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帝国集结士兵,向颍州进军的消息,很快传达到了段豪这里……
段豪看着军报上的字迹刺得段豪双目微沉。
他指尖叩击着紫檀木案,声响在寂静的中军帐里格外清晰……颍州绝非普通城池,那是拱卫中原腹地的门户,一旦城破,大周兵马便能如潮水般涌入,而这背后藏着的杀招,远比兵锋更致命。
段豪推行新政数年,最核心的则是“均田令”本就是与世家豪族的生死博弈,他不仅收缴了那些传承数代的“荫蔽田”,更将万亩良田按丁口平摊给佃农与流民,让无数百姓从苛捐杂税里喘了气,却也把整个中原世家逼到了对立面。
如今这些豪族表面俯首帖耳,不过是因为段豪的铁律与兵权压得他们动弹不得,可一旦大周兵临城下,这些人必然会以“驱逆贼、复祖业”为号举事……一处叛乱便是星火,若让这星火燎原,他苦心经营的势力版图转瞬就会分崩离析。
这正是大周的毒辣之处,不与他拼兵力,反倒精准捅向了他最薄弱的“内部裂痕”。
“不能退。”段豪猛地抬头,目光扫过帐中悬挂的舆图,声音掷地有声。
他即刻点将:慕容龙,段无敌,你们二人各领五万兵马进攻襄阳,既要继续围困城中残敌,更要稳住中原后方,防世家趁机生乱,而他自己,则点齐十万精锐,亲自挂帅开赴颍州……这一战必须正面接,且必须赢。
战略布局远不止于此。
段豪又传两道密令:一是令西出巴蜀的陈默、孔济两部,即可整顿兵马,转而东出,横扫荆州的势力范围……
段豪拿下巴蜀,可以直接确定的是,对方已经没有力量守住荆州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方要集结兵马,攻打颍州的原因。
这么做,无非就是殊死一搏,如果继续这样与段豪耗下去的话,他们是耗不过段豪的,所以他们只能走险招,从而击败段豪。
而段豪也是明白这一点的,这是个阳谋,段豪不得不已深入局去与对方决战。
但同时段豪也不会放弃如今的大好形势,所以让陈默与孔济率领大军东出,横扫这些薄弱的城池,扩张势力范围。
段豪是明白,大周帝国在南方是不得民心的,因为世家制度的原因,让很多百姓们十分怨恨朝廷,这也是为什么中神道崛起的原因。
所以段豪的势力横扫南方,基本上是可以说是势如破竹的,同时段豪还让这俩人,阻拦末山蟒……
段豪是知道末山蟒的强大,此人必然会率军南上,作为大周帝国后方的援军,而段豪则让陈默与孔济拦住末山蟒,让对方的前线是没有后援部队的。
帐外夜风卷着旌旗猎猎作响,段豪走到舆图前,指尖从颍州一路划向江南。
他太清楚这一战的分量:大周已是强弩之末,此番攻城本就是拼死一搏,而他若胜,便再也没有势力能阻挡他南下的脚步,扫平南方、一统天下的宏图,便只剩最后一步。
想到这里,他眼底翻涌着灼热的光,掌心攥紧了腰间的佩刀……这盘棋,他必须赢,也只能赢。
荆襄的夜风裹着江雾,吹进郭准的临时军帐时,他正俯身盯着案上的舆图,指尖在“巴蜀”与“颍州”之间反复摩挲。
段豪的战略意图,早已在他心中勾勒得清晰无比……那支突然多出的巴蜀兵力,绝非用来虚张声势。
段豪一边亲率十万大军奔赴颍州决战,一边让陈默、孔济两部东出,名义上是“横扫荆州”,实则是想借巴蜀兵锋撕开南方防线,再顺江而下突入江州,最终形成对颍州大周军的“南北包夹”。
“若只盯着颍州的正面战场,才是真的中了段豪的圈套。”郭准突然抬首,对帐下参军冷声道。
他太清楚段豪的底气在哪,控制了巴蜀,便有了多线作战的资本,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进攻颍州的原因。
所以对于巴蜀的陈默和孔济,他也是做好了部署。
一旦让这支部队在荆州站稳脚跟,不仅南部地区出现大规模的沦陷,南方各地也会因无兵驰援而接连陷落,到那时,即便颍州战场赢了,那么他们南方也是混乱不堪。
所以郭准对此,那也是有着充足的应对之策。
所以在他临行前,他给末山蟒,命令简洁却精准,率所部精锐集结江州,不必与陈默、孔济硬拼,只需牢牢守住荆州通往江州和扬州的要道,筑造防御工事,目的只有一个,拖。
拖到颍州战局分出胜负,拖到段豪的主力被拖垮,拖到那支巴蜀奇兵因粮草不济、进退维谷而失去战力。
至于围攻襄阳的段无敌、慕容龙,郭准也早有算计:‘末山蟒在荆州开辟第二战场,恰好能能给襄阳的守军减缓压力,保证襄阳不会沦陷,从而让段豪完全控制荆州。
接到命令时,末山蟒正在营中校场视察军备。
他捏着郭准的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中满是对大周的忠诚。
作为如今大周帝国少有的精锐将领,他从没想过这道命令背后藏着别的心思,只当是为帝国尽忠的关键一役。
当即传令下去,在江州集结二十万兵马。
要说,如今南方谁的兵力最多,那就是末山蟒,末山蟒此时号称手里有五十万大军,其原因也是中神道和流民的原因。
因为在他的治理之下,很多流民,百姓纷纷投靠于他,为一条活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兵力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
当然主力兵力也就三万余人……
他亲自率军向前线而去,设立设拒马,在山头设置烽火台,连斥候的巡逻路线都精确到了时辰……他满心以为,自己正在为大周帝国的胜利筑起一道屏障,却没察觉背后早已袭来的暗箭。
如今的末山蟒,对比于李黎,那也是不逞多让,李黎被称之为柱国大将军,但是要说手里的兵马,那是没有末山蟒多的,同时势力范围,那也是没有末山蟒多的。
毕竟此时的末山蟒,都督江州,广州,湘州,宁州,越州,扬州诸军事。
一人统辖六州,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