大局,防止吴化文部与苏鲁战区东北军矛盾激化,倒向日军及伪南京政府。李振华力主对吴化文部进行粮食、弹药支援,同时派出政工人员,对吴化文部进行渗透,分化。
李振华可是清楚的记得吴化文部可是因为补给问题与苏鲁战区闹翻,并在军统的指示下,投降了日军和南京国民政府。吴化文的投降导致了苏鲁战区在山东的崩溃。虽然苏鲁战区撤出山东,在事实上有利于我军扩大活动范围,但李振华不屑于利用这一点。而且今世苏鲁战区粮草、弹药供应被沂蒙军区捏在手上,沂蒙军区有信心苏鲁战区在大方向上会配合我军作战。
杨文翰、黎玉被李振华说服,向军政委员会提交了针对对吴化文部的方案,得到了军政委员会的批准。于是沂蒙军区向吴化文部提供了粮草、弹药的支持,吴化文向我军表示感谢,与我军的关系得到了缓和。杨文翰、黎政委趁势派出政工人员进入吴化文部加强与之的联系、展开合作。
湖西根据地单县、丰县灾情严重,隔壁河南商丘更严重,春节过后,就有河南的灾民向湖西这边迀移,目前人数还不是太多,那是因为灾区百姓还在苦等5月6月的夏收。可惜的是连续干旱及蝗灾,商丘地区几乎是颗粒无收,到那时难民潮才会大爆发。湖西根据地组织灾民大挖抗日沟,除了沂蒙根据地向湖西调拨粮食外,根据地也在破袭日军据点及反动恶霸围子,想尽办法尽可能的收集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