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殿内的烛火微微跳动,映得他的面容更加威严。赵希若站在原地,等待着他的回答,心中却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终于,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低沉:“朕知道了。”
赵希若有点无语,但是皇帝没继续发话,她也不好催。
皇帝接下来声音有点沙哑的说:“你先下去吧,容朕好好想一想。太子,你也回吧。”
太子和赵希若纷纷告退,只留下皇帝一个人独自斟酌。
皇帝赵恺渚坐在养心殿的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目光深邃地盯着眼前的记录册。赵希若刚刚呈上的调查报告摆在案头,厚厚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空饷问题的证据。五十万两白银的贪污数字如同一个沉重的锤子,狠狠地敲击着他的心。他缓缓翻动着纸页,眉头紧锁,心中波澜起伏。
“五十万两……”皇帝低声自语,声音中透着一丝沉重。他深知,这个数字背后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更是军心的动摇和国力的削弱。空饷问题如同毒瘤,侵蚀着国家的根基,若不及时根除,后果不堪设想。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衣衫褴褛的士兵,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却连温饱都无法保障。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将领,却在私吞军饷,过着奢靡的生活。
“朕该如何是好?”皇帝心中自问。
殿内的烛火微微跳动,映得皇帝的面容更加威严。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宫殿和花园。夜色深沉,远处传来几声更鼓,让他感到时间的紧迫。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既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又要避免激化矛盾。
皇帝回到龙椅旁,重新拿起记录册,目光落在赵文远的名字上。 赵文远只是冰山一角,空饷问题牵涉的将领和官员远不止这些。直接严惩可能会打草惊蛇,而如果能通过一场宴会,既表彰将领们的功绩,又暗中试探他们的忠诚,或许能为后续的改革铺平道路。
“来人。”皇帝沉声唤道。
一名太监匆匆走进殿内,躬身道:“皇上,有何吩咐?”
“传朕旨意,召平南王史俊贤、北熊军团、金象军团等军队高层,明日午时在太和殿举行宴会,庆祝我朝击溃北乌国军队,签订合约。”皇帝的声音平静而威严。
“遵旨。”太监领命退下。
皇帝靠在龙椅上,手指再次敲击着龙案,心中开始勾勒明日的计划。他决定在宴会上借先帝托梦之名,表达对兵权的担忧,以此观察将领们的反应。如果他们忠诚表态,他可以顺势安抚;如果有人露出异心,他也能及早察觉,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先帝啊,希望您能保佑朕此举顺利。”皇帝在心中默默祈祷。 他必须小心行事,既要让将领们感受到他的信任,又要让他们明白兵权的重要性。
夜幕降临,养心殿的烛火摇曳,皇帝独自坐在龙椅上,陷入了沉思。殿外的风声渐渐小了,宫廷中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皇帝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星空上,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不安。明日将是一个关键的日子,他必须步步为营,确保万无一失。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旁,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以国为重。”这四个字仿佛给了他力量,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将纸张折好,放入袖中,然后吹灭烛火,走回龙床边。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宴会的场景。他想象着平南王史俊贤那张精明的脸,想象着北熊军团和金象军团的将军们会如何反应。
终于,疲惫袭来,皇帝渐渐睡去。在梦中,他仿佛看到了先帝。先帝站在他面前,微笑着点头,似乎在肯定他的决策。而远处,赵希若的身影若隐若现,她手持记录册,目光坚定,似乎也在等待着他的下一步行动。
翌日清晨,宫廷中的气氛异常忙碌。太监和宫女们来回穿梭,准备着宴会所需的物品。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侍卫们站得笔直,手中长矛闪着寒光,等待着军队高层的到来。阳光洒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上,映出一片辉煌的景象。
皇帝赵恺渚早早地来到了太和殿,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着殿内的布置。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摆放着精美的桌椅,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和美酒佳酿。殿外的乐师们正在调试乐器,琴声和箫声交织在一起,为即将开始的宴会增添了几分喜庆。皇帝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但眼神中却藏着一抹深意。
“皇上,一切准备就绪。”一名太监走上前来,恭敬地禀报道。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殿门口。 他挥了挥手,示意太监退下,然后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步骤。
与此同时,军队高层们陆续抵达宫门。平南王史俊贤一马当先,他身着华丽的朝服,头戴金冠,气宇轩昂。身后跟着北熊军团的将军李牧和和金象军团的将军赵武陵等人。他们都是朝中的重臣,手握重兵,地位显赫。史俊贤走在最前面,步伐稳健,脸上带着一丝自信的笑容。他环顾四周,心中暗自揣测皇帝召集众人的目的。
“平南王殿下,请。”一名太监引着史俊贤走向太和殿。太监的声音恭敬而小心,显然知道这位王爷的身份不简单。
史俊贤微微一笑,迈步走进大殿。他环顾四周,只见殿内装饰豪华,气氛庄重,心中不禁生出一丝警惕。 他走到自己的座位前,轻轻坐下,目光扫过殿内的布置,心中暗自盘算着应对之策。
李牧和和赵武陵紧随其后,两人互相点了点头,然后各自落座。李牧和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脸上带着战场上磨砺出的坚毅;而赵武陵则显得更加儒雅,眼中却闪着一丝精光。他们坐下后,低声交谈了几句,显然也在揣测皇帝的用意。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高呼,皇帝赵恺渚缓步走进大殿。他的步伐从容而威严,身后跟着几名贴身侍卫。殿内的气氛顿时一肃,所有人都站起身,齐声行礼:“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微笑着挥手道:“诸位爱卿平身,今日是庆功宴,不必拘礼。”他的声音温和而洪亮,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
