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的面色一点一点惨白了下来。
自己怎么忘了,谢凛他一直都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
她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没有结婚,在其他男人因为她的美貌对她趋之若鹜的时候,他便对她不假辞色了。
而且……他不吃她那一套。
认识谢凛之前她一直觉得男人很蠢,只要漂亮女人掉几滴眼泪,一个崇拜的目光,他们就会被迷惑,轻易答应你的要求。
但谢凛改变了她对男人的刻板印象。
不论她如何装柔弱装无辜,一脸崇拜地求助他,他看她的目光都没有改变过。
永远都是冷淡中带着嘲弄。
正因为这样,她的征服欲才会爆发。
只要想到将来那双眼睛会为她化作温柔和深情,她就忍不住心旌摇曳。
然而那只是她的想象,谢凛眼中却是出现了温柔和深情,但却并不是为了她。
这般想着,白燕的眼底快速划过一抹狠厉。
“谢凛,顾拙她是假的,真正的顾拙早就死了,你发现了没有?”她抬头,大声喊道:“你喜欢的那个顾拙已经死了,现在的这个顾拙是个假的,她只是一个野鬼,你不要被她骗了!”
谢凛嗤笑,“说出这么可笑的话,你认真的?”
“我说的是真的!”白燕激动道:“你想想啊,否则她一个村姑,又怎么可能会有那么高明的医术?我问过了,很多七老八十的老中医,医术都未必有她高明,她至少也是个几百年的老鬼,否则根本不会有那么好的医术!”
她觉得自己这话有根有据,谢凛便是没有全信,肯定也会有所怀疑的。
“呵……”谢凛忍不住笑了,“你自己是庸才,就认为全世界都是庸才了。”
“你……”他话里的嘲讽意味毫不掩饰,白燕忍不住涨红了脸,“你什么意思?”
谢凛往后一靠,神情闲适道:“我跟阿拙自小一起长大,她四岁的时候,就靠着听哥哥姐姐们背书,看他们写作业认识了上千字,她上学早,是班里最小的学生,但就一年的时间,她就把小学课本看完,每次考试都是满分。到她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不管她课上做什么了。她开始自己看书,看初中和高中的课本。她身边的人也会想办法帮她寻摸各种各样的书看。”
“等后来村里来了知青,她就开始跟着知青学。那些知青教了她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和才艺,你别看阿拙小学都没念完,但我可以说,寻常高中生根本就没办法跟她比。”
其实他很想细说,阿拙学了些什么,那么多门外语,手风琴、口琴、美声、朗诵……然而这些说出来,会对董贞他们不利,他便只能省略。
还有跟药姑学医的事,也不能摆到明面上说。
虽然大家都能猜到她的医术是怎么来的,但猜到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当然,这些话他根本不是说给白燕听的,而是说给段志生等人听的。
——别看他们此刻没有什么存在感,但谢凛知道,他跟白燕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不会错过。
他环胸,看着白燕道:“顾拙是不是顾拙,我这个和她一起长大,如今是她枕边人的人比你更有话语权。”
“不可能!你肯定是被她迷惑了!谢凛你太让我失望了,我以为你是不一样的,结果你跟其他男人一样,也贪图美色,只闻新人笑不闻新人哭,你这样,让真正的顾拙情何以堪?”白燕忍不住骂道。
谢凛冷笑,“假话说一百遍也只会是假话。我看你就是嫉妒阿拙,所以才这样诋毁她。先不说封建迷信可不可信,若阿拙真像你说的那样是百年老鬼,你现在还能好好活着?”
白燕张口想要反驳,谢凛却已经不愿意再听她说那些废话了。他摆了摆手道:“你要说的如果就这些的话,我先走了。”
他对一边的段志生颔首,就打算离开。
“等等!”白燕伸出手挽留道:“我们不说顾拙了,我们来说正题,我们来说陈心婉。”
谢凛停下脚步,转身有些不耐烦道:“你到底想说什么,一次性给我抖落干净吧。”
“陈心婉不是你的亲生母亲,这事你知道的。”白燕不敢卖关子,开口道:“但是你是她用一只鸡买回来的你知道吗?”
“一只鸡?”谢凛挑眉。
都说他被抱回去的时候高烧不退,好多人都说他活不了了,所以他拿不准自己是被卖的,还是因为快死了所以被白送给了陈心婉。
“对!”白燕道:“我爸留下的笔记里记录了这事,陈心婉手里很拮据,拿不出多少钱,正好你病得快死了,她便拿本来打算去镇上卖掉的鸡换了你。”
谢凛谈不上有多意外,便是这样,因着陈心婉也算对他有救命之恩,两人之间在许多人看来依旧是有母子情分的。
别看他如今对陈心婉不太理会旁人都不说什么,真到将来陈心婉生了病,自己要是不闻不问的话,肯定是要被人议论指点的。
看出谢凛的不以为意,白燕连忙道:“但是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陈心婉让你在一张卖身契上压了手印。”
“什么意思?”谢凛难得有点发懵。
卖身契?
现在还有那样的东西?
白燕道:“陈心婉北方的地主家庭出身,她自小便习惯了被奴仆伺候的生活。自小,她家里的奴仆都是签卖身契的。”
“可是卖身契这东西,在新社会根本无效啊。”段志生忍不住开口道。
白燕乜了他一眼,然后才对谢凛道:“但是陈心婉不这么认为啊,她认为新社会跟民国一样,早晚也会成为过去式。她认为卖身契被废除也只是一时的。她认为,这个世道早晚会被‘拨乱反正’的。”
段志生倒抽一口冷气,这种想法……跟叛国有什么差别?
像陈心婉这种想法的,才是真正的封建毒瘤啊!
这种思想还遗留在旧社会的人,才该被送去农场再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