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LINK SAFE公司目前正由小布什带领,在科威特油田灭火中战绩彪炳。
这意味着,这张照片上不仅有其FbI正在策反的“山姆”,还有总统之子小布什的顶头上司比尔·里德!
“LINK这家伙…直接把‘山姆’的存在暴露在了阳光下…”朱利安尼感到一阵棘手。
这起案子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公众关注度,但同时也把他架在了火上烤。
他对纽约黑手党的打击持续数年,但成效不彰,像“山姆”这样的核心人物至今仍能公开活动,甚至被索尼利用来威胁“国家英雄”LINK。
这影响太恶劣了!
而现在,“山姆”也和“长矛”一样,失联了好几天。
朱利安尼不确定他们是否已经暴露。
但作为政治动物,他敏锐地感觉到,在当前的复杂局势下,这两个知道太多秘密的人,危在旦夕。
想让他们消失的人太多了:甘比诺家族教父约翰·高蒂、其他黑手党家族、索尼、布什家族、甚至…LINK本人?
他叫来了自己的幕僚长萨菲罗。
两人进行了紧急磋商。
“老板,现在的情况很复杂。”萨菲罗分析道,“直接针对LINK…风险太高。他刚获勋章,是全民偶像,而且与布什家族、舒默参议员关系密切。我们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他直接参与了非法活动。”
朱利安尼深吸一口气,他内心深处十分不愿意和LINK这位亿万富翁和能量超乎想象的年轻人变成对手。
他做出了决策:“你说得对。暂时不能和LINK正面冲突。但我们也绝不能什么都不做。”他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长矛’和‘山姆’的失踪要秘密追查,动用一切资源。同时,我们的战略需要转向。”
他看向萨菲罗,下达指令:“这起针对索尼的金融风暴,规模空前,背后很可能有系统性违规。这正是我们扬名立万的机会。马上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
朱利安尼的脑中迅速形成了一个新的行动计划,他要将调查的矛头指向一个更宏大、更“政治正确”的目标:
“高调宣布,纽约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将对‘针对日本重要企业的潜在市场滥用行为’展开全面调查!
将事件上升到美日经贸关系的高度!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在美国,没有人可以操纵市场,无论目标是哪国企业!”
这位“犯罪克星”决心抓住这次机会,一方面继续追查黑手党卧底失踪案,另一方面高调介入这场金融调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他的铁腕,同时巧妙地规避与如日中天的LINK直接碰撞的风险。
新的风暴,正在司法领域酝酿。
就在朱利安尼筹划着他的新闻发布会,华尔街为做空索尼的暴利而狂欢的同时,纽约另一处豪华办公室内,一场将决定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命运的秘密谈判正在紧张进行。
谈判的一方,是林恩及其盟友——贝莱德的拉里·芬克和格芬唱片的创始人大卫·格芬,以及林恩的首席律师老周。
他们今天要面对的,是索尼美国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p·舒尔霍夫。
舒尔霍夫是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的亲密盟友和心腹,也是索尼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执行者。
他深度参与并主导了索尼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在北美的一系列重大收购和扩张,其中最着名的便是1989年以34亿美元天价收购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作为索尼美国公司的最高负责人,他不仅监管传统的电子产品销售,更重要的职责是管理索尼庞大的娱乐资产,包括电影和音乐业务。
大卫·格芬与舒尔霍夫打过数次交道,为此番收购做了充分准备。
他今天带来的顾问是马克·詹宁斯,一位他从哥伦比亚影业高薪挖来的前高管,对索尼美国的内部运作和舒尔霍夫本人了如指掌。
在谈判开始前的短暂准备时间里,马克·詹宁斯向林恩等人快速介绍了舒尔霍夫的特点:
“舒尔霍夫是盛田昭夫‘本地化’战略的完美执行者,但他完全像一个美国大公司的cEo那样思考和行事,而非传统的日本高管。
这导致了他与索尼日本总部的矛盾。东京方面认为他难以控制,开销失控,其领导的好莱坞业务就像一个独立王国。”
“他在收购哥伦比亚影业及其后续管理中被批评为‘挥霍无度’。
行业内普遍认为索尼的出价远高于实际价值。
他本人享受着帝王级待遇——公司专机、豪华办公室、极高薪酬,这在相对节俭的日本企业文化中非常扎眼。
他重金聘请彼得·古贝尔和乔恩·彼得斯管理影业,给予了极其丰厚的合同,这些都给索尼造成了巨大财务负担。”
“但关键在于,”马克强调,“盛田昭夫非常赏识他,这是他权力的来源。
即使在哥伦比亚影业出现巨额亏损、内部批评声四起时,他依然坚信自己的战略是正确的,将问题归咎于好莱坞的不可预测性,而非自身决策。
他完全相信娱乐业与电子业融合的‘协同效应’,是‘软件驱动硬件’理念的早期倡导者。”
听完介绍,拉里·芬克低声笑道:“一个自信到近乎偏执,且与总部有隙的谈判对手…对我们有利。”
大卫·格芬点点头:“他需要一场胜利,或者至少是体面的退出,来证明自己。”
林恩则平静地总结:“所以,他既想保住面子,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我们的筹码很足。”
此时,在隔壁舒尔霍夫的私人办公室里,这位索尼美国的“国王”心情极为复杂。
他并不支持总部做出卖掉哥伦比亚唱片的决策,之前已数次致电东京总部力争。
他坚信自己对于“软硬件协同”的判断是正确的,索尼必须控制内容才能确保硬件销路。
但形势比人强。
哥伦比亚唱片在林恩引爆的“核弹”舆论风暴中,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
他眼前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报纸,头版头条无一例外都是“LINK索赔2亿,索尼股价崩盘”的新闻。
股价在他看来只是短期波动,他这个职位也不对索尼总体的股价负责,这个烂摊子可不是他搞出来的。
但再不止损,战火必然蔓延到索尼的命脉——电子行业。
说起这个,舒尔霍夫就一阵恼火。
林恩投资的电影《低俗小说》里,竟然把索尼的随身听walkman塑造成容易卡带的“问题货”,还是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
而这部电影刚刚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这个负面镜头将在欧洲最大舞台上播放,对索尼品牌的口碑打击将是沉重的。
“这都是该死的中村健一郎惹出来的麻烦!”舒尔霍夫恨恨地想,“招惹谁不好,非去惹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愣头青巨星!现在自己一死了之,留下这个烂摊子让我来擦屁股!”
深吸一口气,舒尔霍夫整理了一下昂贵的西装,起身走向会议室。
他必须面对这场注定艰难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