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各战区司令的意见与建议如雪片般飞至南京总统府。蒋介石坐在办公室里,案头堆满了文件,眉头紧锁,目光在一份份报告上来回扫视。每一份报告都承载着前线将士的生死与期望,每一个字都如千钧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再次被召入总统府会议室。会议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蒋介石将手中的文件重重地放在桌上,声音低沉而疲惫:“诸位,各战区的反馈都在这里了。忻口与淞沪的局势愈发严峻,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李宗仁看着愁容满面的蒋介石,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这些日子以来,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也深知当前局势的艰难。沉默片刻后,李宗仁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委座,连日来我一直在思考,在当前敌我力量胶着的情况下,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些非常规的作战手段。”
蒋介石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德邻,你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李宗仁深吸一口气,说道:“委座,不如派飞机前往东京撒传单怎么样?如今日本国内军方高层争论不休,战略决策难以统一。我们若能派飞机前往东京,在其本土撒下传单,既能向日本民众揭露日军侵华的暴行,又能震慑日本军方,打乱他们的部署。同时,这也能极大地鼓舞我国军民的士气,让大家看到我们主动出击的决心!”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白崇禧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德邻,想法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首先,我们的飞机航程有限,从国内起飞前往东京,往返距离遥远,途中还可能遭遇日军拦截,风险极大。其次,即便飞机能够成功抵达东京,如何在敌军严密的防空体系下安全撒下传单,也是个难题。”
何应钦也点头表示赞同:“白总长所言极是。而且,此举很可能激怒日本军方,招致他们更疯狂的报复,我们必须慎重考虑。”
面对众人的质疑,李宗仁并未退缩,他走到地图前,指着东京的方向说道:“诸位,风险固然存在,但如今战局胶着,我们需要这样的奇招打破僵局。航程问题,我们可以选择性能较好的飞机,并对其进行适当改装,增加燃油储备。至于防空拦截,我们可以利用夜间行动,避开日军的主力防空力量。而且,日本国内并非铁板一块,我们的传单或许能在他们内部引发震动,让日本民众了解到战争的真相,从而对日本军方形成舆论压力。”
蒋介石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心中也在激烈地挣扎,这一决策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但李宗仁的提议又让他看到了一丝打破僵局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匆匆走进会议室,手中拿着一份刚截获的密电。蒋介石接过密电,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瞬间变得更加凝重。“诸位,刚收到消息,日军正在调集更多兵力,准备对忻口和淞沪发动新一轮大规模进攻。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每个人都在权衡利弊。许久之后,蒋介石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德邻,你详细说说具体的实施计划。”
李宗仁心中一喜,知道蒋介石已经有些心动,连忙说道:“委座,我们可以挑选精锐的飞行员,组成特别飞行小队。在行动前,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熟悉飞行路线和撒传单的操作。同时,联合情报部门,详细了解日军在沿途的防空部署,制定最佳飞行路线。为确保行动成功,我们还可以派几架飞机作为佯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掩护撒传单的飞机顺利抵达东京。”
白崇禧在一旁补充道:“此外,传单的内容至关重要。要精心撰写,用真实的案例揭露日军在华的暴行,唤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同时展现我们抗战的决心和力量。”
蒋介石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就先着手准备。但在行动前,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布雷,你立刻召集相关人员,成立特别行动小组,负责此次行动的筹备工作。同时,加强情报搜集,密切关注日军的动向,一旦发现对我们行动不利的情况,立即汇报。”
散会后,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行动的筹备工作中。在空军基地,飞行员们得知要执行前往东京撒传单的任务后,纷纷主动请缨。“长官,这是个振奋国人的好机会,让我去吧!”“我飞行经验丰富,一定能完成任务!”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热血。
与此同时,情报人员日夜奋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日军防空部署的情报。传单的撰写工作也在紧张进行,文案人员查阅了大量日军暴行的资料,字斟句酌,力求每一句话都能直击人心。
而在忻口和淞沪战场上,将士们依然在顽强抵抗。他们并不知道,一场特殊的行动正在悄然筹备,而这一行动或许将改变整个抗战的局势。在夜色笼罩下的南京,无数人为了这个大胆的计划而忙碌着,每个人都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等待着行动开始的那一刻。
在日本国内,激进派与保守派的争论仍在持续。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来自中国的 “特殊攻击” 即将降临在东京的上空,这将给他们的决策和民众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行动,正在历史的舞台上缓缓拉开帷幕 。