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七
太后回宫的时候,带回的仆从和暗卫上百号人,除了原有慈宁宫的老人外,还有一些新鲜面孔。
付嫣然早在太后回宫之前,对太后身边的暗卫都进行了摸排。
这事交由慈安大师完成。慈恩寺本为皇家寺院,慈安大师是先皇亲自挑选的住持,对皇家忠心耿耿,但是也对太后忠心,付嫣然把太后的一些龌龊事的证据摆在慈安大师的桌面之后,包括先皇的死,慈安大师心生愧疚,这几年,太后窝在慈恩寺,足不出户,让皇帝想弄死太后,都没有机会,当然,监视太后的重任就落在了慈安大师的头上。
慈安大师身为慈恩的住持,虽然太后在慈恩寺居住了五六年,但慈安大师始终和太后保持距离,而对太后又关照有加,这让太后很满意,至少堵住了悠悠之口。
慈安大师身为修静大师的亲传弟子,也非浪得虚名,有了慈安大师这个最强内应,这几年,太后在慈恩寺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脱付嫣然的牵控。
太后回官的鸾驾还在路上,太后新增的随从名单及其特长就已经摆在了付嫣然的案前。
付嫣然把名单转呈给太子,命他和柳相及义老王商议监视之事。
太后回慈宁宫的当晚,慈宁宫内外对太后的布控已全都到位。
这几年,大齐军事学院已经培养了好几批毕业生。
这些人,一部分随成帝出征,一部分人带着命令奔赴大齐国各地,逐渐掌握地方武装力量,还有一部人留守皇城,所以,太子雨墨有充足的人手调用,不再是七年前的捉襟见肘。
正因为这样,义老王爷因为自己能被重新起用,并且委以保卫皇宫的重任,欣喜不已。七王爷敏王也很兴奋,他早就羡慕六哥了,皇兄把制造武器的国之重器交给六哥,自己已经14岁了,还在混吃等死,心里莫名失落。
没想到太子把保护两所学堂的任务交给了自己,起初敏王不以为意,肖太妃说:“傻孩子,学堂是什么地方,所有的皇家血脉和权贵家的子弟都在里面读书,包括雨文雨武两兄弟,这是把国之未来交给你啊,这是皇后娘娘对你的信任。”
“不是太子下旨意吗,怎么会是皇后娘娘?”敏王不理解。
“太子才七岁,笼络人心,发现人才,物尽其用,皇后娘娘一把好手,无人能及。我们的皇后啊,真真是蕙质兰心。”肖太妃既像说给敏王听,又像说给自己听。
当初在大齐职业教育学院惹事的那批纨绔,在大齐军事学院建筑工地服劳役期满,,基于他们的优良表现,直接留了军事学院就读,令这些纨绔的家人既意外又欣喜不已。
特别是陈宝玉,听说姐姐为了给他赎罪,抑郁而终,又听说皇后亲自为姐姐守灵三天,折叠了九十九只精致的名为千纸鹤的东西,感动,羞愧,在建筑工地上嚎啕大哭了一场之后,从此脱胎换骨,勤加学习各种军事课程,勤于习武,现已成为夜红军手下的骨干,担任守卫皇城的任务。
付嫣然的千纸鹤,培养了一个忠臣良将。
太后回宫后下的第一道懿旨,是令宫内的妃嫔每天按时给她请安。这道懿旨一出,整个后宫顿时议论纷纷。付嫣然向来最烦这些繁文缛节,从来不叫妃嫔们请安!
\"余嬷嬷,\"太后慵懒地靠在软榻上,指尖轻敲着鎏金扶手,\"听说宫里的妃嫔们都忙得很,皇后每天给他们安排了很多事,把她们当做下人一样使唤。\"
余嬷嬷躬身答道:\"回禀太后,听宫里人说,皇后娘娘说了,宫里不养闲人,现在每个娘娘都有任务。就连朝廷的重臣的夫人们都动起来了,必须每隔七天到幼儿园讲一次学。\"
太后挑了挑眉:\"为什么是七天?\"
\"娘娘规定,每七天为一个周期,称之为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七。不过,星期七不叫星期七,叫星期日。这一天,朝廷休沐,学堂放假,朝臣们可以出去游玩,花钱,皇后娘娘说这叫拉动消费。\"
太后冷哼一声:\"每天都是天马行空的折腾人,娘娘就是娘娘,是享福的,领什么事啊!养那么多太监宫女干什么?传哀家懿旨,明天起,所有的妃嫔都要来给哀家请安。皇后有孕了,一个什么,就是每隔七天来给哀家请一次安,连规矩礼仪都不要了,成何体统!\"
\"叫做一个星期,太后娘娘仁慈!\"余嬷嬷恭敬应声,心里却暗忖:这后宫怕是要更热闹了。
“就是一个星期,皇后必须来给哀家请一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