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桢速度很快,随便取了一根玉簪将长发盘起,便出了屋。
谢霆舟没步步紧逼,他提前回了墨院,让邢泽扶光准备好食材,也没去看叶桢做饭,怕她不自在,由此疏离他。
他已从失落情绪中调整过来,叶桢并不讨厌他,甚至对他也是有感觉的。
只是叶桢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也或者是自己当年的不辞而别,让叶桢不敢再轻易尝试感情。
他的错,他来弥补。
谢霆舟对叶桢有十足耐心。
叶桢手脚利索,三菜一汤不到半个时辰便好了。
是扶光端过来的,“少夫人回去了。”
谢霆舟颔首。
意料之内。
只是有些忐忑,不知叶桢回头会不会将那些东西送回来,直到他用完晚膳,跃上屋顶,见叶桢房中熄了灯,心里才踏实了。
叶桢没有归还东西,她没与自己划清界限。
谢霆舟眼底有了和煦笑意,摘了面具,回屋换夜行衣,吩咐道,“将那面具拿来。”
扶光明了他意思,很快替他取来叶桢第二回做的面具。
一刻钟后,谢霆舟出了侯府,隐没于夜色中。
翌日,忠勇侯叫了叶桢过去,他想看看孩子们的本事。
叶桢并未夸大其词,她养着的那些孩子,皆是根据自己的优势,亦或者兴趣点,择一门技能深耕。
这也是叶惊鸿得知她收养孤儿乞儿后,信上提的一点建议。
叶桢从前敬佩叶惊鸿,不只是因为她会打仗,还有她对许多事,总有独特的见解。
比如,她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支持叶桢多学技能傍身。
比如,她认为只有斗争,才能赶走侵略者,实现民族自由与和平。
她告诉叶桢,男子能干的,女子亦能干,保家卫国不只是男人的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与国家共存,因而她愿为了自己的家国,为了国泰民安,征战血染衣,不平贼寇誓不休。
她还说,自己的战斗不仅是为了当下的生存和尊严,更是为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侵略的和平世界里。
叶桢被她浓烈的爱国情怀,和纯粹所震撼,并感染,她坚定的执行叶惊鸿的建议。
用心栽培孩子们。
因而孩子们没让忠勇侯失望,反而比他预想的更惊喜。
力大无比的阿牛,才到忠勇侯的肩头高,他能轻松扛起忠勇侯,似旋风般奔跑。
春妮能在他们奔跑的过程中,用小小弹弓射掉阿牛腰间装着零食的荷包。
阿狸会在荷包掉落在地前,踏着轻功将荷包及时捡起,其余几个孩子也纷纷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且他们配合默契。
忠勇侯被颠得头发松散,也顾不得形象,连连称赞。
“跟我进军营,如何?”
他问几个男孩子。
阿狸拱手,“多谢侯爷好意,小子想备考明年春闱。”
忠勇侯记得叶桢说过,阿狸是个会读书的,颔首,“可,本侯替你寻个信得过的老师。”
叶桢替阿狸同他道谢。
阿狸读书有天赋,也想入朝为官,但世家门阀在前,寒门学子想要出头不易。
若有忠勇侯引荐,阿狸的路会好走许多,叶桢不会假清高来阻孩子们的前程。
阿狸亦忙道谢。
忠勇侯满意他们的不见外,不推辞,如此,才不显生分。
他又看向其余几个。
阿牛挠挠头,“我吃的有些多,去了军营他们会不会笑话我,还能回来看大姐姐吗?”
他自小力气大,被家里嫌弃吃得多,可大姐姐说他这是优点,将来大有作为。
阿牛读书一般,他仔细想过自己的前程可能就是走武将的路子,他想做大将军回报大姐姐。
但山外有山,以他如今的本事和年纪,想要在武举拔得头筹,很难。
忠勇侯的提议他是有些心动的,故而提出自己的顾虑。
忠勇侯笑,“军中汉子都能吃,陛下也养得起,这点你无需担忧,歇战时军中有休假,可回来见你想见之人。”
阿牛几人便看向叶桢,见叶桢点头,他们很认真地同忠勇侯做了拱手礼,表示愿意入忠勇侯麾下。
忠勇侯得了几个出色的苗子,哈哈大笑。
只看向春妮和穗穗时,还是带了点遗憾,可惜军中不收女子。
不然这两个他也想收了,尤其春妮那弹弓的准头,若换成弓弩和箭,不可限量。
他不由就想到了叶惊鸿,若她的红缨军还在就好了。
叶桢不担心春妮她们去处,母亲说过,女子亦可以有自己的未来。
她会用心替他们筹谋。
忠勇侯是个行动派,当天就将孩子们交给亲信罗副将,由罗副将亲自操练,等他回来验收成果,下午又带阿狸去拜见了一位致仕的老翰林。
老翰林与忠勇侯关系匪浅,考校阿狸学问后,对这个徒弟很是满意,双方皆喜。
叶桢无以为报,默写了一套内功心法传授忠勇侯,关键时刻可保命。
又过了一日,到了忠勇侯离京剿匪的日子,他去辞行老夫人。
老夫人从付江那里得了情报,因此看忠勇侯的眼神带着审视,忠勇侯只当不知,依旧如往常离别那般,叮嘱老夫人注意身体。
又拜托老夫人替他照顾谢澜舟,丝毫不知谢澜舟不是他儿子的模样。
老夫人从他脸上看不出半点端倪,难免恍惚,忠勇侯是否真的如付江说的那般,知道了一切。
便听忠勇侯道,“付江那人花言巧语,儿子担心他撺掇大长公主对付侯府,儿子回来前,您别与他们正面冲突,凡事等儿子回来再说。”
老夫人便想到付江偷她玉佩,瞒着她寻求新的庇护一事,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该相信谁。
忠勇侯将老夫人的摇摆看在眼里,挑拨成功,心满意足离京了,付江也被抬着出了京。
随着他们的离京,侯府暂时归于平静。
在此期间,叶桢去见了蛮奴,她被用了重刑,但却是个硬骨头,不肯透露一点老夫人的事。
叶桢便没再见她,任由她被关在谢霆舟的密牢里。
老夫人同叶桢依旧维持表面亲近,又给孩子们送了两回吃的,穿的,她还被大长公主召见了一回,回来后,主动告诉叶桢,大长公主问她关于念溪的事。
但她的平静,让叶桢越发警惕。
不过,叶桢隐约有了点猜测,老夫人大约是要从她和谢霆舟的名声下手,因她发现老夫人的人在暗处打探她和谢霆舟的接触。
日子在防备中度过,谢霆舟给叶桢送了一则好消息,他的人找到了殷九娘。
虽受伤,但情况不错,他们已出发回京。
没两日,叶桢也收到饮月的信,她们也和殷九娘汇合了。
这于叶桢简直是喜从天降。
她满心欢喜等着师父到来时,府里出事了。
穗穗,春妮,朝露三个都突发高热,尤其穗穗本就伤势未愈,竟被烧的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