众人谢恩后,纷纷落座。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暗自观察着他们的表情。他注意到史俊贤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而李牧和和赵武陵则显得更加谨慎。
“诸位爱卿,今日朕召集大家,是为了庆祝我朝击溃北乌国军队,签订合约,保我疆土安宁。”皇帝的声音洪亮而威严,“这是诸位爱卿的功劳,朕特此设宴,以示嘉奖。”
“谢皇上隆恩!”众将领齐声应道,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他们举起酒杯,向皇帝敬酒,殿内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皇帝举起酒杯,笑道:“来,诸位爱卿,朕敬你们一杯。”他一饮而尽,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众将领见状,也纷纷举杯,一饮而尽。乐师们奏起了欢快的乐曲,殿内的气氛愈发融洽。
然而,皇帝的心中却并不轻松。他一边与众将领谈笑风生,一边暗中观察着他们的言行举止。 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自己的担忧抛出,试探这些将领的反应。而这个时机,就在酒足饭饱之后。
宴会还未正式进入高潮,皇帝的目光落在平南王史俊贤身上。史俊贤正在与身旁的赵武陵低声交谈,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殿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太和殿内的气氛却越来越热烈。皇帝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
太和殿内,灯火辉煌,觥筹交错。皇帝赵恺渚坐在龙椅上,面带微笑,与众将领畅谈国事。平南王史俊贤坐在他的左侧,北熊军团的将军李牧和和金象军团的将军赵武陵等人分坐两侧。殿内的气氛热烈而融洽,乐师们的琴声悠扬地回荡在空气中。
“平南王,此次击溃北乌国军队,你功不可没。”皇帝举杯向史俊贤敬酒,语气中带着赞赏。他的目光温和,似乎对这位王爷充满了信任。
史俊贤连忙起身,恭敬道:“臣不敢居功,此乃皇上洪福,众将士用命之故。”他低头行礼,语气谦逊,但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
皇帝哈哈大笑:“平南王谦虚了,朕知道你的本事。来,朕再敬你一杯。”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史俊贤谢恩后,也一饮而尽。他坐下后,目光扫过殿内的众人,心中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暗自揣测着今日宴会的真正目的。
其他将领见皇帝如此高兴,也纷纷举杯向他敬酒。李牧和站起身,粗声道:“皇上,臣敬您一杯,愿我朝国运昌隆!”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战场上的豪气。
皇帝微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好,李将军,朕知道你的忠心。”
赵武陵也不甘示弱,起身举杯道:“皇上,臣也敬您一杯,愿我朝永世太平。”他的语气儒雅,带着一丝文人的风度。
皇帝哈哈大笑:“好,诸位爱卿的祝福,朕心领了。”他连饮几杯,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似乎颇为高兴。
宴会进行到一半,皇帝突然放下酒杯,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微笑道:“诸位爱卿,今日之宴,不仅是为了庆祝胜利,也是为了让大家放松一下。平日里,你们为国征战,劳苦功高,朕心中有数。”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似乎在拉近与将领们的距离。
“谢皇上体恤。”众将领齐声应道,脸上带着感激之情。他们纷纷举杯,向皇帝表示谢意。
宴会持续了数个时辰,君臣之间把酒言欢,气氛融洽。太和殿内,觥筹交错,笑声不断。平南王史俊贤与皇帝赵恺渚频频举杯,谈笑风生。其他将领们也纷纷敬酒,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乐师们的琴声渐缓,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欢声笑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将领们都已经酒足饭饱,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烤鹿腿、炖燕窝、蜜汁鲤鱼等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宫女们来回穿梭,为众人添酒加菜,整个太和殿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
史俊贤放下酒杯,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殿内的众人。他注意到李牧和已经有些醉态,赵武陵则依然保持着清醒。他心中暗自思量,这场宴会进行到现在,皇帝一直笑容满面,似乎并无异样。但他总觉得,皇帝的平静背后,藏着某种深意。
皇帝赵恺渚放下酒杯,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心中暗自盘算着时机。他知道,现在是宴会的高潮,也是抛出自己担忧的最佳时刻。他故意放慢了语速,微笑道:“诸位爱卿,今日之宴,朕甚是欣慰。看到你们为国效力,朕心中甚感安慰。”
“谢皇上隆恩!”众将领齐声应道,脸上带着感激之情。
皇帝点了点头,继续道:“朕常想,我朝能有今日之盛况,全赖诸位爱卿的忠心与勇武。 ”他的语气依然温和,但话中却带着一丝转折。
史俊贤闻言,心中一动。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皇帝身上。其他将领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纷纷放下酒杯,静静地听着皇帝的下文。
突然,皇帝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忧虑之色。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朕昨夜梦见先帝,他老人家对朕说了许多话,让朕感慨万千。”
平南王史俊贤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皇上,您为何叹气?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他的语气关切,但眼中却闪过一丝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